二、电视剧的两种研究范式及其历史转变
笔者认为,如果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或者说哲学方法论的不同,电视剧理论研究大致存在两种研究范式:一是本体研究范式;二是文本批评范式。这里所谓的本体研究的“本体”,并不是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存在本质”、“终极所指”、“本原”等,而是将这种哲学本体转化为一种方法论,通过返归事物本身(这里指电视剧本身),从而揭示出事物最本质的本体特征。对此路海波教授有过分析:“影视美学研究中当前所用的‘本体论’术语,同样也被一般化乃至脱离了它原先的哲学本义……有时它被看做是一种方法论,指的是从电影或电视表现生活的基本物质手段人手,来确定其艺术本性的一种方法。有时它又被作为艺术形态学或构成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这种理论把某种艺术赖以表现生活的那部分基本物质手段,指为构成该艺术的本体部分……”①可见,所谓本体研究是对事物本身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因此,电视剧的本体研究范式就是以电视剧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论。
文本批评范式中的“文本”,则指文本学意义的文本。文本乃文学作品之“本”,以语言文字等符号为媒介,运载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②“文本是文学的载体,一切文学活动本来都是围绕文本进行的:作家创作文本,读者阅读文本,批评家研究文本”①,文本批评范式的核心任务,就是对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和意义进行理解和诠释。董希文在其专著《文学文本理论研究》中认为:“20世纪人文科学处于一个重视语言阐释和意义生成的时代,文学文本分析自然是意义诠释的一个重要领域。就一般情况而言,文学文本阐释需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次递进过程:最先是辨析语言,接着是体察结构布局,然后是寻找文本间的联系,最后才是对文本文化意义的揭示。而语言、结构、互文(文本间的联系)又恰恰是分析文学文本客观性的依据,而其文化意义则属于主观阐释的东西,已处于文本以外。”②这里就明确强调了文本批评的目的就是意义诠释,而途径则是语言、结构与文化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揭示。因此,电视剧的文本批评范式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电视剧文本所承载信息和意义进行诠释,而不再或者较少关注电视剧是如何承载和呈现这种信息和意义的。
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诞生以来,电视剧的本体研究范式和文本批评范式一直并行不悖、互为映衬,但在不同阶段两者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活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在全国“美学热”、“本体论热”的背景下,处于探索发展期的电视剧及其理论研究进入本体研究的高潮,尤其以1987年第一次全国电视剧美学研讨会为标志,本体研究范式所引领的电视剧理论研究达到这一阶段的顶点。而到了1990年及其之后,电视剧本体研究范式逐步失宠,而在此之前平淡的电视剧文本批评范式借助当年的“《渴望》现象”逐渐彰显出其无所不能的解释效力。按照两个高潮期出现时间的先后,笔者尝试把80年代称为电视剧的“本体研究阶段”,把1990年以来称为电视剧的“文本批评阶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