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绘画与诗意——丰子恺的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467027
  • 作      者:
    张斌著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子恺漫画的诗学意境并不只是艺术品的美学体现,更是他艺术人生的凝练。“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丰子恺颠沛坎坷的一生更加烘托了他的人生境界和艺术人生之追求。但愿《丰子恺的艺术:绘画与诗意》能对读者认识丰子恺、丰子恺艺术提供有益的参照和借鉴,进而望对当今中国画的创作与鉴赏提供有益之美学指向。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斌,笔名小蝉,1970年出生于福建福鼎。学者、画家与诗人。中央美术学院文学博士。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编辑,北大资源文物学院客座教授。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和2007年,两度应邀于挪威奥斯陆大学作中国文化与绘画演讲以及参加有关学术活动并举办个人诗画展。1996年至2007年绘画作品曾多次在中国艺术博览会,澳大利亚“第三届中国水墨画大赛”等展览中获奖。已出版诗集《快乐的昆虫》(1999)、画集《小蝉画集》(1999)、论著《丰子恺》(2002)、翻译《丰子恺——一个有菩萨心肠的现实主义者》(2005)。
展开
内容介绍
  《丰子恺的艺术:绘画与诗意》是一部论文。从中国美学特征及历史脉络入手,从“意境”说的缘起来一一评析“子恺漫画”的诗学意境之体现和理论依据,并且梳理了作为艺术家所应有、特有的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诗意观照”,即“审美”产生的心理渊源和理论特征。如此来将散见于各种评论及言说之中的子恺漫画之诗意体系化、脉络化,便于更深刻地认识子恺漫画。
展开
精彩书摘
  过去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境界”(或“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似乎是王国维第一次提出来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还说:“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其实,作为美学范畴,“境界”还是“意境”,并不完全是王国维首创。意境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理论,在唐代已经开始形成。到了明代和清代,“意境”和“境界”已经相当普遍地被人们所使用。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从逻辑的角度看,意境说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历史的角度看,意境说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因此,“境”作为美学范畴,虽然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之中,但是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
  《老子》这样说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这段话指出了万物的本体是“道”,是“气”,那么“象”也就不能脱离“道”和“气”。老子关于“道”、“气”、“象”的论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学独特的体系和看法,著名的“澄怀味象”、“气韵生动”、“境生于象外”、“虚实结合”、“平淡拙朴”等美学观都是以老子的思想为发源地的。后来庄子提出了“象罔”的概念。“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实与虚的统一。正是在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的影响下,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逐步确立了意象的美学观。他们认为审美客体并不是孤立的、有限的“象”。
  “象”必须体现“道”,体现“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象”由此转化为“意象”,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就是黑格尔说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到了唐代,“意象”作为标示艺术本体的范畴,已经被美学家比较普遍地使用了。如张怀璀《文字论》:“探彼意象,如此规模。”王昌龄《诗格》:“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意象欲出,造化已奇。”等等。到唐朝美学家提出“境”的范畴,意境说诞生了。
  意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王昌龄《诗格》提道:“处身于境,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诗格》)等等。
  他把“境”与“象”对举,有时又把“境”与“象”连用。从他的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境”的涵义和“象”的涵义是有区别的。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象”与“境”的区别,在于“象”是某种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
  “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境”不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果,而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意境,更为重要的是,它论述了诗歌意境共同的美学本质,那就是诗的意境必须体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境说在宋元书画中以郭熙的“三远”作为进一步发展,直到明清的美学理论集大成者王夫之和叶燮,“意境”终于成为中国美学史中最耀眼的明珠。
  郑振铎看到丰子恺在1924年出版的《我们的七月》上发表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封面时,如此感慨道:“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意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时所得的印象,较之我读那首《千秋岁》(谢无逸作,咏夏景)为尤深。说实在的,子恺不复写那首古诗词的情调而已,直已把它化成一幅更足迷人的仙境图了。”丰子恺的漫画之所以具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吸引着读者的心灵和感情,正是在于——意境。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两句词是宋代词人谢逸在《千秋岁·夏景》中表达初夏的情景及对故人的思念。丰子恺的这幅画被很多人认作丰子恺的第一幅漫画,姑且不在此追溯其真实性,至少这幅漫画成为丰子恺漫画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别具一格的“子恺漫画”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表征。直观画面,丰子恺充分运用了中国美学虚、实、有、无的表现手法,实景在于茶壶茶杯和一轮新月,虚景在于茶馆的寥寥数笔勾勒及新月之下的夜空;有的是人散之后的茶具,无的则是散去的人。丰子恺的构图是用心的,他没有表现散去的人,而是以茶壶表达一种完成进行时;他也没有用笔触勾勒如水的天,空就是最透明的水。画面的三分之一都是留白,而这样的留白正是元气得以流动的虚空,它与茶壶和新月的实景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张力,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我们能想到的是刚才还在品茶的朋友们在这里谈笑风生的样子,或者能够想到散去的人各自踏上回家的小路,敲响等待夜归的家门,或者我们还能从刚刚散去的茶香中感受到没有凉去的茶温……此时的感觉带有一种“人去楼空,人走茶凉”的冷清与伤感,但是一轮新月当头,如水的夜空明净、澄澈,仿佛带领我们的心灵透过一个明月夜进入无限的人生、浩瀚的宇宙,心与境在那片无限延伸的虚空之中达到高度的契合,人生本有限,聚散本无常,无论走了的、留下的、明日是否再聚的,终归都在一轮明月下。于是,整个的意境在“象”外活脱脱地呈现出来,怅惘之情被带领到更加宽广、深邃的情境之中。
  无数读者为这幅漫画感染,那种说不出、意犹存,道不明、斩不断的情愫源源不断地涌出,于是只有沉默、浸入。这就是意境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停留在让人们因美而驻足观赏,而在于可以用一种“魔力”将人们牵入画面之中,并将其引领到那个浑然天成的无限时空,在那里,人仿佛在回归于那个来自的地方,又好像奔往那个将去的地方,天与人的脉搏同频共振,此种皈依的幸福与畅然,无以言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从意境说起
第一节  “境”生于“象”外
第二节  诗画相融的传统美学意境
第三节  漫画与诗
第二章  独树一帜的“子恺漫画”
第一节  子恺漫画的由来
第二节  有生命的子恺漫画
第三节  有温度的子恺漫画
第四节  有文学性的子恺漫画
第五节  国回意蕴的子恺漫画
第六节  子恺漫画的类别
第三章  何以成为“丰子恺”
第一节  童年:小小“画家”初萌芽
第二节  学生:笃定艺术不归路
第三节  游学:漫画风格的渊源
第四节  任教:艺术起步的摇篮
第五节  抗战:颠沛流离催生佳作
第六节  晚年:灿烂至极归于平淡
第四章  子恺漫画的诗学意境
第一节  “取之象外”、“象外之境”(古诗词描写)
第二节  “传神写照”、“迁想妙得”(儿童相)
第三节  “得意忘象”(社会相)
第四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然相)
第五节  “随物赋形”(佛教漫画)
第六节  “气韵生动”、“诗画一律”(总述)
第五章  漫画创作的诗意观照
第一节  无功利性——绝缘说
第二节  直觉性——写意说
第三节  创造性——移情说
第四节  超越性——苦闷说
第五节  愉悦性——情趣说
结语:人,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