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宫廷(常氏)太极源流与精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806109
  • 作      者:
    刘泰山编著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宫廷(常氏)太极源流及精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它们分别是:一、常氏太极岁月留痕,主要介绍常氏太极具有武术史价值之照片、文史录、常氏太极风格特点和拳谱、散手精微以及马殿臣老师拳照,让我们从中领略常氏太极的风貌;二、常氏太极文储录,主要收录常云阶先生有关太极拳练习的口述实录、常氏太极拳经、遗著以及其所珍藏之部分杨家太极拳论;三、常氏太极后续录,主要介绍常氏太极各种拳架和推手之主要理论与练法,其中“常氏太极混元内功柔软架”是常氏太极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太极拳的独特拳架。该拳架以内功为本,蛙腹鹰爪,龙身蛇形;以丹田和腰脊为轴,低沉婉转,内含折叠,大架小圈;圈圈相连,如环无端,贯穿着波浪翻滚缠丝劲,保留了古典的太极拳风格。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同仁好友的劝说下,前辈常云阶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后,开始闭门授徒,将常家太极一脉香火传承下来。常云阶先生授拳从不收费,因材施教,择徒而授,内外有别。在常家门外传授的是全佑老架太极拳,而在常家门内单传马殿臣的是杨家班侯老先生所秘传之杨氏太极“三连架”。常云阶先生崇柔尚静,授徒极严,对学生练拳坚持要求“明规、守规、脱规、合规”。因此,传授动作较慢,常过三五日或半月左右才授拳一招一式。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但部分学生不解其意,不耐久之,便中途畏难而退,然而常先生始终不肯改变教拳方式。
  常云阶先生寓居上海浦东民生路铜山街期间,从开国初期至1968年底,先后从其艺学拳者不下五十人,而能坚持十年以上者,仅有张伟功、马殿臣、吴邦才、戴笔、张玉涛、魏道胜、汪波、淡玉华、丁胜之、陈连喜、卜培甫等人。常先生日:“技本无绝,练可至绝。拳无定法,练要有方。”又日:“多练多得,少练少得,不练不得。”称得上是常先生弟子的为数不多,而能得其真传者不过二三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三、马殿臣老师
  马殿臣生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卒于2003年,山东省青口人氏。1954年春天,经人推荐,时年14岁的马殿臣跟随一代武林隐师常先生学艺,精心苦练常氏太极。常先生看准了爱徒马殿臣诚真求艺的武德,打破了“十不传”的祖训,精心将马殿臣栽培为常氏太极一代传人。马殿臣老师在前辈常先生精心栽培下,不忘师教,勤学苦练。20世纪50、60年代,练得内涵极深的常氏太极后,马殿臣老师全面地继承了常云阶先生之太极武学体系,内功纯正,拳法精湛。1963年,马殿臣老师荣获上海市首届太极拳推手冠军。1970年,前辈常云阶先生逝世后,马殿臣老师为回报师恩,弘扬师德,开始极力推广普及常氏太极,其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为普及常氏太极鞠躬尽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常氏太极新人。今天在上海等地传授常氏太极的一代新秀中,大多数是马殿臣老师的弟子。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江浙沪一带随马殿臣老师习练常氏太极的磕头拜师以及无拜师仪式的入室弟子有三十名左右,其中包括一名义子。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常氏太极 岁月留痕
第一节 常氏太极旧影
第二节 常氏太极展示图
第三节 常氏大功架示范拳照
第四节 常氏太极文史录
第五节 常氏太极风格和拳谱
第六节 常氏太极散手精微歌诀

第二章 常氏太极文储录
第一节 1963年4月20日常云阶先生口述实录(明规)
第二节 1963年12月25日晚常云阶先生口述实录
第三节 常氏太极拳经
第四节 太极运动原理及其与养身的关系
第五节 太极与腰腿
第六节 太极与静养
第七节 常云阶先生遗著

第三章 常氏太极后续录
第一节 练常氏太极之顺序——明规
第二节 十三势要诀
第三节 常氏太极一零九式大功架
第四节 常氏太极混元内功柔软架
第五节 常氏太极大功架与柔软架练功要诀
第六节 关于大功架及柔软架要求
第七节 常氏太极柔软架作用与气的关系
第八节 常氏太极推手方法与技巧
第九节 关于膝关节出现疼痛问题解答
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