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评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902456
  • 作      者:
    马立明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马立明,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员,株洲日报社主任编辑;出版散文随笔集《艺术行走》《艺术观测》。编辑之余,喜书画创作。现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会员;株洲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株洲市政协委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艺术评谭》中“文坛艺苑”一辑中的李立、李铎、华君武、弘征、李白健、刘晓武、娄师白、王洛宾……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景仰之意自生。
  “艺品生活”一辑,写亲情、友情、乡情,都是很漂亮的散文,表现出亲历、亲见、亲闻的真切感受,令人为之心动。如:《假如母亲健在》、《外婆在世时……》、《父亲留下来的“宝物”》、《姐姐送我四个碗》、《乖孙牛牛》等,写得情深意长、摇曳多姿。
  “艺观天下”一辑多为游记类文字,此中描绘株洲的几篇,见出立明作为一个株洲人的乡土情结,倾心歌赞,不遗余力。
  第四辑“日月楼散记”,为语录体的断章形制,以他的书斋“日月楼”为总题,每则寥寥数十字,或一个场景,或一个细节,或一段读书的摘录和体会,自由、活泼、精约。已故的上海“补白大王”郑逸梅,曾有《艺林散叶》传世,用的就是这种行文方式,可见立明对此书曾有涉猎,并能灵活运用。这也是一种对先贤文化的借鉴与传承,值得提倡!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次参军,三次转业——老书画家澍群不凡的人生在我们湖南新闻界和书画界,有这么一个奇人:他三次参军,三次转业,且三次参军在部队和三次转业到地方,都始终没有离开过文化和艺术;更奇的是,他在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中,没受到冲击。他-一就是湖南日报社资深美术编辑、我省著名书画家、九歌书画院原院长、88岁高龄的澍群先生。
  澍群先生,原姓贺,我市醴陵贺家桥人。他早年毕业于华中艺专,和我省著名书画家李立、欧阳笃材是同学。1947年,学校主办了一次画展,他的两幅人展国画《劲竹》和《紫藤》(该校校长张肇铭题款),头天就被高价买走。也就在这之后——1949年,他的一个好同学加入了地下党。这个同学跟萧劲光指挥的十二兵团的一个领导说:澍群品学兼优,能不能吸收到部队来。这位领导说:“这样好的人才,部队当然需要。”当时,澍群因父、妹病倒(得疟疾)已回醴陵。领导就直接跟他联系说:你不要到湖北来了,部队马上要南下,你就在湖南等着我们吧。1949年11月,澍群参军来到了十二兵团军政干部学校,这是他第一次参军。
  在部队,因他的美术专长被分配到干校宣传队,接着又调到该兵团的文工团。当时,因部队美术人才奇缺,加之宣传工作繁重,澍群常常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由于劳累过度,第二年9月他得重病住在部队医院。病愈后,部队医院没有跟他的原单位打招呼,安排他复员了。这是他第一次转业。
  澍群复原回到老家,时任醴陵县立二中的文校长亲自登门,请他去当美术老师。
  一次,他因要买绘画材料去长沙,碰到一个名叫向森的战友,两人相拥而叙。向森回去后,立马把碰到澍群的事跟原十二兵团文工团团长晨钟汇报了。此时已调任湖南省军区政治部文化科科长的晨钟说:你赶紧把他叫回来。晨科长见到澍群,严肃地问:“你怎么不打声招呼就回去了?”澍群有些委屈,低声说:“是医院领导把我复员了,我也是服从组织安排呀!”晨科长说:“好!好!你不要回去了,还是回部队工作,我派人去为你办手续。”这是他第二次参军。
  1951年底,澍群回到省军区政治部文化科,从事他的美术文化宣传工作。
  1958年,地方急需美术人才,要求部队支援。于是澍群被调到湖南日报美术组工作。这是他第二次转业。
  在湖南日报工作没多久,时任湖南省军区政委的晏福生中将找到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硬是把澍群要了回去,把他安排在军区的文艺创作办公室,这是他第三次参军。
  在部队,澍群先后在文艺创作办公室、文化处、宣传处工作。几次调动,始终没有离开过省军区政治部机关。
  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的部队要执行大裁员,许多干部要复员转业,澍群也名列其中。他的第三次转业,省军区政治部党委作出了让他回湖南日报复工复职的明确决定。时任47军副政委兼省委秘书长、老红军出身的李振军还亲自批示省军区转业退伍安置办:“只能让澍群到湖南日报去,要到其他地方,就不给开介绍信。”这样,澍群第二次进湖南日报仍担任美术编辑,直至1986年退休。
  ……
展开
目录

一  文坛艺苑
小巷深处一鸿儒
——记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
新宅“石屋”
李立与“古潭州人”印的故事
“我爱我的祖国”
——写在李铎先生诗词书法展之后
在毛泽东文学院听王蒙讲课
别样的趣味成功的尝试
——喜读《华君武诗画配》
受宠若惊说舒乙
一本镌刻无上荣光的印谱
——喜品《刘镇武藏印》
弘征先生
前可见古人后能顾来者
——读聂鑫森先生新著《名居与名器》
用镜头创造奇迹的人
——访江山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晓武先生
三次参军,三次转业——
老书画家澍群不凡的人生
析文与书法伯仲实难分
——读罗成琰先生新著《文心墨韵》
幅幅充满“人性与爱”
——喜观李自健油画展
“弟子三千独厚我”
——京城喜观娄师白艺术展
喜品齐白石《十八罗汉图册》
华人的骄傲香港的自豪
——访“史努比”的“中国爸爸”马乐山先生
国画高手刘开云
矢志不渝志存高远
——谈谈军旅书法家胡建雄
视画画为“好玩”的老头
——写在张志安先生逝世百日时
平易好识乐于助人
——著名书法家姜东舒先生逝世百日祭
走近王洛宾
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侯清麟书法展观后
诗风溢渌湘
——访株洲县诗协主席马焱明
画笔不减当年雄风
——品黄大希先生的几幅漫画
“憨派”传人——
王雪樵磅礴之笔写大意
参古而常新  意境皆超然
——军旅画家赵章锦瓷画山水浅析
“童心·母爱”聚笔端
——说说憨山女弟子袁力
新疆喜会“赵葡萄”
纵横捭阖刻削自如
——阳志诚篆印赏析
银川喜遇牛尔惠
“无声世界”的强者
——聋哑画家胡伟星印象

二  艺品生活
假如母亲健在
——写在慈母诞辰八十周年时
父亲留下来的“宝物”
外婆在世时……
姐姐送我四个碗
橙树岭
七月,我向母校走去
乖孙牛牛(四题
株洲宾馆获“宝”记
“和合”梳
不能忘却的记忆
正兴塘
又见喜鹊窝
麻雀也有脾气
一口小木箱
闲话“捡漏”
手车·脚车
春天的事儿,值得回味
我不抽烟
我想当个“新华人”
由“杨树节”想到的
我的书房
回味过年
屋顶花园
回渌口
品玩“陕西十大怪”

三  艺观天下
株洲:是座历史文化深厚的城市
访石洲里63号
——张平化同志旧居
功在当代影响千秋
——写在“秋瑾故居”修复工程开工时
攸州:风光旖旎任你游
作客诗乡绥阳
闽中行
品玩新化山歌
漂流:可练胆强身
十月,我走向红河
哈尼梯田  世界奇迹
神奇的新疆
兰州半日
一册在手全知金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邮册赏析
游紫马岭公园
台湾纪行
越南一瞥
附  日月楼散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