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格传达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它是种族、信仰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慧命。积极的民族精神表现在一个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和日常行谊中。支撑中国美术文化的美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美术的民族精神,如孔子的仁、义、理、智、信,兴、观、群、怨,文质彬彬;孟子的浩然之气;老子的涤除玄鉴;庄子的至美至乐;刘勰的隐秀、风骨、神思、知音;张璨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而中国美术家如颜真卿、齐白石等在民族、家国危亡时表现出威武不能屈的气节,郑板桥对民间疾苦声的关心……中国美术作品中的意象造型、意象色彩、笔墨情趣、民风民俗、诗书画印……均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资产。
同一民族,同宗同源,休戚与共,因此,民族精神乃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所系,是民族同心同德的关键,更是民族绵延、发展的重要枢纽。
中华文明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这和中华民族注重保持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正统性、纯净性息息相关。而那些有着灿烂文化与历史的民族,像古希腊或巴比伦,因为蛮族入侵而中断文明的进程,造成民族的衰落或毁灭,虽然后来重建,但已无法恢复昔日的纯净和荣光。
其实,美术家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在人类文化史上是交融地发展着的。美术家一出生就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的一分子,其心理个性总是与其所属时代的社会群体的心理共性同构着。因此,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是美术家超个体性的基本存在方式,经历了一个自然、不自觉到自觉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人类早期的艺术文化创造活动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美术家,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就在不经意间自然形成了。如全世界的岩洞壁画,无论是澳洲、美洲、非洲或是亚洲,题材、表现手法大同小异,体现出混沌、率真的时代特色,但具体造型却根据人种、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征,如非洲岩画中的黑人土著形象十分鲜明(图2-29)。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