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阅读的版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1137792
  • 作      者:
    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编著
  • 出 版 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最顶尖的政商学界精英阵容,15场高端读书会内容实录;
  最火爆的的读书会,最真性情的讲述,最难得的体验;
  那些年他们读过的书,成就他们一路走来!
  吴晓灵、任志强、王巍、衣锡群、周文重、马云、柳传志、易纲、马蔚华、俞敏洪、张维迎、陈志武、许小年、巴曙松、田溯宁、俞渝、秦晓、黄怒波、沈国军、陈东升、沈南鹏、王中军……
  站在书脊之上,欣赏他们的视野!
展开
作者简介
  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一家致力于打造集金融从业者、经济学家、企业家等社会精英人群参加的公益读书会的民间组织。通过读书平台,拉近读者与精英人士之间的距离,交流读书感悟,分享人生故事。在这里,读者将与知名金融家、企业家、政治家、学者共同分享金融、艺术、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好书。自2011年7月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与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发起创办读书会以来,它已成为京城最受欢迎的读书会,收获诸多赞誉,2012年年底荣获《新周刊》评选的“2012优化生活贡献奖”中的“社交服务类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一场被戏称为入场名额比北京购车摇号,更难中签的公益读书会,金融、历史、市场、政治、生活等领域的精英在此聚首,独家讲述阅读背后的创业故事、经营理念、学术观点、民生政见、外交风云。在这里,他们撇开了平日里的头衔和身份,选择和你一起站在阅读这边,以读书人的身份讲述与阅读有关的动人经历,那些岁月积淀下来的真实感悟得到最原汁原味的呈现。
  “中国并购之父”王巍与华远地产掌门人任志强,每年能接到无数论坛、沙龙邀请,但“上心的不多”。任志强在论坛上埋头狂发微博已成大众熟悉的标志性图景,如今还真没有哪件事能像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读书会那样能激发他们难得的热情。在他们的发起和倡导下,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已经成为京城一大盛事,收获诸多赞誉,也邀请到众多领域的“大忙人”来到读书会,和读者近距离交流读书感悟,分享人生故事。
  《阅读的版图》是书院精选出的15场读书会的精彩内容实录,让更多没有到现场的读者透过文字了解精英们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吴晓灵、任志强、王巍、衣锡群、周文重、马云、柳传志、易纲、马蔚华、俞敏洪、张维迎、陈志武、许小年、巴曙松、田溯宁、俞渝、秦晓、黄怒波、沈国军、陈东升、沈南鹏……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感悟成就了各自事业上的丰碑,如今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回归阅读,让视野瞬间开阔,汲取进步的力量!
展开
精彩书摘
  阅读不能改变世界,但能丰富人生
  ——任志强篇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盲从、迷惘到探索
  人们在年少的时候似乎都曾经有过雄心壮志,希望通过读书增加知识、改变世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惆怅地发现:阅读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丰富自己。对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人生可能是有缺憾的;但幸运的是,现在我们有机会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人生,在自己有限的范围内为社会做一些工作。
  我的阅读从思想层次上来讲,可以分为“盲从”“迷惘”“探索”这三个阶段。
  我小学的时候因为作文不好,被母亲和老师逼着读书。因那个年代的儿童作品比较缺乏,所以我主要读古典名著《牡丹亭》《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儒林外史》等,当时对书的主旨并不太懂,只是为了写好作文,这和读《趣味数学》《十万个为什么》等一样,属于阅读最初的“盲从”阶段。
  在我初中以后,“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当时几乎没有书可读,只有《地道战》《地雷战》等电影可以观看,再就是关于“马列”的几本书,如《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1973年以后,国内开放了一个内部书店,开始对高级管理人员发放阅读证,同时也恢复了一些境内外的图书交流活动。当时恰逢我们思想饥渴了很长时间,所以从1973年到1983年的十年期间我们疯狂地读了很多书,包括18世纪欧美的世界名人名著,如大仲马、小仲马、雨果、狄更斯等人的作品。这段时间也开放了一些苏联作品,有第一代作家,比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阿?托尔斯泰的《一九一八年》等;第二代就是高尔基的《大学》、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第三代如柯切托夫的《州委书记》等,《州委书记》实际上带有对当时社会的些许不满,书中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怀疑态度;第四代是《人与兽》《带星星的火车票》等,这些书的作者对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那时“四人帮”还没有倒台,在苏联第三代、第四代作家的作品中,作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与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问题是相似的,因此我们特别喜欢看这类作品,这也会引发我们的思索,在迷惘中开始思索。
  我读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对阅读内容进行科学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发展过程。这时候大多数人读书像吃书一样,很多书恨不得能抄8本、10本。我第一次看《笑傲江湖》就是手抄本的,因为那时什么书都没得看,所以都是在暗地里“偷偷摸摸”进行的。在我当兵时,部队晚上到时间就会熄灯,我是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抄书的,夏天躲在被子里看书很难受,但兴味十足。后来我被调到司令部当参谋,有了自己的小房间,读书的兴趣也发生了很大的转移,开始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军事方面。那时候开放的只有“一战”和“二战”方面的书籍,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有关巴顿将军、艾森豪威尔等人的书籍。我几乎把“二战”时期各个战场的战史都读了一遍,其中有日本人、苏联人、英国人、美国人写的书,也包括几大战役的案例,比如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
  邓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时,我们这一代人突然发现自己跟不上时代了,论经济,我们不懂经济。在此之前,大家关心的都是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大家开始更多地关心经济问题了。
  1985年,我们开始和挪威谈合作项目。当时很多术语我们都不懂,对于知识的需求处于一种非常饥渴的状态,一天读好几本书,然后立即上“战场”,跟外国人谈判,讨论银行贷款。在这个阶段作为改革初期的企业管理者基本上是拿到什么学什么,用到什么学什么。所以我1984年学会计、财务,1990年学金融、证券,企业上市以后开始学发债。
  1992年,国家出台了股份制改造政策。作为企业管理者,我开始关注股份制应该怎么做、怎么办,之后又关注金融、上市问题,当时跟华润合作成立华润置地(北京),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房地产公司。
  我个人比较喜欢武侠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武侠小说被引进大陆,金庸、古龙的书我都是成套成套地看。我觉得武侠小说中所蕴含的劫富济贫、主持正义的精神非常重要。尤其是主持正义,它涉及良心、意志问题,所有的武侠小说都是主人公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百折不挠地争取成功,也许有的人最后成功了,有的人没有成功,但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几乎所有武侠小说都会坚持“不可为而为”,之后把所有的武术招数从心中抹掉,变成了无招胜有招,这和企业管理及我们在整个社会中生存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能在学了很多东西后发现:把这些东西套在某一件事上效果并不好,但通过学习使无招胜有招,就有可能随时应对复杂的动荡局面。
  与时俱进地阅读《毛泽东选集》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读过《毛泽东选集》,我们年轻的时候对“毛主席语录”绝对是倒背如流,比如“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当时我们学“毛主席语录”,觉得日常的那些语录几乎没用,最有用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关于“社会各阶级分析”的语录。阶级斗争观念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到部队,第一先问你是什么出身,如果是地主,那就没戏了。最有哲学道理的是“实践论和矛盾论”,这属于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内容。剩下的是对局势的分析,比如《论持久战》,它是对一个阶段的形势分析,过了那个阶段就没有用了。而《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它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当时的《反杜林论》也属于认识论,是教你如何去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如何进行分析。我觉得这个有些用途,而针对时局的东西不敢说“过时”了,但也差不多。用与时俱进的标准来看,有些东西只在特定时间内有用,到现在应该淘汰了。当时我们对《毛泽东选集》是无限崇拜,最后造成的结果是绝对盲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出现了一些怀疑,比如“毛主席说这些到底对不对?”“是不是明天就会进入共产主义,解放全世界2/3的受苦人民?”等等,尤其是在那时,我们发现其他国家都比我们富,我们最穷。现在可以看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当时毛泽东就在《论十大关系》里提出了“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读书的诀窍是养成阅读的习惯
  1984-1985年上夜校的时候,一个老师跟我说:一个人一天最少要阅读3万字。当时我觉得3万字没什么,所以我就定了一个目标:6万字。这些年我都坚持每天不少于6万字的阅读量。可能很多人觉得每天读6万字很多、很难,有的人说很长时间都没有读完一本书。阅读的诀窍在于要将读书假定为一种训练,熟能生巧之后,一天看6万字并不困难。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完书,慢慢把速度提高。我每天晚上都坚持读书一小时以上,一分钟看两页书。如果不是涉及经济方面比较难懂的那些书,一分钟阅读两页没有问题,速记员一分钟可打400~600字,阅读的速度要比速记快,大概能看800~1000字。如果阅读时间长了,每天读6万字没有太大问题,但这样说并不是保证每天看这么多,而是平均起来可以达到这么多。
  列宁读书的方法对我们今天的阅读也很有启发。列宁一天要看8本书,每一本书并不需要从头到尾阅读,而且看一段时间要换一换,这是他的学习方法之一。我认为我们读书的时候,如果看一本书看不下去,也不妨换一本,以后再去看时,可能就会搞明白。
  有效分配时间,提高效率
  其实我在微博上待的时间并不长,只是时间分配比较有效。当兵的时候,我养成了把每一个工作单元进行计划的习惯,比如说早起穿衣服,1分20秒要把衣服穿好,洗脸刷牙加起来不能超过3分钟,然后集合,加起来不超过5分钟,每一个流程是计算出来的。这样,我就会知道早上要用多长时间从洗手间里出来,同样,如果把所有的东西按工作单元计时,我就能知道自己每天可以腾出多少时间来读书。
  我现在主要在机场、路上和睡觉前这些时间段读书,另外在听新闻时阅读量最大。关于微博,我可能会在看电视剧时更新几百条微博,因为电视剧每隔45分钟插播一段广告,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发5条微博,这和看电视一样,所以广告时间就是我的微博时间。过去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是挤出来的,现在也一样,只是大家不珍惜,所以觉得没时间,如果充分把零碎、破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这就足够了。
  读书的收获与实践的收获相结合
  对于初入社会、刚工作一两年的人,我认为可以多看伟人写的书。不一定要看成功的伟人的,也可以看一些失败的伟人的。伟人的书不一定是回忆录,比如说后来当了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提出要建设“高速公路”,这是因为艾森豪威尔在欧洲作战时发现,“二战”时的欧洲公路网体系对他作战很有作用。他当总统时正好要拉动经济,就举国建设高速公路。艾森豪威尔任职期间的高速公路建设对美国后期甚至现在经济的高速发展都起着作用。看这些伟人的书是为了学习他们当时处理问题的办法。又比如说丘吉尔,虽然打赢了“二战”,但后来马上被选民在选举中抛弃了。看伟人的书对你在艰苦的环境中如何创业会有影响。
  我觉得读书的收获和实践的收获两者要结合起来。我在部队当参谋时,很认真地要求下面的连队如实上报实力,枪炮多少,带着多少弹药,错一点都不行。我最紧张的是发洪水,我们负责水库,一方面要打夯堆土袋,防止洪水漫堤;另一方面则要准备炸药,不行就给炸了。那时候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有任何弄虚作假。这么多年来,我坚持说真实的东西,你们认为的“大炮”在我看来就是我说了一些真话,而非“大炮”。
  责任与危机
  有时候,我们都很发愁,发愁不是坏事,我认为这恰恰体现了一种责任感。现在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对几代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孩子在家庭中没有竞争,之所以有很多年轻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责任感。家庭中要是有三个孩子时,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弟弟,中间者就得照顾弟弟、帮助姐姐,这就是责任。我们常常说现在一天要赚多少钱,这与责任感有关系。虽然我们现在的官不大,但责任重大,因为管着几百亿元的资产,面对的是股民、员工、管理者,如果做不好,资产会出现问题。就是责任让我们把压力和担子主动搁在自己肩上。
  最近常常有人问我对未来中国经济怎么看,会不会有房地产泡沫,会不会有危机出现。我认为通常改革都是在危机时刻出现的,如果日子过得很好没人需要改,家庭重组也一样,不到矛盾冲突时不会重组,所以在危机情况下一定会出现第二次改革的动力和动机。
  读书与教育
  我比较惭愧,父亲当得不怎么好,我的女儿基本上是夫人在管。我们家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住校,这样培养她的独立生活能力,我关心得不太多。家长对孩子的身教重于言传,我们的一言一行,其实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如果我家里摆了那么多书,她一定会知道父母是爱看书的,她自己也就会翻那些东西,慢慢养成读书习惯。我经常带她去书店,买什么都行。那里的环境很好,并且会让她养成一种好习惯,即对获取知识的任何一种方式都会感兴趣。我觉得现在的父母最重要的是平常别老想着去管孩子,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就行了。
  读书,知识留给自己了,但书留给大家了,所以我在集团公司建了一个图书馆,在地产公司也建了一个图书馆。我跟人说,书不要烂在家里,要放进图书馆里,我也希望所有人能把自己读过的书捐献出来,提供给其他人共同阅读,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知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阅读不能改变世界,但能丰富人生
阅读不能改变世界,但能丰富人生——任志强篇
从盲从、迷惘到探索
与时俱进地阅读《毛泽东选集》
读书的诀窍是养成阅读的习惯
有效分配时间,提高效率
读书的收获与实践的收获相结合
责任与危机
读书与教育
阅读不能改变世界,但能丰富人生——刘晓光篇
阅读与人生
《一个投资银行家的自白》
学会面对压力,控制注意力
教育与改革

第二章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许小年篇
政府不是救世主
知识青年的疑惑与反思
曾经的使命感和救世情结
手不释卷,开卷有益
出国潮背后的国民不安
国企未来二十年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衣锡群篇
期待救世主是一种狂热的感情
人性的复苏
历史的使命感
哲学的重要性

第三章 中国真的能超越美国吗
中国真的能超越美国吗——周文重篇
依旧敏感的中美关系
美国需要适应中国
美国企业的罪与罚
中美外交政策的制定
经济外交专业人才很重要
中国赴美投资热
美国重返亚太
人民币汇率不是造成美国经济困难的原因
美国公关公司不是万能的
中国真的能超越美国吗——王波明篇
全世界的格局,最终将会是“G2概念”
中国真的能超越美国吗
美国致命的经济危机
“制裁人民币汇率”议案是美国的政治秀

第四章 改造我们的教育
改造我们的教育——朱永新篇
教育的核心是精神的成长
成功是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阅读是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大学应该成为读书的天堂
中国改革正处于攻坚时期
没有阅读,理想将变成空想
教育的成功是民族的成功
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改造我们的教育——任志强篇
阅读能够突破教育的局限性
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灌输知识
成功是无止境的
我的读书秘诀:养成阅读习惯
微博是阅读的一部分
教育比房地产难得多
阅读的价值不仅仅是考试分数高
改变要从每个人开始
按照自己的需求读书

第五章 中美和平崛起的博弈
中美和平崛起的博弈——陈东升篇
崛起的关键是资本、人才和技术
欧洲和美国的问题重重
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国面临的美国威胁
救援欧洲是中国崛起的契机
和平崛起从经济崛起开始
中国崛起离不开精神文化的崛起
中美和平崛起的博弈——毛振华篇
中美之间的复杂情结
欧洲的问题在于不完全的统一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纠结
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的问题

第六章 金融制度安排与中国人的幸福
金融制度安排与中国人的幸福——陈志武篇
中国人的不幸福
货币化的社会给人更多的选择权
中国的金融制度限制了公民自由
NGO给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
关注农村和走向世界
金融制度安排与中国人的幸福——许知远篇
社会货币化不会带来真正的自由
中国迫切需要思维观念的变革
直面生活的痛苦,真心地理解世界
投资知识将给社会带来持久的变化

第七章 内容为王的投资之道
内容为王的投资之道——王中军篇
中国电影业的高速发展
阅读让人忘我,阅读指导实践
投资的关键在于坚持长期战略
电影需要冷静和专业的造梦产业
专业电影基金未来的机会和发展
内容为王的投资之道——沈南鹏篇
中国电影正处于高速增长期
中国电影最大的障碍是内容不够丰富
商业企划书要抓住投资者的眼球
阅读和与人交流同等重要

第八章 市场的逻辑与人类的进步
市场的逻辑与人类的进步——张维迎篇
不要误解了市场经济
从强盗逻辑走向市场逻辑
市场经济带来最大限度的自由
经济学范畴以外的市场经济的问题
市场的逻辑与人类的进步——雷颐篇
权利观念的变化改变了近代中国
强盗逻辑破坏原有的契约精神
自由是基本权利,竞争是社会必需品
理解文明变迁与现代社会的相关书籍

第九章 人力成本与企业竞争力
人力成本与企业竞争力——柳传志篇
企业发展需要杜拉拉式的员工
真正保障员工利益
把握企业的命运,关键在于员工

第十章 金融与“睿智治法”
金融与“睿智治法”——吴晓灵篇
小智治事,大智治人,睿智治法
政府应该“法无授权不可为”
否定市场经济给国家带来苦难
美国宪政历程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人们应该理性地争取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要建立实务与教学双向交流的机制
金融与“睿智治法”——易纲篇
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自由
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
马克思主义激励社会进步
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社会
反思制度与革命
权利要靠争取,而不是赐予
国家资本主义应该淡出
国家的外汇储备是人民银行的资产

第十一章 网络时代的金融转型
网络时代的金融转型——马蔚华篇
阅读给人创新的灵感
大胆创新,不畏风险
网络时代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利率市场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基业长青的秘诀是具有前瞻性
网络时代的金融转型——巴曙松篇
危机反映本能
中国的银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财政介入帮助克服“虹吸现象”

第十二章 阅读与人力资本投资
阅读与人力资本投资——曹远征篇
阅读扩展思维
人力资本的提升很重要
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对国企效率的影响
稳定投资,防止经济硬着陆
信息对称化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
阅读与人力资本投资——王忠明篇
阅读影响人生
资本文明时代应加大人力投资
国有企业改革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第十三章 企业家的诗心与“赎罪”
企业家的诗心与“赎罪”——俞敏洪篇
阅读启发人生
完整的哲学思维很重要
平等、自由、民主的中国梦
商业的力量推动中国进步
善待财富是一种心态
剩余价值不是资本家的原罪
企业家的诗心与“赎罪”——黄怒波篇
行走是人生重要的内涵
哲学思维与不抱怨的人生
企业家的诗心
以史为鉴,善待财富

第十四章 与“云”谈一场恋爱
与“云”谈一场恋爱——田溯宁篇
“云”将带来重大的变革
生活将离不开“云”
“云”改变观念,改变世界
阅读推动人生
“云”将成为未来城市的基础设施
进步和创新需要勇气
与“云”谈一场恋爱——俞渝篇
云技术已经走入现实生活
技术创新容易被妖魔化
阅读使人获得多元的营养
顾客在的地方当当就在

第十五章 读书依然很重要
读书依然很重要——马云篇
不可死读书
系统解读“读书无用论”
读人也是一种阅读
商道在于规划与耐心
人生的幸福感
读书依然很重要——沈国军篇
阅读完善自我
“外星人”马云
信誉和细节造就成功的企业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