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规则42:发微博要有购买链接
当读者对你的书产生购物冲动时,你要马上把这个冲动无障碍地导向购买。
该怎样制作出让人主动转发的微博来?首先你得知道标准,知道什么样的微博是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愿意转发的。
你可以留意一下那些被疯狂转发的微博,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也可以观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都转发了哪些微博。
通常来说,被大量转发的微博,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或实用;或有趣;或新奇;或温情;或八卦;或揭秘;或卖萌;或切中热点;或与名人有关;或容易被山寨,能够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还有一种特殊的,就是极度欠抽的,让人看了就想骂,在骂的过程中也就转发者众了。
相应地,制作图书推广微博也就有这么几种方法:放广告语、摘抄书介、摘抄内容、介绍作者(有故事的作者特别适合)、名人推荐,同时还可以关注社会热点,看本书哪些内容能跟热点联系起来,及时制作新的微博进行推广。
但不管是哪一类微博,都要记得一点:要在微博里面放上书名、作者名,并加上购书链接。
我曾经有过这么一次经历,干了一会儿活,顺手刷下微博。发现一本书不错,准备买时发现微博里没有购书链接。于是进了当当网,准备搜索这本书时,QQ上有人打招呼,说了几句话,又收了个邮件,就把买书的事给忘了。几个小时后才想起来,本来是要买哪本书的,书名却想不起来了,后来也就没买。
大家都很忙。很多人都是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当他对你的书感兴趣,接着产生购物冲动时,你要马上把这个冲动无障碍地导向购买。否则,他可能会被其他新的信息吸引,就忘了买书了。
再强调一次,做图书推广的微博,务必,加上购买链接。
浅规则43:微博“网签”也畅销
微博用户群是中国互联网使用的高端人群,是城市中对新鲜事物最敏感的人群,也是中国互联网上购买力最高的人群。
2012年,网络红人不加V在微博上“网签”自己的新书《男女内参》,成为图书营销一个经典案例。
因为种种原因,《男女内参》在常规媒体上做大规模宣传是有难度的。不加V的对策是,利用自己的新浪微博,刷屏卖书。
她别出心裁,玩了个“网签”的花活儿:读者买了她的书,只要在自己的微博上上传书的照片并且@不加V,不加V就会转发这条微博,并加上一句经典的“不加V”式的评论。此举首先吸引了诸多所谓的“死忠粉”--不过花上二十来块钱,不加V就会转发自己的微博,进行一对一的互动,这对于欣赏她的死忠粉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但实际的效果是,读者既买了书,又在自己的微博里帮不加V做了宣传。该书6月底上市,不过短短一周时间,就有数千人得了到不加V的“网络签名”,使得该书迅速登上各电商的前三甲。有细心人统计,截止8月中旬,不加V大概刷了36000条卖书微博。这样密集的轰炸,使这本几乎没在常规媒体做什么宣传的书,只是依靠作者的个人微博,就成为畅销书。
有报道称:中国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微博时代。新浪与腾讯微博的注册用户总数已经突破3亿,每天日登陆数超过4000万。同时,微博用户群又是中国互联网使用的高端人群,是城市中对新鲜事物最敏感的人群,也是中国互联网上购买力最高的人群。利用好微博,对图书营销是很有帮助的。
浅规则44:刷屏有风险,谨慎规避之
过度刷屏会直接导致掉粉,这就动摇了微博营销的根基。
疯狂刷屏卖书当然也是有风险的。有人统计,不加V6月12日的粉丝数是227883,而6月30日的数丝数是209719,18天净减少粉丝18164名。考虑到正常情况下粉丝是有增量的,那么因无法忍受不加V刷屏而取消关注的还应远远大于这个数量。
微博营销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微博内容更新过快。你有十万粉丝,但是你在发某条微博时,恰巧能看到的,可能一万都不到。如果不是特意点进你的微博来看,重要信息还是无法有效传达。这样,你就不得不持续不断发布同一内容,才能扩大影响。这也是不加V持续刷屏的主要原因。
但是过度刷屏会直接导致掉粉,这就动摇了微博营销的根基。需要认真对待,谨慎规避。不加V的对策是,在转发评论时尽量表达得更有创意,让“网签”变得很欢乐;同时也积极参与热点话题,以其他内容留住粉丝。
只要多动脑子,还可以找到许多方法。
比如说,放书模照。请朋友、读者帮忙,拍与书的合影照并上传。可以是美女书模,也可以是萌物书模,当然搞怪的也不错,用这类图片刷屏,不至于太讨人嫌。
比如说,可以微博投票--某本书该起什么样的书名?该用哪个封面?提供一些备选,然后让大家投票吧。投票的过程是参与,也起到了扩散的效果。跟投票的人互动,也是不太露痕迹的刷屏。
浅规则45:主题可能决定邮件生死
如果邮件主题不能引起编辑的注意,他很可能根本就不会打开来看。
当年我还是个书评作者而非读书编辑时,曾到某编辑朋友家玩,他打开他的工作邮箱给我看,然后我就震惊了:收件箱时,居然有4000多封未读邮件!
朋友说,他一周大概只能用八九篇稿,但是每天都能收到上百个、甚至数百个邮件,有营销编辑的新书推介、有书评人的自由来稿、还有些莫名其妙的文艺副刊稿、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小广告……自己本来还是每封都看、加以甄别处理,后来发现太浪费时间了。于是,他就往往只是扫一眼邮件主题,感兴趣的,才点开看。
刚才看了一眼,我的邮箱里也有500多封未读邮件。这当然不是说我比他勤勉,而是说明,我没有他做编辑的时间长。
这些内幕可能会让营销编辑们感到心寒:自己辛辛苦苦发出去的图书推广邮件,对方根本看都不看!做的全是无用功啊!
那么,就有必要来分析一下,什么样的邮件主题能够“留住”媒体编辑,而不至于让他直接无视。
1.发件人个人资料。主题区或发件人,有清晰的个人资料--“单位+姓名”格式最好--而非一个莫名其妙的昵称。如果媒体编辑认识你,或者你的单位的牌子足够硬,这就更有用了。
2.书名和作者名。让对方看一眼主题,就知道是哪本书,是谁写的。如果这书正是他感兴趣的,或者作者是很有知名度的,恭喜你,你离成功不远了。
3.收件人。许多营销习惯使用群发邮件,不过重要的媒体、重要的书,建议还是一对一的邮件比较好。在邮件主题区里填上收件人,最好使用尊称(或昵称)。
提供一个邮件主题的标准模板吧:
某某社某某致某某老师:某某新书《某某某某》资料,谢谢。
浅规则46:一对一的邮件效果最好
重要邮件最好单独发送,不要群发。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收到以下四类邮件:
1.一对一的邮件。只发给某个具体人的邮件。其特殊标志是,主题区或正文里会有对收件人的称呼。通常来说,群发邮件功能无法提供这项服务--我知道极个别的有,但是也不是太靠谱,比较容易出差错。
2.群发单显的邮件。使用密送功能,同时发送多人,收信人看不到其它收件人。如果你留意的话,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提示,“你不在收件人里,可能这封邮件是密送给你的”。或者靠另外的线索来判断:你收到了邮件,但是收件人一栏里却没有你的邮箱;邮件里没有称呼,或者只有一个泛泛的称呼,比如“老师”、“媒体朋友”、“大家”之类。
3.普通的群发邮件。一个邮件同时发送给多人,且未使用密送功能。标志十分明显:在收件人一栏里,能直接看到许多个邮箱。
4.QQ群的群邮件。利用QQ群的“发送群邮件”功能,将一个邮件同时发送给QQ群里所有成员。标志更明显:它会直接出现在你的QQ邮箱的群邮件,发送人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QQ群的名称。
这四类邮件,营销编辑最常用的是第二类,但效果最好的是第一类。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媒体,你对待群发邮件,和对待专发给你的邮件,重视程度会一样吗?
当然,营销编辑也很忙,群发邮件是工作常态,大家也都能理解。但我还是建议你,重要的媒体,最好单发。
不使用密送功能的普通群发邮件就太逊了点。给人的直接感觉就是,你根本不懂得怎么做事。对你的邮件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浅规则47:QQ群邮件效果最差
如果你想有好的营销效果,就一定不要用QQ群发群邮件。
四类邮件里,效果最差的就是QQ群的群邮件。
我在媒体朋友里做过一个小规模调查,会去看QQ群的群邮件、并从中找资料上稿的,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极少。
对于营销编辑来说,使用QQ群邮件功能是最省事的,你根本不用拓展、培养、鉴别自己的媒体资源,只需要点一下QQ群里的那个小信封,就可以迅速将邮件发给群里所有人。
但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我们对待专发给自己的邮件,当然会更重视。而即使是群发的邮件(群发单显的或普通的群发邮件),通常也要经过自己的整理和选择。QQ群邮件,算什么?它效果最差,是应有之意。
QQ群的群邮件还有个大问题:一家媒体可能会有多个编辑记者在同一个QQ群里,那么你的同一个邮件,就等于同时发给了同一家媒体的不同编辑。而这一点,往往是十分忌讳的。因为大家不小心就会重复发稿,如果你做过媒体就会知道,不小心重了稿有多麻烦:换稿是肯定的,弄不好还要被罚款、通报批评。
起码我的习惯是,只要看到某本书出现在QQ群邮件里,那我原则上就不会再上它的相关稿件了。我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建议是:如果你想有好的营销效果,就一定不要用QQ群发群邮件。
当然QQ群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现在许多QQ群都要求群用户改成“单位+姓名”的标准格式,相当于实名制,这样你要找到相关媒体的编辑就容易得多。你不妨可以分别单独接触一下,了解他的职权范围、用稿要求,分门别类加入你的资源库,再有针对性地发邮件。
浅规则48:脚踩两只船,一定要小心
把同一本书发给同一家媒体的不同编辑,是很愚蠢的做法。
由QQ群邮件,说到“脚踩两只船”的问题。
同一家媒体,往往会有多位编辑或记者可以联系。但对于媒体编辑来说,大家也比较头疼营销编辑“脚踩两只船”--一本书的资料,同时发给了同一家媒体的A编辑和B编辑,甚至还有C编辑和D编辑,大家就很容易重稿。
我自己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苦逼经历:收到一封邮件,看看书还不错,决定发;但是发邮件的人此前没有接触过,不知道是否靠谱,就很谨慎地回了个邮件,告知我要发这本书,请勿再发给我的其他同事,以免重稿。但是结果……
没错,你猜出来了,还是跟别人重稿了,而且是跟其他两位同事一起重稿,也就是说,这个不靠谱的营销,起码同时把一本书发给了我们三位同事!
好在发现及时,没有铸成大错。不过可想而知的是,对于此事件的“肇事者”,我们从此就十分警惕,基本上他再发来的邮件都会直接删除,看都不会再看的。
建议是:
要么,一家媒体你只联系一位编辑,所有的资料都发给他一个人。通常编辑同事间会相互沟通,不适合在自己版面上发的稿,会协调发到其他版上。如果某社的整体方向更适合其他编辑的版面,也会告知营销,他联系哪位编辑更合适(起码我自己是这样做的)
要么,你自己更勤奋点,去了解下媒体的具体版面,以及编辑们的分工,有针对性地联系编辑。
无论如何,不要干把同一本书发给同一家媒体多个编辑的蠢事。
浅规则49:务必用尊称或昵称
尊称是基本礼仪,昵称可拉近距离。
有一位营销编辑,对媒体人的称呼永远是“某编辑”。我都替他着急:哪有这样跟人沟通的?叫一声“老师”不会死人吧?虽说现在“老师”都烂大街了,但是叫“编辑”,还是有点奇怪吧?使用尊称应该是与人交往、特别是有求于人时的基本礼仪,连这点人情世故的常识都不懂,怎么可能做好营销?
跟媒体沟通,无论是QQ、邮件、或是面对面,都最好使用尊称--不要直呼其名,也不要叫“某编辑”或“某记者”,通用的尊称是“某老师”(起码在北方地区如此)。如果比较熟一点,也可以半开玩笑称之为“某大记者”、“某老”。
同样道理,最好使用“您”而非“你”。
当然,使用“老师”、“您”之类的尊称,在表达尊重的同时,也会让人觉得有点客气而疏远。那么终极大杀器就是:
使用昵称。
某兄、某姐、哥哥、美女、亲爱的、亲……这些昵称,都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大家亲如一家人,你就可以提点对“老师”不方便提的要求了。
知道淘宝网最常用的称呼是什么吗?没错,是“亲”。
发群邮件时,无法一一标明发件人,那么在进入主题前,来一个“亲们”,效果多少也会好一些。
有个八卦:当年我做女性杂志时,同事之间、以及与作者之间,基本上都不会直呼其名,而是以“亲爱的”通行天下。我的一个作者,同时也是我的编辑,大家“亲”来“亲”去大半年,后来见面,才发现彼此都是男儿身。
浅规则50:最好别用QQ直接传文件
如果不是对方主动要求,最好别用QQ传文件。发邮箱比较保险。
当然,上面说的是编辑公开邮箱里的情况,如果编辑对你青眼有加,给了你他的私人邮箱,告诉你以后邮件就发到私人邮箱里,恭喜你,你的邮件,他是会重点处理了。
但还是要提醒,即使是发到私人邮箱里的邮件,最好也认真做好主题,以免被遗漏。
(不得不吐槽一下,我也有私人邮箱,但是私人邮箱很快就会被传得到处都是,于是私人邮箱也就跟公开邮箱差不了多少了。)
另外一个办法是,加编辑的QQ或者MSN,直接在QQ和MSN上交流--现在既不用QQ,也不用MSN的编辑,恐怕是少之又少了吧。
因为QQ传送文件功能很强大,所有颇有些营销编辑,会直接将新书资料打个包,通过QQ传送过来。
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是拒绝接收,然后告诉对方:发邮箱。
提醒各位,除非对方要求,否则你最好不要用QQ传送文件,还是发邮箱比较保险。
QQ传送文件,通常有以下两个弊端:
1.编辑开QQ时,未必是在单位。他很可能是在家里,用的是私人电脑。这样他就还得通过邮箱或U盘,把相关资料倒腾到单位电脑上。如你所知,这个过程,给他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也有可能出差错。
2.邮箱便于查找,QQ相对差一些。编版时,我会打开邮箱从上往下扫过去,看到感兴趣的就打开看。但是QQ传送过来的资料,有时不小心就不知道存哪去了。而在做完版后,我也会通知相关人等稿件已发,如果我想不起来是谁给我的书,我会到邮箱里查找一下。QQ传过来资料,在这方面就差一些。
当然,在发了邮件之后,用QQ提醒一下,倒是可以的。
浅规则51:邮件正文不能为空
邮件正文里应该两个基本内容:1.本书的基本信息。2.发件人的基本信息。
经常收到这样的邮件:只有一个附件,还是个压缩文件。正文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
我承认,如果不是好的出版社、不是熟人,这种邮件,通常情况下,我都会直接无视。
太麻烦了。想知道是什么内容还得下载附件,解压缩(我知道有附件预览功能,但那个不太好用,尤其是压缩包里有多个文件时)。完了还未必是有用的--甚至,可能是病毒呢?。
合格的营销邮件,邮件正文一定不能空着。
邮件正文应该--我干脆直说了吧,不是“应该”,是“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本书的基本信息。包括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定价,以及简介--内容简介和作者简介。这样编辑不必打开附件,就能大概知道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书。
2.发件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姓名、邮箱、QQ或MSN、电话等。方便编辑跟你及时联系。特别是当你资料不全、或者他有特殊要求时,这就很有用了(你可以将此内容设置为个人签名。这样在发邮件时就会自动加上去)。
有些营销编辑是很会利用邮件正文的。
比如果子,她的邮件正文里除了要主推的图书外,还会附上公司最近出品的图书目录。我经常会看看那些目录,从中挑出自己感兴趣的书。
还有王光华和林小木,在邮件正文里分别有“光华说书”和“小木说书”,对一本书的内容、特色、卖点进行详细描述。据我所知,颇有些媒体是直接把她们的“说书”内容当书评来发的。
浅规则52:附件别太大,别太多
一个WORD文档,一张封面图,一张作者照片,通常就够了。
写图书推广邮件,十之八九要用到附件,而且附件常常不止一个文件。
应该打包压缩上传?还是一个个文件单独上传?这个没有一定之规。不同的营销编辑有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媒体编辑也有各自不同的喜好。
我的经验是:压缩包比较方便下载,各个文件单独上传方便预览--即不用下载就能看到内容,没用的就不必下载了。各有好处,也各有不便。到底用哪种方式,悉听尊便好了。
我能给出的建议是:邮件正文千万不能为空,一定要有基本的介绍;同时附件千万别太大,数目也别太多。否则就太麻烦了。
我曾经收到过一个超大的邮件,附件差不多是500M。当时我用OUTLOOK管理邮件,这个巨无霸直接就把OUTLOOK给堵了。其他邮件只能在后面排队等着。我当时急着收另一个重要邮件,那叫一个暴躁啊……
还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下载完附件压缩包,解压缩找开,里面足有一二十个文件。但是当你想找基本的出版信息时,却很难找到。你不得不一个个双击打开,甚至到了最后,所有文件都打开了,还是没有。
再来个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媒体,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
给一个我喜欢的标准附件模式吧:
1.只用一个WORD文档,把与本书有关的所有文字资料--包括出版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新闻稿、书摘、书评--全部放进去。使用“视图-文档结构图”功能,将相关类别主题设成“标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媒体只需要打开一个文件,就能找到所有资料。再提醒一句,这个文件里,最好也再放一次营销编辑的个人资料,方便联系。
2.一张图书封面。不要展开图,只要封面。通常情况下,应该是平面图、无腰封。有些媒体喜欢立体封,你多放一张立体封面也行。
3.作者照片。如果作者很大牌的话,作者照片是有用的。一般来说,封面和作者照片都不用太大,100KB就差不多了。当然,特殊需求例外。如果作者知名度一般,他的照片也可以免了。
将这些内容直接上传,或者打包上传,均可。
浅规则53:使用精准的文件名
标准的文件名应该为“单位+营销姓名+书名”。
经常会收到以“书评”、“书讯”、“封面”、“照片”、“某老师收”为文件名的文件。这类文件名,实在让人……太无语了。
说句实话吧,这类文件名,是在给自己减分--一看就知道不专业;也常常会让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白浪费。
我就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答应了给某人上稿,但到拼版时,却死活找不到相关的资料了。这时如果能找到对接人还好,找不到的话,只能遗憾放弃了。
当然,我也有问题。我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只要收到相关文件,无论是QQ上直接收的,还是从邮箱里下载的,首先就应该改成标准的文件名,方便以后查找。
大多数情况下,我的确也是这样做的。但是,百密难免一疏,有时也难免有几个漏网之鱼。
对于媒体来说,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特别有影响力的书,其实上不上版是无所谓的,但是对于营销编辑来说,就是损失。
你样书也寄了、文案也写、邮件也发了,前期工作都做了,最后却因为这个小小的文件名没有发稿,岂不冤枉?
同样给个样板。标准的文件名应该为:
单位+营销姓名+书名(把书名放在前面亦可)。
如果有必要,还可加上作者名(如果作者有较高知名度)和出版社(如果是出品方为图书公司,最好加上出版社)。
封面、作者照片、现场照片,也应该这样做。
这样的文件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给媒体的麻烦,当然也避免营销白做无用功。
浅规则54:使用兼容WORD文档
WPS格式、PDF格式、JPG格以及高版本的WORD格式,都会给人增加麻烦。
发文字资料时,有些营销编辑会使用各种奇怪的格式:比如WPS格式、PDF格式、甚至还JPG格式的。
这实在是最不应该犯的错误。
我最早接触电脑时,用的也是WPS处理文字。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WORD,自己使用小众的WPS跟别人沟通就有障碍,最后也就更换了。
PDF格式,首先是比较大,很占邮件空间;其次,可能对方电脑里没有相关的软件,打不开;第三,就算打开了,需要使用其中某些文字时,想复制出来,也不是太方便。
JPG格式就更讨厌了。你想用一段文字,通常就得动手打出来,平白无故给人增加工作量,谁也不会爽。
请记住,现在最通用的办公软件是WORD。那么给媒体发文字资料时,一定要用WORD格式的,不要用其他奇怪的、小众的格式。
还有,WODR文档要用兼容模式的,不要用高版本的。起码据我所知,颇有些报社的办公条件很是落伍,一台电脑用了N多年,巨慢无比不说,WORD版本也很低,打不开高版本的WORD文档。如果你的WORD是高版本的,在发文件给别人时,一定要记得转换成兼容模式--TXT格式也是可以的。
同时也给那些见到高版本WORD文档就很抓狂的同行一个小贴士(如果你们能看到这本书的话):如果你没办法打开高版本WORD文档,不妨把它发送到你自己的邮箱里,然后使用预览功能,就可以顺利打开了。
浅规则55:离职了,要交接
离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和职业素质。
某图书公司出的书很有品质,也符合我的版面需要,所以有长期的联系。每隔一两周,总能收到样书和相关邮件,合作一直很好。
忽然有一天,发现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有收到该公司的样书和营销邮件了。难道这公司转行不做书了?遂在QQ上找到一直联系的营销编辑,问她是怎么回事,却没有回复。到群里一问,才知道那家的营销编辑离职了,而且转行到其他领域,不再做图书营销了。然后有人给了新的营销编辑的联系方式,这才算重新搭上了这条线。
说实话我对这位转行的营销编辑是多少有看法的。你离职了,没问题;跨行了,也没有问题。但是你应该做好相关的交接工作。
常联系的媒体,最好转给公司或者继任者;自己也应该发一封邮件给媒体们,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帮助(客套话总是要说几句的),然后告知自己已经离开A公司去往B公司,以后请继续支持;同时告知自己的继任者是谁(如果有的话),以便大家建立新的联系,以免影响正常工作。对于长期联系的重点媒体,最好一对一地通知一下。QQ签名里也可以挂上一段时间。
有些营销编辑十分看重自己手里的媒体资源,以为是个人资源,不应该给公司。但我的观点是,媒体资源其实很容易找到,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而且,同样的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用,效果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没必要在这方面算计。
建议每一位营销编辑在离职时,都认真做好交接工作。因为,这是有职业素质的、有教养的,也是对自己有利的--我们都会喜欢有职业素质的人,对吧?
浅规则56:申请一个官方QQ吧
大王旗再变幻,城头也还是那个城头。
身为媒体编辑,最烦恼的事之一,就是营销编辑流动性太大:
某公司,营销编辑走马灯似地换,上个月是小王,这个月就换了小李,再下个月可能又变成了小张。这样层出不穷的新面孔跟媒体打交道,媒体就会很头大,有事需要沟通时也不知道该找谁好。
图书营销编辑流动性大是个客观事实,因为营销编辑相对薪水较低,难有升迁机会,所以跳槽是正常的,换到其他领域也有不少。但这样一来,就会给正常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每次换人,都会有许多麻烦。
而且,能做好交接工作的、有职业素质的人并不多;再加上离职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不愉快,所以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营销编辑辞职了,就会带走自己的所有资源。这样媒体和出版社之间的联系就断了,要费很大力气才能重新接上头。大家都受损失。
有没有好的应对方法?有的。那就是,建立一个官方营销QQ号。使用这个官号而非营销编辑的个人QQ号与媒体打交道。这样不管营销编辑再变,与媒体的联系始终是稳定的。大王旗再变幻,城头也还是那个城头。媒体不会觉得混乱,营销辞职时自己也不至于抓狂。
同样道理,还应该建立官方微博和官方邮箱。
浅规则57:细节决定活动成败(1):总纲
很可能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就会出大问题。
做活动--包括新书发布会、读者见面会、作品研讨会、签售会等等,也是营销的重要工作部分。而且,是最麻烦、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
一个活动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确定时间、安排场地、联系作者、安排作者的吃住行、确定与会人名单、确定流程、撰写串词、联系主持人、邀请嘉宾和媒体、会场布置、停车位安排、会议资料、速记、以及会后相关沟通、统计发稿情况等等,任何一个细节都得考虑到,都得安排好。这需要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极高的情商。
我自己组织过各种活动,也参加过许多活动,深知做活动之难。
做活动这种事,能不出问题就算是成功。因为那意味着,你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都安排好了。
我曾经见过,某活动的剪彩环节,贵宾手持剪刀费了好大力气,也没能剪开那段红绸子。原来那剪刀是坏的。
我曾经见过,活动刚刚开始,突然停电。一众人在黑暗中面面相觑,最后只能靠手机照明退场。
我曾经见过,麦克风效果极差,主席台上发言根本听不清声音,还不断发出各种刺耳的怪声。听众们纷纷皱着眉头,恨不得用手堵上耳朵。
我曾经见过,媒体已经大半到场,却找不到联系人,无法签到。因为负责签到的人还堵在路上。
对于做活动这件事,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个细节出了问题,都是大问题,都会前功尽弃。
浅规则58:细节决定活动成败(2):时间
尽量避免在9:00、12:00、18:00做活动。
某个新书发布会,通知时间是周六早上9点。
9点?我自己先在心里嘀咕了一下,然后跟对方确认。无误。
是日,我9点零5分到达现场--得声明一句:有些媒体有迟到的坏习惯,我没有。我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通常会比约定时间提前5分钟到场。但是有些活动组织者通知活动时间会打提前量,到太早了就得干等;何况当天是周六,早上9点的活动,我估计没有可能按点召开。
结果大出意料,我到场时,活动居然已经开始了。当然,如你所料,现场稀稀拉拉地没有几个人。我看了下媒体签到表,到场的媒体大概不到三分之一。
因为人太少,原定一个半小时的活动,半个小时就草草结束了。搞笑的是,活动结束,我又遇上了几位媒体朋友,他们刚到,都没能赶上活动的尾巴。这个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
组织活动,安排时间是需要精心考虑的。
周末早上9点开新书发布会肯定是错误的。好容易有个周末,你让大家再早起,不大合适。
就算是平时,最好也不要安排这么早。一般来说,10点钟比较好。这样一个多小时活动时间,不耽误大家吃饭。
下午6点左右,中午12点左右,也不是合适的时间段。媒体人也是人,而人是会肚子饿、需要吃饭的。除非你准备管饭,否则不要安排在这个时间段做活动--顺便提醒一句,如果你安排了工作餐或冷餐会、宴请之类,一定要在会议通知中注明。
鉴于大城市糟糕的交通状况,要最好不要在高峰点组织活动。否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活动时间已到,主持人甚至活动主角还堵在路上。
浅规则59:细节决定活动成败(3)提前量
活动组织方最好能按通知时间准时举办活动,不要为了怕与会人迟到而暗留提前量。
参加某次活动,通知14:00召开。我怕路上堵车,还打了半个小时提前量。结果到了才知道,活动正式开始时间是15:00。结果生生等了一个半小时。后来再参加他们的活动,就理直气壮延后半小时才到了。反正他们通知的时间就有水分,去早了太浪费时间了。
说实话组织活动的确是很难的。不打提前量吧,有些嘉宾和媒体迟到起来就没谱,有些活动本来也就一个小时,还可能提前结束,遇到迟到三四十分钟的主儿,就可能闹出活动结束了人还没来的笑话。
但是因为怕人迟到而打提前量不是个好办法。那样准时、提前到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吃了亏,下次再遇到你组织的活动就也会晚到,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活动组织方最好能按通知时间准时举办活动。在活动通知里注明“准时召开,请勿迟到”或者“请尽量提前15分钟入场”,效果会好一些。除通知外,在电话里或在QQ上强调下时间要求会更好。
在活动开始前留出签到时间也是个不错的方法。通常留出二三十分钟签到时间会比较好。如果你10:00开始活动,那么不妨在通知中加上“9:40至10:00签到,10:00准时开始”。
还可以在活动通知里注明活动起始时间,比如“下午14:00开始,下午15:00结束”。这样参与人心里也会有个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
浅规则60:细节决定活动成败(4):场地
活动场地别太偏远,给出路线图,留个问路电话。
有次受邀参加活动,很小资,晚7点半,北京某胡同里,某咖啡馆。我查了一下搜狗地图,附近没有地铁口,就开车去了。怕地方不好找,还特意打了提前量。果然,在附近兜兜转转了半个小时,根本就没有找到那条胡同。不得已,把车停到路边,向一位胳膊上戴红箍的大爷问路,这才算摸到了胡同口--很隐蔽的胡同,牌子也极小,别说是晚上,就是白天开车路过,都不大能找得见。把车停在胡同口,步行进去,走了估计得有快两公里--你想象一下,冬天的晚上,寒风吹着,鬼火一样的路灯,狭窄曲折的胡同,此情此景,可拍鬼片。我有几次都决定放弃,最终还是坚持走到了胡同深处,找到了那家咖啡馆。
另外一个发布会,是在北五环外的一个什么酒店。活动组织方没有安排接送,查了查地图,下了地铁还有五六公里路程,而且估计也不好打出租。而且那天我的车限行,最终决定,不去了。问了几位媒体朋友,差不多都没准备去。
实在忍不住要吐个槽:组织个活动,干嘛要安排在那么难找、或者那么偏远的地方?是因为不想让人参加吗?
给个建议吧:
组织活动,最好别离市中心太远。如果是在北京,最好别出四环。
活动地铁附近最好有地铁。如果方便的话,能安排停车位是最好的。
活动通知里,要附详细的地图。最好自己事先去踩踩点,给出详细的路线图。
如有同名或类似名字的场地,一定要特别标明一下具体地点而非只有笼统的名称。比如北京有新国展和老国展,雕刻时光、字里行间都有多家分店,一定注意不要弄混了。
还有,要留个问路电话。当有人找不到地方时,可以打过来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