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悦读MOOK.第三十一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182179
  • 作      者:
    褚钰泉主编
  • 出 版 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世上之书,数不胜数,每天还以成千上万的数字增长。这浩瀚的书海,谁能穷尽?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书,为何还要添上——《悦读MOOK(30)》呢?当你阅读本书,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是一本有关书的书,是会激起你阅读兴趣的书。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不仅有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还有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可以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本是亿万少年儿童伴随着阳光、花朵和歌声的欢 乐节日,但在神州大地上却蓦然刮起一阵黑色狂飚。那天,《人民日报》用 从未有过的通栏大字标题发表由“中央文革小组”撰写的社论《横扫一切牛 鬼蛇神》,紧接着前几天那份以中共中央名义下达的《五一六通知》,向亿 万人民宣告一个疯狂年代的开始。那场由最高领导人亲自策划、亲自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是打着非常 崇高庄严的旗号开场的,称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群众和 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继续。”“文 革”给整个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罄竹难书。叶剑英元帅一九七八年十二月 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宣布:“文革”十年中,全国有一亿人挨整,两千万人死 于非命。那么多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那么多为建设人民共 和国身负重任,日夜辛劳的党政领导干部,那么多为民族振兴殚精竭虑贡献 聪明才智的文化精英,先先后后在狂暴的迫害中殉难。至今中年以上的人只 要一想起那荒唐迷乱的岁月,就会立刻引起一连串难忘的痛苦记忆。近二十年来,不少忧国忧民人士多次迫切呼吁,希望上上下下警惕“文 革”有可能重演的危机。今年三月十四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 回答记者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提问时说:“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 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改革和 建设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 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由中央主要领导人一再明确地警示,郑重地要 求“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感 到它的分量。自然,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江河滚滚,物换星移,掀开新的史页。再 不会出现一个掌握党政军最高权力、独断专行,亿万人民匍伏在他脚下的“万岁爷”,再不会出现“一句顶一万句”的无上权威。但是,这并不等于“文革”没有重演的危险。藐视宪法、践踏法制的恶行,“长官意志”、“我 说了算”的封建专制影响,不是仍然若隐若现吗?凭借手中一点权力任意侵 犯公民权利,压制群众自由、破坏党内和社会民主而不受监督的行为,不是 仍然时有所闻吗?人们不由得深思:莫非我们已经将“文革”的灾难渐渐地 淡然于怀了吗?占全国人口相当大比例的“八。后”、“九。后”的年轻一 代,可以从大量文学影视作品中了解已经远去的战争岁月,而对同自己密切 相关的“文革”十年,他们了解多少呢?怎样才能让我们一代代人永远记住 “文革”呢?建立博物馆 我又一次想起巴金老人的遗言和他晚年一再呼吁建立的“文革”博物馆: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 孙孙世世代代牢牢记住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 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立一座“文革” 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实在情况,说明二十年前在中 国这块土地上,究竞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 在这十年间的所作所为……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这篇文章是一九八五年写的,二十多年来,许多亲身经历过“文革”也 认真反思“文革”的人士,不断在各种会议上慷慨陈词,在不少报刊上发文 章,响应老人的建议,竭诚盼望这个符合亿万人愿望的建议,能够逐渐成为 现实,由中央和各个地方有关部门督促施行,在北京和各地建立不止一座而 是十座百座“文革”博物馆。有位老同志甚至具体建议将首都天安门广场的 纪念堂改为“文革博物馆”,他还想像广场上必将出现川流不息怀着感伤心 情、移动沉重脚步的参观人群。许多人都很赞成他的建议,因为它符合千万 人的心愿,但是我想这个好建议十年内恐怕未必能实现。若是号召捐献有关 “文革”的实物,也一定会出现无数足以铭记伤痕、浸透血泪的大大小小实 物。千千万万人都记住而且痛恨那场灾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急切期 盼“文革”博物馆的出现。如同巴金老人希望的“把那一切丑恶的、阴暗的、残酷的、可怕的、血淋淋的东西集中起来,展览出来,毫不掩饰,让人们 看得清清楚楚,牢牢记住,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事。” 然而,一年复一年,老人的建议犹如石沉大海,“文革”博物馆始终是 遥远的梦。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去上海看望巴金老人时,说起“文革”博 物馆,病中的巴老只是摇头口义息,默然无语,可以想见他心中的慨叹。问 题究竟出在何处?我们每年可以用上百亿千亿公款去盖一座座只供少数人享 用的华堂豪宅,用上百上千亿公款供给官员花天酒地,出国旅游,可以用难 以数计的民脂民膏修建足以同人民大会堂媲美、更远远超过美国白宫的市县 级甚至乡级的政府大楼,解决“三公”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关心和国务 院费力解决的头等大事,却不能只需用万分之一、十万百万分之一的资金去 盖“文革”博物馆,至今只能由民间人士辛苦筹资兴建一座两座,怎能不使 人痛心扼腕!我曾听一位经历过九死一生幸存的老同志说起“文革”博物馆,一再大声疾呼:“要是资金不足,可以发动群众捐款,肯定比赈济灾区的 捐款要快得多、多得多。”他还做一个手势:“问题不在这里(拍拍口袋),而在这里(拍拍脑袋)。”他说得很形象,根本不是经费问题,而是思想认识 问题。只要作出决定,一声令下,经费、房屋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展品也能 很快筹集,不断扩大和充实。巴金老人也能在九泉瞑目了。P5-7 
展开
目录
特稿
毋忘“文革”
“马克思学说”和“马克思主义”
鲁迅与所谓“国学”三题

人物志
周扬、丁玲与权力之问的三角关系——从周扬的道歉和检讨谈起
年轻时的茅盾与胡适——关于茅盾致胡适的四封佚信

忽然想到
知耻

往事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悦读一得
续貂录/由“水流云在”而“漏船载酒”
贾府的王法规矩礼数

域外风
以天下事为己任
苏俄巨变:是祸还是福?

书与插图
基督山恩仇记
云游天下
我与达拉维——印度笔记之一
带两本书去格拉纳达

杂苑杂谈
再一次聆听《失翼的灵雀》歌唱
不可消费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老照片”札记
照片“遭遇”之种种

海外书情
希特勒夫人——王尔德的婚姻——如果皇
帝陛下没那么长寿——联邦调查局秘
史——老大帝国争夺中东——重写中世纪
教会史——我们该怎样对待动物——文学
杰作的校勘本

书法巡游
有此一说
中国富豪今年财产缩水——中国的摩天大
楼数量已远远超过了美国——我国全球竞
争力有所下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
了危险值——中国人愈来愈胖了——中国
的黄金储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人物志
陈独秀和张国焘的晚年
张闻天在“文化大革命”中
蒋介石对苏联态度的遽变
姚文元之死
从浪人到完人
历史往事
为党中央找房子
共和国第一块被拍卖的土地
我第一次秘密来到中国
连战访问大陆的幕后人
审判日本战犯
文物与考古
马王堆古墓窜出的蛇状火焰
图与文
稀世国宝危在旦夕
信息荟萃
反腐败就得下猛药——越南反腐败——
贪官与奢侈品——一些与大家都有关系
的数字——整风与“反省笔记”
四面八方
少林寺今昔
“与时俱进”的当今少林寺
赵朴初心中的少林寺
中国古代的因言获罪
打开“二十世纪最危险的书”
本·拉登是如何被击毙的
警惕抑郁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