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纪之问”的思索: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820764
  • 作      者:
    孙昊哲著
  • 出 版 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昊哲,男,1972年出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纪之问”的思索: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从劳动经济学学科定义了大学生人力资源的概念与属性,提出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模式架构,运用个体动机模型,培养、开发具有创新素质的大学生。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理从动机和激励、创新环境等人力资源开发要素出发,阐述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进而从创新的基础、创新的动力、创新的技能、创新的导引、创新的平台、创新的体验、创新的主导、创新的控制八个不同的角度和路径,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进行设计和构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教学内容一成不变,跟不上科学发展的步伐。教学缺乏创新,保守的教学方法仍占主流地位;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毫无新意;一味地陈列各种知识点,忙于指挥学生应付考试,不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这些都是目前高等教育中的常态。在这样毫无生机的教学环境中,难以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教育主体缺乏新颖的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育管理者到广大教师,从根本上仍未摆脱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作为教学管理决策者,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更多的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成本,在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却往往缺少科学的论证和深层次的思考。就教师而言,往往只考虑工作量的完成,以及如何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而很少顾及有意识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陈旧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现有的教育制度环境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造成了诸多阻碍。因此,必须着力完善教育制度,加强高校内部创新环境的建设:
  第一,摒弃陈旧的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需要创新观念的指导,传统的教育理念只注重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这是没有活力的死知识,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高校教育应树立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新观念。当然,转变教育观念,并非是完全否定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出知识的条条框框,积极实践,主动思考,这样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有树立了创新的教育观念,才能为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提供民主、宽松、开放的良好环境,在客观上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
展开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角度与研究对象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2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理
2.1 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定义与属性
2.2 创新的内涵与潜质要素
2.3 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定义与属性

3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
3.1 造就大学生人力资源
3.2 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3.3 我国大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概略
3.4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4 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构建
4.1 创新之基础:通识教育体系
4.2 创新之导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4.3 创新之平台:大学生就业能力
4.4 创新之体验:创业教育
4.5 创新之技能:实践中培养
4.6 创新之动力: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4.7 创新之主导:创新型师资队伍
4.8 创新之控制:评价与评估体系

5 创新素质培养评价系统及实证应用
5.1 评价系统研究
5.2 案例研究

6 理论深化及扩展
6.1 “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模式
6.2 全程职前教育模式
6.3 动态评价系统开发

7 结束语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附录1 学期“成长课堂”讲座大纲
附录2 2007~2008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内立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课题统计表
附录3 2006年和2007年两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已举行的42场讲座题目
附录4 学生思想道德考核表
附录5 学生动态评价体系
附录6 校园文体活动分值判断矩阵(一)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