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309228
  • 作      者:
    哈嘉莹著
  • 出 版 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当代社会科学文库: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研究特色在于将国家形象的形成作为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研究,国家形象的形成来自于主体的认知与评价。借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构建国家形象的传播渠道、传播策略以及传播效果,并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引入“刻板印象”、“接触假说”等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学理分析,提出将本国语言在不同国家之间传播,通过对他国公众的心理认知施加影响,从而减少彼此间的误解与偏见,增进不同国族之间的善意与好感,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
展开
精彩书摘
  四、增强传播话语权,树立主动构建国家形象的意识
  毋庸置疑,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政府、公众和各个社会领域的共同努力,同时国家形象的构建也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
  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主要是由他者构建,中国需要增强自我构建国家形象的主动意识,以免造成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失语”,客观上给西方主流媒介构建负面的中国形象以机会。因此,在自我构建国家形象方面,既要树立主动构建国家形象的意识,还要积极参与国际主流舆论的议程设置,增强国际传播话语权。具体来说,首先要占据舆论主动权,在事件的报道上第一时间向世界传播。今天,随着信息空间的不断拓展,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丰富,对重要事件的信息封锁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中国有的地方和部门在处理一些负面事件上的做法是不报或延迟报道,结果被西方媒体抢占了话语主动,在报道中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设置议程甚至歪曲报道、虚假报道。其中典型的事例是西藏“3·14”事件,由于中国没有第一时间向世界传播事件的真相,而导致美国CNN、英国BBC、德国RTL电视台的不实报道,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别有用心地使用虚假图片,还分别使用“军事镇压”、“武力管制”、“藏人被杀数百人”、“示威”等歪曲事实真相、耸人听闻的文字。这些虚假报道煽动起一些西方人的“藏独”情绪,在此后的奥运火炬传递中制造了很多障碍。而在接下来的“5·12”地震报道中,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大篇幅、不间断、多角度报道这场灾害,境外记者也第一时间获准奔赴灾区采访,中国在对外报道方面的快速、透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由于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海外影响力有限,西方很多国家的公众不接触或很少接触中国的媒介,因此,中国可以利用和制造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媒介事件,对国外的媒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或通过使用商业手段来影响国外媒体的决策。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就是两个盛况空前的媒介事件。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作为世界大型的洲际比赛和规模最大的主题性国际体育活动,具有焦点效应,其影响之深之广,是许多其他国际性事件无法比拟的,奥运期间海外注册记者达到2万人次[1]。而上海的世博会境外(包括港澳台)媒体人员也达到约3500人,开幕式当天全球120家电视台进行了转播。而制作于2010年的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则以商业化手段在海外媒体播出,每小时15次,每天300次,从2011年1月17日至2月14日,60秒《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大电子屏幕墙上播放8400次,并同=步在华盛顿特区画廊广场的户外大屏幕上播放。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内容

第二章 国家形象的形成与基本属性
第一节 主观认知与国家形象的形成
第二节 历史、文化、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国家形象的基本属性

第三章 中国自我构建国家形象的困境及对策
第一节 “他者构建”:世界中国形象构建的历史与现实
第二节 当代世界传播格局与中国对外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自我构建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

第四章 语言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
第一节 语言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语言国际传播对国家形象形成的心理认知作用
第三节 语言国际传播对国家形象形成的社会文化认知作用

第五章 语言国际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殖民扩张时代的语言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
第二节 当代语言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

第六章 汉语国际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实施渠道
第一节 孔子学院:汉语教育“走出去
第二节 来华留学生教育:破除“刻板印象”的有效渠道——基于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认识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汉语国际传播“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良性互动

第七章 商务汉语国际传播:构建当代中国形象
第一节 中外商贸交流与中国国家形象
第二节 商务汉语国际传播:中外商贸交流的晴雨表
第三节 商务汉语与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构建
第四节 海外商务孔子学院与中国国家形象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Survey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