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学生养成了听老师讲解、等标准答案的习惯,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和思维惰性。如此教学,要实现其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是很困难的。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文本的本身不经过阅读,对某一对象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所谓生命,只是一个多层面、未定性、未完成的开放结构,其存在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意义。阅读是一种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客体的意图语境消失了,只能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这些暗示犹如空白,有待读者在阅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填充。文本意义的实现是读者的释义具体化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其成为“作品”的价值也只有经由读者的阅读才能体现出来。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来换回直觉经验。由于不同主体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在同一教师指导下,阅读同一材料,不同主体阅读课文的心理活动也会不同,甚至差别很大。
但是,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这些特点,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师生间是我说你听,我写你记的关系,是师讲授徒接受的绝对服从的关系。因此教学活动关注的是课文本身,教师习惯于自己去理解、去深入,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和教参的意见一股脑儿交给学生,这是典型的“传输”和“接受”的过程,这种做法无疑是忽视了阅读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使阅读者不能和作品这个客体达成必要的联系,而是由教师这一“中介”全面包办代替,这从根本上违背了阅读的本来意义。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是“书袋子”“饱鸭子”,往往缺乏应有的灵性。
我们认为,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作品理解中具有能动性和决定性作用,是有着真理性价值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不争的事实。接受美学无疑可以视为批判传统语文教学弊端的工具,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接受美学也有矫枉过正的一面,接受美学甚至主张作者表现了什么是无所谓的,关键是读者发现了什么。这就从文本中心主义走向了读者中心主义,从强调理解的绝对客观性走向了强调理解的绝对主观性。而事实上,理解毕竟是对作品的理解,不可能脱离作品潜在的规定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