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有诰《诗经韵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7445
  • 作      者:
    曹强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江有诰诗经韵读研究》一书旨在对江氏《诗经韵读》作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诗经韵读》一书的研究现状、体例、版本、江氏对《诗经》韵例的研究、江氏对《诗经》人韵字的注音、江氏对《诗经》用韵的分部以及《诗经韵读》与相关著作的比较。结论主要有:江氏首次以韵读形式展示出了《诗经》的用韵面貌;首次对《诗经》韵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共得韵式51例;江氏发展了段玉裁的“合韵”理论,提出了正韵、通韵、合韵、借韵之说,并对通韵、合韵的不同类型进行了区分和研究;江氏对韵与非韵的辨别较段玉裁、王念孙二氏高明,纠正了二人的不少错误;江氏在上古韵部体系构建方面的贡献良多,包括“支脂之三分”、“幽侯二分”、“真文二分”、“脂祭二分”、“缉葉二分”、“祭月相配”;江氏古韵二十一部的排序纠正了段氏的疏失,更为合理;江氏给《诗经》人韵字所加的注音属于他认定的古音,其性质不同于随意改读的叶韵;江氏坚持“质术”韵应与“脂”部相配;江氏首次得出“缉”、“莱”部独立的结论;江氏《诗经》入韵字注音中存在着二呼四等;江氏对《诗经》少数篇章的用韵体例理解有误等等。
展开
作者简介
  曹强,宁夏海原人,文学博士。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语言学会理事。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博士后,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陕西省精品课程、省级资源共享课程《古代汉语》负责人。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校级项目5项;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5项。在《语言科学》、《汉语史学报》、《声韵论丛》(台湾)、《民族文学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江有诰<诗经韵读>研究》以江氏的《诗经韵读》为基础,旁及其《群经韵读》、《楚辞韵读》、《廿一部谐声表》、《入声表》和《唐韵四声正》等著作,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一是江氏研究《诗经》用韵的得失;二是江氏韵字注音的性质及其相关问题;三是江氏古韵分部的原则、依据及得失等。《江有诰<诗经韵读>研究》着力深入挖掘江氏音学著作中原材料,参照《诗经韵读》前的《古韵凡例》和《古韵总论》,具体分析江氏的音学实践,重新评价江氏的古音学成就。
展开
精彩书摘
  江氏认为“好”、“食”押韵,王先生认为“好”和“食”分别与下章遥韵。按:“好”字,上古属幽部;“食”字,上古属职部,二者语音差别较大,《诗经》中未见幽职通押的例子。因此,江氏以“好”、“食”相押,显然是不对的。王显先生认为“好”字不入韵,“食”字与下章遥韵。“好”字位于非语法句末尾,可以视为不入韵。我们认为王显先生王先生的看法是正确的。此篇“泱”字在语法句的终结处,原则上应该入韵。江氏以“泱”字不入韵,是错误的。王先生以“泱”字分别与下章遥韵,是正确的。
  江氏同王念孙之说,认为“山”、“归”相押。王先生认为“山”、“归”分别与第二、第三、第四章遥韵。按:“山”字,《广韵》属山韵,上古属元部;“归”字,《广韵》属微韵,上古属微部。微元“合韵”,《诗经》中仅此一见。一个孤例,难免令人生疑。因此,我们认为,此篇理解为遥韵更妥,而且可以避免“合韵”。
  3.抱韵。即ABBA式。江氏称为交互韵,这里取王先生的术语。抱韵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抱韵;另一类是准抱韵,这类是六句两韵,或者是第二句起韵。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本论题选择的理由及意义
一 选题的理由
二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以来江有诰古音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一 20世纪以来江有诰古音学的研究现状
二 江有诰古音学的研究之不足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江有诰《诗经韵读》概述
第一节 江有诰的生平及古音学研究
第二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的体例
第三节 江有诰《音学十书》的版本及《诗经韵读》的几处校勘
一 江有诰《音学十书》的版本
二 《音学十书·诗经韵读》的校勘举误

第二章 江有诰《诗经韵读》用韵研究
第一节 江有诰对《诗经》韵例的研究
一 江有诰所析《诗经》的韵式
二 江有诰对《诗经》韵例的应用
三 小结
第二节 江有诰对《诗经》“合韵”处理之得失
一 江有诰析《诗经》“合韵”的类型
二 江有诰对《诗经》“合韵”的处理方式
三 江有诰在处理《诗经》“合韵”上的成就
四 江有诰在处理《诗经》“合韵”上的缺失
五 江有诰“合韵”之说的再检讨
六 小结

第三章 江有诰《诗经韵读》韵字注音研究
第一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韵字注音的性质和内容
一 江有诰韵字注音的性质
二 江有诰韵字注音的内容
第二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韵字注音声母考
一 江有诰《诗经韵读》韵字注音声母的特点
二 江有诰《诗经韵读》被注字与注音字声母不同字例试解
三 小结
第三节 从江有诰《诗经韵读》韵字注音看其古韵分部
一 江有诰的古韵二十一部
二 江有诰韵字的注音与离析《广韵》韵目间的矛盾
三 小结
第四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叶音考辨
一 江有诰的“叶”字指押韵
二 江有诰《诗经韵读》叶音的本意
三 小结
第五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韵字注音的等呼及缺点
一 江有诰韵字注音的等呼问题
二 江有诰《诗经韵读》韵字注音的缺点
三 余论
第六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韵字标调性质初探
一 江有诰韵字下标注的平声
二 江有诰韵字下标注的上声
三 江有诰韵字下标注的去声
四 江有诰韵字下标注的入声
五 小结

第四章 江有诰《诗经韵读》的古韵分部及影响
第一节 东部、中部独立的根据
第二节 祭部独立的根据及相关问题
一 祭部独立的根据
二 祭部去声和入声用韵情况
三 祭部独立引起质术分合的论争
第三节 缉部、葉部独立的根据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江有诰《诗经韵读》比较研究
第一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与段玉裁《诗经韵分十七部表》用韵比较
一 对句末韵字的入韵方式理解不同
二 对句中字是否入韵理解不同
三 对句末韵字和句中字是否同时押韵理解不同
四 对某些句子或篇章是否入韵理解不同
五 对某些篇章是否“合韵”理解不同
六 小结
第二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和王念孙《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用韵比较
一 对句末韵字的入韵方式理解不同
二 对某些句中字是否入韵理解不同
三 对句末韵字和句中字是否同时押韵理解不
四 对某些句子或篇章是否有韵理解不同
五 对有些篇章韵例理解相同,但对入韵字理解不同
六 小结
第三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与王力《诗经韵读》比较
一 两部《诗经韵读》的用韵差异
二 两部《诗经韵读》对个别入韵字归部不同
三 两部《诗经韵读》对个别篇章用字的认识不同
四 小结
结语
第一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的主要成就和不足
一 江有诰《诗经韵读》的主要成就
二 江有诰《诗经韵读》的不足
第二节 江有诰《诗经韵读》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江有诰《诗经》通韵谱、合韵谱和借韵谱
附录2 江有诰《诗经韵读》韵字注音及标调辑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