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启蒙与建设:当代中国媒介从业人员职业化路径探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506154
  • 作      者:
    李红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红艳,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农民工研究、农民工与媒介关系研究、乡村传播研究、当代中国媒介文化研究、新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主要著作有:《乡村传播与城乡一体化——北京市民与农民工关系之实证研究》(2009)、《乡村传播学》(2010)、《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2007)、《中国乡村传播学》(2005)、《Media Change in China: China's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2005)、《媒介组织学》(2007)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启蒙与建设:当代中国媒介从业人员职业化路径探析》研究内容:
  首先,进行历史追溯,分析国外媒介从业人员职业化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过程,解读近代中国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的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
  其次,分析当代中国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背景与职业化特征,并以进入WTO为界进行解读。
  再次,通过对媒介产品和媒介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综合比较分析,解读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是如何构建的,分析影响职业理想的动态因素,阐释这些动态因素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并对媒介从业人员职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揭示这些方向对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的影响力。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媒介从业人员职业行为、职业态度的研究,分析其职业内涵与外延的变化过程,阐释这种变化成因。(2)通过对当代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调查研究,解读构成其职业理想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3)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研究的比较,对影响和形成当代中国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性的因素进行再度审视。(4)分析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在媒介运作中,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对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的影响,与体制表达、公众表达之间的关系。
展开
精彩书评
  基于国际视野的观察,探索中国媒介工作者的专业化进程,这一研究超出了一般的学理演绎,能够为正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当今中国传媒业提供一个独特的自我认知的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高钢
  
  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是举世关注的一大变局,其中新闻和大众媒体的功能转换及其自身的职业化转型尤为引入瞩目。从扮演单一的政治从属角色到集纳和放大社会公,共信息和公众舆论,从意见取向的新闻事业到信息取向的新闻事业,从党的宣传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准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一切都在进行之中。尤其是媒体从业者的身份转变,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李红艳博士的最新成果,是研究中国媒体专业化这一较少被学者涉足的领域的一部力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 展江
  
  作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中外新闻记者职业化路径做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与比对分析,对于当下中国记者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著名调查记者 王克勤
  
  中国的媒介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遭遇社会转型和媒介转型的双重挑战。这种环境是具有特殊性的。在诸多复杂因素交织的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创造和提升媒介的价值,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作者从媒介从业人员职业化路径的角度所进行的探讨和思考,对未来中国媒介的发展,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操作执行层面,都是极其重要的,本书思考深入,分析细腻,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陈刚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方面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实践在老一代媒介从业人员群体中所形成的对媒介行业的刻板成见,另一方面是新闻专业培训所赋予的专业知识与社会信息传播现场的巨大差异;一方面是新型媒介技术对原有的信息来源渠道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逐渐拥有了通过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工具和路径;一方面是新进入的媒介从业人员所拥有的理论化职业知识越来越多元化,另一方面是原有的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实践行为越来越低俗化和商业化;……如此种种,在这些现实面前,新老媒介从业人员不仅面临着对职业的重新认知,还需要面临职业伦理、职业道德、职业资格、职业规范等方面的重新学习。原有的职业理想尚未完全建立,对职业新的追问再度出现。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媒介的渐进式改革也在这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参与了进来,并对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性、专业性和商业性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常化和普及化,拥有传播信息技能和条件的群体迅速扩大,无论是通过手机上网,还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文字的传播,原有的媒介从业人员的概念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你、我、他掌握了最为普遍的传播技术,在网络上、手机上传播着个体化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播业已影响到大众传播媒介原有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产品内容的选择、乃至于产品生产的过程。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也衍生出了大量新型的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位,这些职位的出现更多的是出于社会市场的需求,与学校的教育和培训并无直接的关系,因此,这些职业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问题对原有媒介从业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
  加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在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蔓延,媒介从业人员的消费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职业的信息垄断性以及所衍生的庞大商业利益使得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认知也发生了变化。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现有研究资料回顾
三、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中西方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过程探寻
一、西方媒介从业人员职业化过程
二、20世纪前半叶中国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过程
小结

第二章 媒介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革命化、政治化和社会化时期(1949-1993)
一、媒介的第一次转型与媒介产业人员职业身份的再厘定(1949-1976)
二、社会变革与媒介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反思与修正时期(1976-1993)
小结

第三章 社会转型与媒介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多元化时期(1993-2010)
一、社会转型与政府转型
二、媒介的第二次转型与媒介人员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混沌状态
小结

第四章 媒介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确立与职业理想的探索
一、职业身份与职业理想的开端(1978-,I993)
二、职业身份、职业理想与市场接轨时期(1993-2001)
三、职业身份与市场资源交互时期(2001-2010)
小结

第五章 当代职业媒体人的职业理想特征
一、从舆论监督、记录时代到社会启蒙
二、媒介专业主义的实践与探索
三、职业理想与市场呼唤:一种新的职业责任理念的兴起
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与行为(一来自北京市媒介从业人员的调查报告)
一、职业认知
二、信息选择行为分析
三、经济选择行为分析
四、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过程分析
五、信息来源与媒介从业人员的价值观
六、职业自律与媒介规范的“乌托邦”

第七章 公众表达、体制表达与媒介表达中的文化建设如何可能?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