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这样看来,我们有理由担心普通话的强势发展会危及方言的存在。对于一个物种或一种语言,个体数量众多固然是有利条件,丰富的内部差别、多样的个体变异也是有利于生存繁衍的重要因素。这跟我们平常对物种和语言的期待正相反。生活中我们喜欢纯粹、划一、规范的东西,譬如宠物狗最好是纯种的,发音吐字最好是标准的。然而,达尔文警告我们:“不曾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异和改进的任何类型,大概都易于绝灭”;“经过改进的新类型,是‘变异’和‘最适者生存’的产物。”假如所有的中国人都只会说普通话,都像播音员那样字正腔圆,汉语的前途就很可忧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种语言对内需要维持足够的方言变体,对外则需要与其他语言接触,借此获取异族语言的成分,改进自身以适应时势和环境。只有不惧变异与混合、善于演进及适应的物种和语言,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同属印欧语系,俄语、德语至今仍保持繁复的屈折形变,而英语已抛弃大部分屈折形式。英语词汇的混杂程度极高,真正属于本族语源的词只占其词汇总量的小部分,有英国学者因此称英语为“混成语”,能迅速演进以满足文化、交际的新需求。而“混成”(hybrid)这个词,生物学家本用它指杂交。此外,过去教育界追求标准英语、伦敦音,现在对何谓规范标准的英语,则倾向于作多元的理解:不但美、澳、加可与英国同席而坐,都是正宗的英语母国,而且,印度、菲律宾、新加坡、中国香港等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使用的地区,可以确立自己的发音标准和语用规范,不必处处唯英美用法为是。于是便有了新概念——世界诸英语(world Englishes),这意味着英美诸国的英语也只是当今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的变体,其他地区的英语享有同等的规范权和发展权。退一步方能进十步,这种谦逊的态度实为一种聪明的策略,也是一种顺应自然选择的思维。丰富多样的变体变异,有利于英语在世界各地传播渗透。
那么汉语呢?汉语现在还不是世界语言,但它有走向世界的渴望。一种语言能否成为世界语言,受制于诸多历史条件和客观因素,并非操持者的意愿所能左右,也非学术机构所能导控,更非国家规划所能裁夺。但如果说,在一种语言成长为世界语言的过程中,主观因素尚能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我以为首要的一点就是态度。无论对内对外,一种世界语言都应当有宽容的精神:对自身内部的差异要宽容,不拒方言、不斥俚俗,不自命科学正确,不借法令强立规范;对外来语词宜宽容,不怕混杂、不畏浸染,摈弃保护主义心态,不以语言纯净而自得自喜;对大陆以外的各种差异也应宽容,认可各种区域变体(如港澳普通话、台湾普通话),而不必一味求同。
没有哪项举措,比顺应语言的自然选择更为要紧。英语抛弃屈折形变,使词性趋活、形式趋简,是一种自然选择。日语吸收汉字,借用大量外来词,比任何语言都更能容忍混杂,也是一种自然选择。汉语保留方块字,显得很顽固,实则近代创制拼音,现代推广改进,也是在求变,同样属于自然选择,尽管看起来像有人工干预。达尔文指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有任何必然发展的法则存在。……变异性只有在复杂的生活斗争中有利于各个个体的时候,才能被自然选择所利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