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读书志》按四部分四十二类①(经部十类,史部十三类,子部十七类②,集部三类),全书有总序,叙历代撰目经过及所以依四部分类的缘由。每部有总论(即大序),列所属各类,并述各部学术源流、派别,评论得失特色。如史部序在列所属十三类后又收史者三体——编年、纪传、实录,述其特点,评其得失,颇便学者。然类名小序与分述颇有不同,如史部小序有目录类而分述作书目类。子部小序有纵横类、天文历算类、类家类、杂艺类和医书类,而分述则作纵横家类、天文卜算类、类书类、杂艺术类和医家类。二者异辞但难定优劣。各书有提要,在书名之后对作者生平、全书主旨、学术源流、篇第次序均按不同情况有所论述,但多偏重于考订。稍后的目录学家陈振孙推崇他的提要是“其所发明,有足观者”①。并且也为后世考订典籍所借助。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经籍考》即多以此为据。各书尚记版本沿革、文字异同、墨色特征和存亡掌故等。
《郡斋读书志》向有袁本、衢本之分,而于其由来语焉不详。原来在衢、袁二本之前已有一个四卷本的“蜀本”,这是《郡斋读书志》的最早版本,约在绍兴末年刊行。亦即袁本的前四卷。在蜀本刊后近九十年,淳祐九年(1249年)衢州守游钧重刻蜀本时,衍为二十卷,增补了一些由晁氏门人姚应绩所编的晁氏题识,这就是衢本。在衢本刊刻的同时,袁州守黎安朝也在重刻蜀本,卷数照旧,但请家富藏书的赵希弁将所写各书题识编为《附志》一卷增补于晁志之后,“俾得托晁氏而并传,抑以寿赵君之所藏,博极君子,当有取于斯”②。次年,袁本约将刻竣时,又见到新刊衢本,于是立即以蜀本参校,将姚氏所增编为<后志》二卷,又加入一卷赵希弁的《考异》③,这就是袁州的真本。袁衢二本刊出后不久即失传,袁本直至康熙末年陈师曾获旧钞袁本而得刊刻问世,四库全书著录的即此本。衢本则乾隆时瞿中溶得旧钞本,嘉庆己卯汪士钟得此钞本,请校勘家李富孙详校后刊行,衢本始有流传。清末王先谦以袁本校衢本,仍作二十卷,并附赵希弁附志而合刊,成为《郡斋读书志》的善本。当今通行本尚有《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袁州刊本。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