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是以市场机制的效率为研究对象,忽视了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结构等对内部效率产生的影响。主要观点是:企业的生产函数是既定的,只要企业按照生产函数组织生产,就能够获得最大的内部效率。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效率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进行批判和完善中实现的。新古典经济学效率理论认为,生产要素配置一旦确定下来,效率也就确定下来,要素配置达到最优也就实现了效率最优,而忽略掉了组织效率和交易成本的问题;也就是说,生产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纯技术关系,取决于既定的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
针对上述理论,1966年哈维·莱宾斯坦提出了代表非配置效率,也就是代表组织效率的X效率理论(X代表来源不明的非配置效率)。他认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一个企业中人的行为不同,企业组织效率就会不同,企业效率是由资源配置状况和企业组织状况共同决定的。”④主要原因是:
第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应该是个人而不是没有思维和行为能力的家庭或企业,个人决策行为和努力程度影响效率水平。
第二,现实中不存在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个人的行为既包含理性也包含非理性,个人的行为选择不仅要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所强调的成本和收益来判断,还要根据个人的动机和认知系统来判断,而后者深受习惯影响。
第三,生产过程不是一种简单地使投入变为产出的机械过程,效率的实现要依赖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而有时企业主与其代理人
第四,尽善尽美的劳动是无法达到的,因为雇员对于提供多少某种技能水平上的努力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处置权,而雇员的实际努力程度又直接影响着效率水平。
第五,市场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是完全的,在不完全市场上的企业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才能克服各种市场障碍来提高组织效率。
由此可见,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和X效率理论是相互联系的。实质上,一个组织(如企业)中的人的心理和动机及相互关系等因素都可以归结为制度因素,因为承认了组织内部的效率有高低,也就是对制度影响组织效率的承认。一方面,组织的资源配置规模与结构等因素会影响自身运行和效率的发挥;另一方面,倘若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未能选择或聘任优秀的经营者,就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从而产生效率的低下。因此,经济效率本质上是综合了组织效率和由生产函数决定的生产效率的最终结果。
四、与效率有关的概念比较
1.效率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效率在经济学中还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效率的概念会因为考察主体的不同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导致内涵的不同。一般来说,效率就是产出和投入的比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产效率和制度效率。生产效率是指一个组织在既定的条件下达到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制度效率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