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书之传承:时间里的图书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973493
  • 作      者:
    来新夏著
  • 出 版 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从周秦时期的竹木简策,到帛书和纸书的交错、相承,图书承担了两千多年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职责。《名家文化讲堂:书之传承》追寻着这漫长行程中文化传递的痕迹,令读者深切体会到中国图书文化的历史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口传与纪事
  一、远古的口耳相传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要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交流经验,只有依靠语言。但是,语言只是人嘴里发出的声音,既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也不能永久地保存下来,所以一些比较聪明的人,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用概括、凝练、便于记忆的语言编成歌谣、口诀和故事等等,教人逐字逐句地记住,需要时便背诵出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彼此相告,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上代传给下代,下代再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又可以传得很久,这就是“传说’,。通过传说,此地方的人可以了解彼地方人的情况,后人能够知道前人的思想和生活情况。我们现在关于远古的一些知识,多半是靠着传说流传下来的,例如伏羲氏创制八卦,女娲氏炼石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教民筑屋,神农氏尝药医病以及大禹治水等等。世界著名的希腊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得赛》,也是靠这种方法流传下来的。
  传说是靠口耳相传的,它根基于人们的记忆力,可是人的记忆力毕竟不是录音机,能将别人讲的话原封不动地录制下来。在相互传述的过程中,人们又往往会遗忘一点儿,或是增加一点儿。因此,一件事情,经过若干人的口传之后,就会变得离原样很远,它的真实性自然会受到很大的损害。这就是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古代传说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结绳、契刻和图画
  古人为了弥补记忆力靠不住这个缺陷,想出了许多帮助记忆的办法。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在文字产生以前,曾采用过实物和形象的记事方式来传递文化,这就是结绳、契刻和图画。
  所谓“结绳”,就是把绳子打成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结子。人们看到结子的大小、多少和位置,就可以想起每个结所代表的事情。用它传递信息,其他部落的人也能明白打结人的意思。我国远古时代的确流行过这种方法,如汉朝学者郑玄曾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这种记事方法在我国历史上早已不使用,所以很难知道当时怎样结法,也不知道它们都代表什么意义。可是,在我国一些兄弟民族中,有过结绳或类似结绳的风俗,例如台湾的高山族曾结草为约,云南的哈尼族曾结绳进行贸易。在外国,波斯人、秘鲁人也都使用过结绳记事。
  结绳的作用,在于它和人们的思想联系起来了。它既可以保存,又可以传递,所以,结绳能够成为交流思想的工具。
  除了结绳,我国古代还采用过“契刻”的方式来传递文化。“刻,,是雕刻,“契”是什么?有人说是木版,有人说是骨版。无论木版或骨版,大概是一种能够在上面刻画符号、帮助记忆的材料。这种记事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也早已不使用了,自然,我们不知道在那上面刻画了些什么和怎样刻画;但我国云南省佤族人曾采用过这种记事方法,云南省博物馆曾收集到佤族的一根传代木刻。木刻两侧刻着许多刻口,每一刻口代表着一桩事情。据介绍,他们每年在第一次吃新米的时候,把全村人召集在一起,然后拿出这根木刻,由一位年老的人讲述每一刻口所代表的事件,从而,本村的历史就这样传递下去,这是古代传播知识的一个典型方式的遗留。
  用图画传递信息,较之结绳、契刻更形象易懂。远古的人很早就会绘画,他们由于劳动生产的需要,常把周围环境中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画在他们所住的洞穴石壁上,现代考古已经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在洞壁上的绘画。这些壁画都画得非常生动逼真,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譬如要约人去打猎,就画一头鹿或一头野牛和一个手持弓箭的人.作为信件通知其他人。这样,图画就起到了交流思想的作用。起初,人们要把表达的意思画得很细致精确;后来,人们习惯了这些图画,只要用几根线条组织成一个大概的轮廓,就可以使人知道绘画者的意图。这样,图画就逐渐脱离了具体事物的描绘,变为事物的一般意象的代表。人们拿称呼它所代表的东西的名字来称它,这就使得图画和语言结合起来,成为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这就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称为图画文字或图形文字。我们的汉字,主要是按照这一线索发展而来的。
  三、汉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创造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过漫长时期而形成的,汉字当然也不例外。
  ……
展开
目录
序说
上篇
口传与纪事
简牍与帛书
纸和纸书
雕版·活字·套印
官藏与私藏
从六分到四分
流通与传播

下篇
三·百·千
十三经
二十四史
诸子百家

类书
丛书
地方志
兄弟民族文献
《佛藏》与《道藏》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