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通胀惯性、混合菲利普斯曲线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72079
  • 作      者:
    孙音,郭凯,郑重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通胀惯性、混合菲利普斯曲线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从通胀惯性和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角度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以及探讨在通胀惯性和通胀预期约束下,我国应如何实行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理论上,尝试在基准线性理性预期模型框架内,融合通货膨胀率高阶滞后项的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构建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线性理性预期模型及其最优形式。实证上,基于GMM模型对高阶滞后的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进行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定量刻画了我国混合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具体形式和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通胀惯性、混合菲利普斯曲线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的研究对于货币当局管理通胀预期、降低通胀惯性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胀惯性、混合菲利普斯曲线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可供从事经济学、金融学研究的学者和高年级研究生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节 启示及政策建议
  从相机抉择到刚性规则再到通胀目标制的“有约束的相机抉择”或“弹性规则”,货币政策框架经历了诸多转型,每一次转型都是由特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历史条件决定的。在20世纪90年代纷纷转向通胀目标制的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背景和动机有很多相似之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国在转向通胀目标制之前普遍经历了国内高通胀且现有货币政策无法抑制高通胀的经济时期。例如,新西兰的通胀率高于10%促使新西兰于1990年率先引入通胀目标制;英国1992年9月遭遇英镑危机,英镑汇率浮动,为预防高通胀预期而放弃固定汇率制,转向了通胀目标制;瑞典和芬兰也是在固定汇率制度出现危机之后转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试图使用钉住货币供应量目标失败之后,开始纷纷转向通胀目标制;中欧转轨经济国家的通胀率也高达两位数,其中捷克、波兰、匈牙利在1993~1998年的平均通胀率分别高达11.2%、20.9%、24.1%,1998年之后这些国家相继转向了通胀目标制;1980~1989年,整个拉美国家平均通胀率高达120.5%,20世纪90年代末,智利宣布实行通胀目标制,受智利新政策成功的影响,墨西哥、秘鲁,巴西、哥伦比亚在20世纪90年代末相继宣布采用这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韩国和泰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放弃了长期实行的钉住汇率制而采用通胀目标制。此外,也有一些国家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成功降低通胀率后,开始将通胀目标制作为稳定通胀预期的一种制度手段。
  因此,通胀目标制国家在货币政策转型期的经济背景普遍表现为:①高通胀和高通胀预期。通胀的适应性预期意味着通胀存在惯性,适应性预期越大,通胀惯性越高,通胀的持续期越长;通胀的理性预期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是预期提高的,较高的理性预期提高的菲利普斯曲线意味着降低产出并非一定降低通胀率,经济滞胀的可能性较高。除通胀预期外,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也是通胀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大通胀就起源于石油危机。对转轨经济国家而言,为保持GDP增长率目标,政府不得不依赖于投资需求,特别是政府投资需求。政府投资所需资金来源于中央银行的超发货币,超发货币会增加经济体的流动性以至流动性过剩,而流动性过剩会直接推高通胀率,较高的流动性过剩预期会导致较高的通胀预期。因而对以GDP为纲的转轨经济国家而言,货币政策框架更应转向通胀目标制,同时辅以流动性过剩管理策略来控制当期流动性过剩和预期流动性过剩。②金融高度创新。通胀目标制国家转型之前普遍经历了金融高速发展的过程。首先,大量金融衍生品工具的出现使得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和统计日益困难,同时降低了货币需求利率弹性,使得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通胀惯性与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通胀惯性的内涵、度量与特征
第二节 菲利普斯曲线
第三节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货币政策规则

第三章 中国通货膨胀的发展进程与历史特征
第一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中国通货膨胀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特征
第三节 经验教训与政策启示

第四章 通胀惯性、混合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框架
第一节 通胀惯性与混合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结构框架
第二节 通胀惯性与稳健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第三节 混合预期增长的菲利普斯曲线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第五章 通胀惯性与混合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基于GMM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GMM计量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GMM计量模型的数据选择
第三节 通胀惯性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实证分析

第六章 基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基于SVAR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选择与构建:VAR模型与SVAR模型
第二节 基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框架选择与政策设计
第一节 价格水平目标框架与通胀目标框架的选择
第二节 通胀目标制的目标框架
第三节 通胀目标制的政策框架
第四节 启示及政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