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某些列强随意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在坚持开放、合作、利用、借鉴的同时,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绝不可忘掉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可放弃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二、全球化进程与认同问题的凸显
在当今世界,尽管全球化进程因磕磕碰碰、曲曲折折而时快时慢,但这个进程已经让人类大大拓展了视野。纵观历史,人类逐渐跨越了“部落”“城邦”“王国”“帝国”(秦汉、亚历山大、罗马)、“天下”(神州、四海)的地平线,眼界不断扩大,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全球视野。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无视国际形势的情况下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尤其在“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加上信息网络化,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这使人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日益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作出选择的问题。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全球化加剧了认同问题的凸显。
(一)文化认同的产生及其情境
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本文主要是考察后一种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或文化的归属感。然而,实际上,个体自我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自我认同往往是把自己认作属于那个群体或持有那种文化价值观的人,而文化认同则通过不同人的认同行为的选择显现出来。
很显然,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激化了文化认同问题和认同危机出现的背景条件和环境要素。
文化认同的目的是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但其过程却是在发现差异时开始的。从历史上看,人与他人相遇,才会思考自己是谁;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相遇,才会把这个群体想象成为共同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