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证券市场的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众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异常现象。例如,根据传统金融理论对于基金操作和运行的解释,如果某只基金运营良好并且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那么基金所有者对于该只基金应该倾向于长期持有并获利。但基金持有人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往往出现相悖现象。优秀的基金管理者对基金管理越好,操作投资越得当,基金的净收益越高,则该基金面临着基金持有人赎回的压力也就越大。对于这种现实和经典假设的悖论很难用经典的金融学知识解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投资者进行非理性投资决策的合理性——投资者更愿意将损失拿来博弈而不愿意拿收益进行博弈。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方法研究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行为、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波动特征等,逐渐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体系,即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其决策行为以及股价波动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作为投资的主体具有复杂性、未知性和多变性,我们应该更多地通过决策者的实际心理活动分析讨论投资者行为。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1.期望理论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共同研究,提出了期望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条件未知情况下,投资者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期望理论将心理学对于人的理解引入经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中,将投资者定义为非完全理性但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现实人。期望理论认为,人的各种主观心理因素如性格、感情等会直接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制定过程。该理论的几个重要论断如下所示:
(1)决策效应。Kahneman和Tversky认为,投资者投资时,决策效应不是完全根据投资效应最大化原则进行投资者决策,而是投资者根据所得的收益和损失情况确定自己的风险偏好。决策效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效应加以说明:
确定性效应是指投资者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投资者相比于收益不确定的结果,会过度关注收益确定的结果。在面对一个收益确定的选择和一个收益更高但不确定性因素更多的选择时,投资者更愿意选择确定收益的结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