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成功地避过了通缩,却重新引发了通胀的压力。2009年时我已经说过,QE是“以毒攻毒”的毒药,有副作用,而且药力会越来越少,分量要越来越大。
这个通胀压力,并非如伯南克所说的短暂性,因为连扣除食品能源的核心消费指数增长也达到了2%。所以,债务危机以后,我认为美国经济进一步确定走进“滞胀”格局,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负利率”年代。
先说“滞”。私人市场需求不振,要靠政府开支拉动经济增长。在削减政府开支的压力下,政府开支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减少。另外,长远来说,由于美国政府只是节流(削减开支)而不开源(税收),政府债务问题只会是象征式减一小部分(2.5万亿美元)。不少学术研究显示,政府过度负债会拖累整体的经济增长,降低经济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再说“胀”。经此一役,全球央行皆会再次认真考虑是否应减持美债的问题。可以预期,美债的需求会减少,美联储别无他途,唯有继续增持美债。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疲弱,财政手段却不能再行,货币政策只有继续宽松,甚至变本加厉。
一般人最大的误解是,以为通胀来临,美国便会加息。其实,在这个美债压顶、“滞胀”的格局底下,美联储乐见以“负利率”来解决问题,即所谓的“债务货币化”。而所谓“负利率”环境的典型特征,就是高通胀、低利率(当然这是一个“玩火”的游戏,历史上从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印钞”抗通缩的赌博)。
美联储会用尽所有的借口,包括经济放缓、楼市双底、失业率高等因素,去解释为什么自己在高通胀的环境下,仍然保持利息低迷一段长时间。我的感觉是,伯南克甚至会愿意付出通胀这个代价,去换取一个较低的失业率(这也正是美联储的最主要经济目标)。
……
展开
——何小锋 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上市公司做假账,股民受损;政府玩花招,全体人民受苦。前者曝光,一般般会受到惩罚;可如果后者曝光,谁来追究?黄元山的书至少可以让读者明白我们为什么有无尽的苦痛。
——张化 桥前瑞银中国投资银行部副主管、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
黄元山不但出身名门,过去任职机构也是“响当当”,既有丰富理论基础亦有实践经验,是撰写《金融黑洞》的最佳人选。本书不但剖析金融海啸背后的症结,分析各种应付去杠杆化的手段,更教导我们夹在欧美去杠杆化及中国泡沫化的大局面之间时,如何自处。
——曹仁超 香港著名资深投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