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矛盾
演化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顺应需求变化支撑了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但过度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所形成和积累的矛盾也成为影Ⅱ向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一段时期是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也是谋求由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随着全球分工模式、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工业化的阶段性变化,产业结构矛盾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总的来看,中国产业结构矛盾表面上存在三次产业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产业链和价值链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比重偏低等一系列问题。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也必然围绕解决上述问题或矛盾而进行。
一、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
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性矛盾这已经成为共识,但对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争论。既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主要是认为: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中,消耗资源多、环境污染大的能源原材料型重化工业比重过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而高技术产业和高加工度产业发展不足。但也有不一致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既然中国宏观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就应该是合理的,而且产业结构也表现出具有适应市场需求、朝着升级方向演变的特征,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产业结构呈现某种低度化和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的特征。第三种观点认为重化工化并不是工业化所必经的阶段,应该像发达国家那样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一些观点之间的不一致,既有对产业结构评判标准的不统一的原因,也有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与传统产业结构理论不一致的因素。
分析产业结构时,目前国内大多数人或者采用钱纳里、库兹涅茨等人的多国平均模式,或者以发达国家当前发展态势为参照。标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般趋势和工业化阶段性特点,但由于国情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各国产业结构变化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尤其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发展模式和分工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一些传统的产业理论和比例关系分析方法难以适应当今产品内分工和产业链竞争的现实,需要用与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来考察①。发达国家的发展态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发展趋势,但不一定就是我们当前所能做到的。同时,宏观经济获得高速增长,只能说明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事实上,产业结构效应是多重的②,不但有经济增长效应,还由于产业组织结构差异而对国民福利产生影响而具有分配效应,以及由于对就业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而具有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因此,一方面,应摆脱单纯的比例关系分析,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产业结构的功能来考察。另一方面,不仅关注生产要素配置的短期和静态效率,更关注长期和动态利益;不仅考虑结构的增长效应,还统筹考虑协调效应、分配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以此标准衡量,中国产业结构在总体上具有名义高度化较快而实际高度化不足和过度集中于加工制造环节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特征;在要素配置方面,虽然没有向要素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但呈现出向生产率增长率高的部门转移的趋势;从功能上看,基本上分享了经济的增长效应,但协调效应、分配效应和就业效应不理想,环境效应问题比较突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