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05929
  • 作      者:
    马征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贸易模式的决定及其发展问题,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考察一国进出口产品的贸易格局、决定因素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尝试性地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产业内贸易演进纳入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框架中,从理论上揭示经济发展对贸易模式演进的决定作用,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些具体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贸易模式的发展状况及其演进机制进行实证检验,为中国进一步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政策选择租依据。
  在对贸易模式演进的宏观因素分析中,《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论证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模式与其经济发展阶段的相关性,贸易模式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升级、工业化发展战略转换等经济结构的变化而演进。在对贸易模式演进的微观机制分析中,本书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首次提出: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决定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长期增长的内生变量和微观基础,并且主要有三种机制推动了产业内贸易的演进,分别为:资本积累机制、技术扩散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本书借助理论模型来构建分析框架,并且收集了比较充分的数据资料,重要结论一般都建立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
作者简介
  马征,女,1978年生,湖北襄阳人。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今,任教于浙江科技学院经管学院,并任经管学院院长助理职务。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地区发展研究。已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稻横向课题。
内容介绍
  《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作为学术研究著作,尝试性地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产业内贸易演进纳入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框架中,从理论上揭示经济发展对贸易模式演进的决定作用,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些具体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贸易模式的发展状况及其演进机制进行实证检验,为中国进一步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政策选择和依据。《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借助理论模型来构建分析框架,并且收集了比较充分的数据资料,重要结论一般都建立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的读者对象包括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对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感兴趣的研究者。
精彩书摘
  跨国公司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则是欠发达国家进行以模仿和转移为特征的技术扩散所采取的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渠道。这些投资的进入不仅能够通过弥补资金缺口促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其在欠发达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加工基地也是实现技术扩散,带来生产效率的增长的重要手段。道格拉斯(Douglas,1960)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利分析中,首次将技术的溢出效应视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现象。卡维斯(Caves,1974)则最早对这种技术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计量研究。他通过对澳大利亚1969年产业层面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地企业的生产率与行业内的外资份额正相关,由此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澳大利亚制造业中产生了正面溢出效应。此后,大量的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是技术扩散的最主要渠道。尤其是跨国公司对欠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目前已经成为东道国最重要的技术进步动力。
  外商直接投资一般可以分为垂直一体化投资和水平一体化投资两种。垂直一体化投资中的跨国公司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分散于不同国家,而水平一体化投资中的跨国公司则在很多国家重复从事技术水平大致相当的活动。水平一体化投资更多地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跨国公司对欠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主要以垂直投资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垂直型跨国公司一般会在总部和海外子公司之间实行纵向分工,将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生产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从而实现国际产业转移。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之一是产品的增值链加长,即一种产品的生产可能包括几个国家的共同参与。设在母国的总部和工厂从事产业链中关键的产业环节,一般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活动;海外子公司则往往从事产业链中增值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活动。处于较低层次生产阶段的海外子公司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进口包含新技术和新知识的零部件或中间产品,进行加工或组装后再出口到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由此产生了同一产业内不同产品之间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并且,在跨国公司生产转移的过程中,随着子公司引入新技术使得其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跨国公司转移过来的新产品的种类和技术含量也将不断提高,子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和质量档次升级。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985),马库森和维纳布尔斯(2000)等都曾分析过跨国公司的这种垂直一体化投资行为,指出母公司对外垂直投资将使得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出现。不过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跨国公司活动的技术溢出效应,因此对产业内贸易模式的分析是静态的。
  (2)跨国公司通过技术示范、市场竞争以及企业间的前后向关联等方式促进新技术的扩散。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局限于其子公司,还会对一些内资企业进行技术扶植,通过OEM、ODM等贴牌的方式进行生产合作,采购其产品进入其全球生产系统,使其达到所需的技术标准,提升了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跨国公司的进入也向国内企业展示了新的技术工艺及其盈利性。位于子公司上、下游的国内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可以模仿和使用跨国公司的创新技术,雇用经跨国公司培训的员工,以增强竞争,提高生产率,促进本地企业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此外,其他的国内企业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传统工业,扩大了新产品的生产能力,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每一次将创新转移给其子公司时,这些溢出效应就会发生。随着跨国公司活动的增加,技术转移的数量也增加。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与扩散,促使各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发生变化,并能够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度,促使本国原有产业在结构升级中整合和转移。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概况
2.1 产业间一产业内贸易分野的提出
2.2 多视野研究的论题
2.3 代表性经验检验

第3章 机理分析
3.1 宏观因素分析
3.2 资本积累机制分析
3.3 技术扩散机制分析
3.4 技术创新机制分析
3.5 一个综合分析

第4章 测度与协整
4.1 产业间一产业内贸易演进的测度
4.2 两种产业内贸易演进的测度
4.3 对垂直产业内贸易超常发展的解释
4.4 贸易模式与经济发展的协整分析

第5章 机制检验
5.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2 计量模型和回归方法
5.3 全部工业行业的回归结果
5.4 10个行业子样本的回归结果
5.5 回归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展望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