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作为东盟国家市场提供者及其地位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083434
  • 作      者:
    王新哲, 刘志雄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新哲(1964-),男,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教授,院长,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一东盟研究中心(广西科学实验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首次发现区位优势悖论现象,提出以区位优势再造解决问题的思路;主张有条件的边境省区应优先发展服务贸易。曾主持国家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在《理论探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城市经济》《商业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中国城市化制度创新》等3部,论文《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略研究》等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三项。
  
  刘志雄(1982-),男,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会计系主任,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十百”层次学术类第一期培养对象。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方面,近年来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篇,已出版专著3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主持其他课题研究7项,参与课题研究5项,具有本学科广博扎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
内容介绍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之路。纵观英国、美国上百年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世界强国无一不是贸易强国,贸易强国并不只是出口强国,也伴随着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和资本输出与金融霸权的确立。《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研究丛书:中国作为东盟国家市场提供者及其地位研究》将围绕产品的市场提供、资本输出和人民币的国际结算这三个层面研究市场提供者经济地位演进的规律;在研究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作为东盟国家市场提供者及其地位的可能,探究中国作为东盟国家市场提供者的动力机制,揭示中国成为东盟国家市场提供者的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一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商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开发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其次,在国外生产民族产品。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国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刘易斯·威尔斯研究发现,以民族为纽带的对外投资在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投资中都占有一定比例;最后,采取产品低价营销战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生产成本低、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也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工具。
  小规模技术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其次,利用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优势来解释相对优势;再次,摒弃了只能以技术垄断优势进行对外投资的观点;最后,将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的创新活动局限于对现有技术的继承和使用。然而,小规模技术理论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同时,该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
  (2)技术地方化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提出的[63]。这一理论认为:其一,技术地方化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价格和要素质量有关;其二,经过改造的产品更适合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需求,只要它们把引进的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产出的产品就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消费者的需要,这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优势;其三,经过发展中国家企业改造后的适合小规模生产的技术,与未经改造的西方国家的技术相比,在当地的生产中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其四,虽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名牌产品相比,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限制,使发展中国家的廉价产品拥有更多的市场。
  技术地方化理论不再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是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的降级技术,或被动地模仿和复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对技术的改进也是一种技术创新。尽管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跨国生产活动的可能性,但对发展中国家优势和技术创新的解释力度不够。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国际化步伐加快
1.1.2 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新机遇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模型构建与计量研究方法相结合
1.3.2 理论与图形分析相结合
1.3.3 比较研究方法
1.3.4 其他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框架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引言
2.2 市场提供者地位的研究
2.2.1 市场提供者的提出
2.2.2 市场提供者的种类及量化
2.2.3 中国作为市场提供者地位的考察
2.3 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
2.3.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3.2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3.3 新国际贸易理论
2.3.4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4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4.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2.4.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5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5.1 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5.2 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5.3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5.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发展
2.6 对外贸易与出口贫困化增长
2.6.1 出口贫困化增长理论
2.6.2 对外贸易与出口贫困化增长问题的研究
2.7 货币国际化理论
2.7.1 最优货币区理论
2.7.2 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市场提供者经济地位演进的规律
3.1 引言
3.2 市场提供者经济地位的演进
3.2.1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
3.2.2 对外直接投资的福利效应
3.2.3 货币国际化的福利效应分析
3.2.4 福利效应的整体分析
3.3 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及市场提供者地位的考察
3.3.1 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
3.3.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经济的发展及市场提供者地位
3.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及市场提供者地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分析
4.1 引言
4.2 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历程
4.2.1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4.2.2 东盟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4.3 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比较
4.3.1 贸易伙伴
4.3.2 贸易地位
4.3.3 贸易类型
4.3.4 比较结果
4.4 中国与东盟贸易现状
4.5 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
4.5.1 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
4.5.2 基于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分析
4.5.3 一个案例:中国与越南货物贸易的互补性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作为东盟国家市场提供者及地位(Ⅰ)
第6章 中国作为东盟国家市场提供者及地位(Ⅱ)
第7章 中国作为东盟国家市场提供者的动力机制
第8章 中国实现作为东盟国家市场提供者的路径
第9章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