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陈嘉庚自己也没想到,1925年的鼎盛竟是昙花一现。衰落似乎成了这一阶段南洋华侨的整体商业困境。1923年,南洋兄弟 烟草公 司的传奇元老简照南与世长辞。此后,南洋兄弟的业绩直线下滑。到1928 年大萧 条开始的时候,南洋兄弟累计亏损了500余万元,经过几次艰难的产业中兴,年 度利润依旧没能超过60万元,而这个数字甚至比不上鼎盛时期的一个零头。日军 占领东三省以后,日本烟草迅速覆盖东北和华北市场,南洋烟草在国势衰 微中难 以为继。就在简家逐渐失势的时候,同样身处南洋的陈嘉庚也告别了短暂的辉 煌时光。一战后,西方大财团盯上了橡胶制品,争先投资橡胶厂。行业内恶性竞争 导致橡胶 制品泛滥。日本也通过税收优惠和出口补贴等国策降低橡胶制品成本,新 马市场生 胶价格大跌。陈嘉庚的公司腹背受敌,不得不在各财团夹缝中艰难求生,仅仅一年 便由盈转亏,损失30余万元。济南惨案发生,陈嘉庚牵头筹款救济受难同胞,创办《南洋商报》呼 吁 抵制日货。事隔多年,今日的“抵制”某国货品似乎已经跟不上全球化浪 潮的 涨落了,但在当时资本渗透的初级阶段,“抵制日货,购买国货”却是中 外商 战的一个颇为有效的营销策略。为报复陈嘉庚,日商用了很多令人不齿的 手 段,他们放火烧毁了陈家最大的胶品厂。当时,陈嘉庚在大陆的办学事业 越做 越大,为保证经费充裕,他不得不卖掉公司股份和橡胶园。随后爆发的资 本主 义经济危机,则成为压在元气大伤的陈嘉庚身上的最后一根致命稻草。连 年亏 损,连续办学,陈嘉庚累计负债400万元,资不抵债。汇丰银行等8家银行 财团 强势介入陈氏企业,陈嘉庚大权旁落,每月仅领取5000元薪水。橡胶大王 光环 尽散,空留下一声叹息。历史大背景决定着商业的命脉。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如狼似虎,正在合伙吞并世界。南洋各国沦为殖 民地,在 商业上为列强提供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南洋各国均被纳入了 资本主义 的经济体系。在靠拳头和国力说话的全球语境中,商人只能看西方财团的脸色过日 子,市场 规则形同虚设,垄断成风。这时,一个商人能否成就卓越不在于他是否深 谙市场规 律,懂得经商之道,而取决于他所依仗的国家,其拳头是否足够硬。只有 暴力潜规 则,没有市场明规则。若干年后,当有人向陈嘉庚请教企业经营之道时,他的回答 简单且心酸:“要有祖国做靠山,要有经济和政治的眼光。” 不管如何,陈嘉庚能于恶劣的经济政治环境下,曾经站稳脚跟并一度 一枝独 秀,他的从商智慧可见一斑。正如陈嘉庚自己所说:“一种实业的成功,不在初创 时拥有雄厚的资金,而在经营得法与否,初创时都是极其渺小,经过长期 奋斗,渐 渐扩大,终成巨富。”他善于顺势而为,及时捕捉市场赢利点,根据需求 不断调整 经营方针——从菠萝罐头到橡胶产品再到海外运输,证明了其具备敏锐的 市场洞察 力并能够摸准世界经济的脉搏。P5-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