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本地化
本地性是区别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一个关键因素。虽然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许多不可贸易的传统服务已经可以贸易,现代服务业更是具备了可贸易的特性,但服务的无形性、不可储存性等基本特征依旧存在。合作双方的会面不能被任何技术取代。虽然跨境贸易成为可能,但服务业的利润来源——客户一般是不能移动的。这个性质使服务企业经营时一般采取本地化的战略,也不会像制造企业那样大范围地使用境外要素。本地化的好处显而易见:贴近市场,获取各种信息更加便利。本地要素相对价格便宜,也比较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举例来说,服务企业的主要投入要素是劳动力,但很少有服务企业会雇佣大量外籍员工。雇佣外籍员工需要付出较多的工资,还有存在沟通障碍、不熟悉本地市场的可能,因此一般企业只会雇佣少量外籍技术专家。总的来说,服务企业大多被固定在局部市场上。因为距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成本,在实际经营中,服务在贴近市场和优化资源配置间寻找平衡,较多采取本地化的模式。只有当企业国际化活动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跨境配置资源的成本,或是远远小于本地化的收益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国际化的经营活动。
水平方向上的本地化不一定对服务企业的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比较滞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服务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溢出,示范和学习效应较小;即使竞争有促进企业创新提高效率的可能,但监管空白和各项制度的欠缺也会使无序的过度竞争成为可能,从而妨害企业的利润和效率。举例来说,服务企业的创新一般很少以技术专利的形式表现,而经常是比较容易复制的流程或组织方面的创新。如果先创新者的优势被大量后来竞争者加以模仿,就给创新企业带来了负面的外部性。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这种情形可能变得更加严重。
由于服务企业一般采用本地要素生产,因此本土供应商与服务企业的前向关联效应不难解释。服务业是对制度敏感的行业,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差异,跨国寻找供应商的交易成本一般远大于在本国内的交易成本。具有竞争力或者说生产率较高的本国服务企业首先会考虑在本国范围内寻找供货商。正如出口的企业通常是生产率高的企业,跨越本地、在本国区域内寻找合作伙伴的企业因为能够承担一定的交易费用,比之那些仅选择本地供应商的企业,生产率也会比较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