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分钟读懂科特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215221
  • 作      者:
    (日)西村克己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1.《一分钟读懂科特勒》是网站五星重点推荐图书,日本青年都在看的大师思维精粹。
  2.作者是日本知名大学教授,研究科特勒多年。在确保内容权威性的同时,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炼造战略眼光、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之道。
  3.《一分钟读懂科特勒》内容易读而不简单,开本小巧便携,适合在乘车等人空档阅读。
展开
作者简介
  西村克己,芝浦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经营管理顾问。专业方向是经营战略、MOT(技术经营)、战略思维、逻辑思考、项目管理等。主要著作有《浅析经营战略》、《浅析经营工程学》、《经营战略详解》(以上均为日本实业出版社出版)、《图解——了解自己公司的“经营战略”》、《掌握战略性思维方法》、《轻便经营战略》、《经营战略一分钟训练》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菲利普·科特勒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博士一生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创造的一些概念,如“反向营销”和“社会营销”等,都得到了国际各大型企业的认可。他的著作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被58个国家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宝典。
  《一分钟读懂科特勒》用77个短篇,带读者深入了解科特勒服务和价值至上的战略性营销原则。只需空闲的1分钟,就可以了解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精髓。在上班的路上或者等待的时间中,只需活用“空闲的1分钟”,你就会掌握营销大师的研究精髓。
  销售,开始于商品完成的那一刻。而市场营销,早在商品存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市场占有率只是关于过去的指标,顾客的满意度才是关乎未来的指标。
  不能把价格当作卖点,价值才是真正的卖点。
  聘用市场营销人员的时候,只选择那些热爱生活的人。
展开
精彩书摘
  “顾客优先和服务至上”是企业不变的宗旨
  1、企业中的所有部门,都必须倾尽全力去争取顾客的垂青。
  “什么是市场营销?”对于这个问题,最离谱的一个误解就是“市场营销?是公司里的一个部门啊。”确实,关于市场营销的思想和业务是由市场营销部负责的;诚然,与客户接触机会最多的也是市场营销部。但是,如果把跟客户有关的一切全盘推给市场营销部的话,那么企业的信用必将损失惨重,丧失大批客户是在所难免的。
  试想一下,如果生产部门存在问题,“制造出的商品有问题”、“交货期延迟”;营业部存在问题,“拟定的合同书中有错误”;客户服务部存在问题,“对于客户的投诉应付了事”……那么,客户对这家企业的信任度还能打几分呢?
  不管什么部门,都可能存在影响企业形象,破坏客户关系的漏洞。只要有一个部门对于“顾客优先”的意识比较淡薄的话,那么不管市场营销部多么努力,企业整体的形象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也会大打折扣。
  科特勒博士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中的所有部门,都必须倾尽全力去争取顾客的垂青。”
  世界最大的多元化企业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缩写为GE)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JackWelch)曾经说过,“养活公司员工的,是客户。”作为公司的员工,如果不为客户着想的话,就等于脑子中什么也没想。所以,市场营销绝不仅仅是市场营销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公司上下全体员工、所有部门都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
  2、市场占有率只是关于过去的指标,顾客的满意度才是关乎未来的指标。
  据科特勒博士讲,企业平均每年会失去10~20%的老顾客。为了弥补这个损失,企业必须去开拓新的顾客。但是,开拓新顾客的成本通常是维护老顾客成本的5~10倍之多。
  因为丧失老顾客而损失的利润,想通过开拓新顾客加以弥补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降低老顾客的损失率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讲,我们会用一组称为“市场占有率”的数字来表示企业的强弱。
  不过,科特勒博士认为,市场占有率固然重要,但企业更应该重视顾客的满意度和老顾客的损失率。
  科特勒博士说:“很多企业不重视顾客的满意度,而只关心市场占有率。
  这是错误的。市场占有率只是关于过去的指标,顾客的满意度才是关乎未来的指标。”
  某一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在快速成长、不断扩张的过程中突然中止了开新店。原因是顾客的回头率越来越低。因为最初秉承销售额至上主义,在短时期内新开了太多的店,导致人才培育环节出现了脱钩状况。不管是老店还是新店,服务水准显著下降,导致顾客不愿再来。这时,经营者才领悟到战略上的错误,开始控制开新店,转而将财力和时间投入到培育人才、提高服务质量的环节中。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蓄积了足够的力量再次开新店之后,那家餐饮连锁企业实现了比之前更加迅猛的发展。
  由此可见,企业的经营者最应该关注的是“顾客的脸色”,看“顾客是否真的满意了”。
  3、决定谁将胜出的,并不是竞争对手,而是顾客。
  企业在市场中打拼,经常被行业秩序和自身的利润所束缚,而不自觉地将顾客的利益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很多企业的经营者总是想着如何打败对手,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知不觉之间便遗忘了顾客的存在。
  科特勒博士说:“经营企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心中时刻想着顾客。因为决定谁将胜出的,并不是竞争对手,而是顾客。”
  科特勒博士还曾比喻说,最高明的捕鱼者,肯定是最了解鱼的捕鱼者。虽然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经营者应该关注行业和竞争对手的动向,但最应该关注的还是顾客。
  谷歌(Google)集团的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也曾说过,“顾客和用户永远是正确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使用方便的系统。因为我们可以改变系统,但没有能力改变用户。”
  所以,谷歌的很多产品都和出版、新闻、广告等行业发生对立,因此谷歌也被称为“破坏者”。对于这种批评,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EmersonSchmidt)反驳说:“谁是胜利者,用户说了算。”
  帮谷歌集团实现飞速发展的是免费搜索引擎,可是也有不少其他公司提供免费搜索引擎服务。但是,其他公司都把视线聚焦在广告商身上,只有谷歌更加重视网络用户的需求,想办法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迅速、准确的信息搜索服务。
  4、很多企业对于维护老客户和扩大与老客户之间的生意,似乎并不太热心。
  科特勒博士指出:“很多企业将力量倾注于开发新客户,但对于维护老客户和扩大与老客户之间的生意,似乎并不太热心。”
  很多企业的市场营销预算,大半都用在了开发新客户上,而对于维护老客户和扩大与老客户之间的生意,却不愿意做过多的投入。新开拓的客户,在几年之内,是不要期望从他们身上得到多少收益的。
  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老客户身上。可不知他们究竟是出于什么想法,就是不愿意去关注老客户,像前面讲过的,企业平均每年的老客户流失率都在10~20%左右。这样算来,5年之内,就会有一半老客户离我们而去。
  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维护与老客户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应该优先于开拓新客户。
  近年来,移动通信运营商的一些做法,就是轻视老客户的典型代表。一些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了开发新客户,不断推出新的资费套餐,使资费更加优惠。可是,对于老顾客一直使用的资费套餐并不加以改变。当这些老顾客注意到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资费比新套餐的资费贵不少,肯定会对公司产生不信任感。
  如今的各种市场都处于饱和状态,不均衡在一点点被消灭,可以说,各个市场中都充斥着大量的商品。相比之下,顾客就显得十分不足。因此,开发新顾客非常难,而重视老顾客将是今后最应该优先考虑的课题。
  5、如果连最难缠的顾客的要求都能满足的话,那么所有顾客都能够得到满足。
  “顾客”也分几种。所有的顾客都应该重视,但是,一部分顾客应该给予更高的重视。
  科特勒博士将顾客分为四种,分别是:
  第一种,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利润的顾客群。对于这部分顾客,应该给予最大的关注。
  第二种,最有成长希望顾客群。对于这部分顾客,我们应该给予长期关注。
  第三种,最脆弱的顾客群。我们必须及早采取措施,以防止这部分顾客流失。
  第四种,最麻烦的顾客群。这部分顾客不仅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利润,有时甚至还会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
  科特勒博士虽然说“要重视顾客”,但这并不等于说,“要平等对待所有顾客”。
  我们认为,还存在第五种顾客。这部分顾客虽然能为我们带来利润,但他们提出的要求非常严苛,属于非常难缠的顾客。不过,企业在应对这些难缠要求的过程中,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都会有所提升。
  所以,科特勒博士指出,我们应该感谢那些难缠的顾客。他说:
  “如果连最难缠的顾客的要求都能满足的话,那么所有顾客都能够得到满足。”
  如今,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的结果就是产品过剩、顾客不足。因此,这已经是一个“顾客经济”的时代,主导权握住顾客手中。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顾客优先和服务至上”是企业不变的宗旨
1、企业中的所有部门,都必须倾尽全力去争取顾客的垂青。
2、市场占有率只是关于过去的指标,顾客的满意度才是关乎未来的指标。
3、决定谁将胜出的,并不是竞争对手,而是顾客。
4、很多企业对于维护老客户和扩大与老客户之间的生意,似乎并不太热心。
5、如果连最难缠的顾客的要求都能满足的话,那么所有顾客都能够得到满足。
6、所有企业都必须成为服务型企业。
7、如果不能直接为顾客服务,那就为那些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效力。
8、成功地满足了顾客一次后,下一次用同样的方法就无法让顾客满足了。
9、今天销售额提升换来的很可能是明天顾客的流失。
10、很多市场营销人员承认,在内心深处并没有把顾客放在第一的位置上。
11、以顾客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12、不要想去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

第二章:将“销售和利润”最大化
13、即使世界上最优秀的市场营销部门,也难以将不符合顾客需求的商品推销出去。
14、销售,开始于商品完成的那一刻。而市场营销,早在商品存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15、市场营销的目的不是提升眼前的销售额,而是一种长期投资行为。
16、不能把价格当作卖点,价值才是真正的卖点。
17、任何企业对于顾客提出的“为什么一定要买你们的商品”这一问题,必须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18、不但要调查想买这种商品的潜在顾客数量,还必须调查实际能买得起的顾客数量。
19、重视毛利润的态度,是导致判断失误的重要原因。
20、顾客已经成了猎人。
21、只考虑短期利益的企业,无法保证长期利益。
22、如今需要的是能够通过为顾客提供帮助和支持从而“创造价值”的销售人员。

第三章:将“成长和商品”联系起来
23、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成熟的市场。
24、把企业放到更大的市场中去。
25、在缩小的市场中,市场占有率提升真的是好事吗?
26、应该避免向整个市场发起攻击。
27、缺乏想象力的市场营销人员,必将失败。
28、所有的市场都是区域性市场,只有负责该区域的经理才最了解当地的市场情况。
29、永远地、吸引所有顾客的竞争优势,是不存在的。
30、为了生存下去,有时必须把自己作为牺牲品。
31、不管什么样的计划,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不好的计划,绝对会失败。
32、“我们怎么没想到?”发出这种后悔的叹息声,是大多数企业的宿命。

第四章:清晰地把握“信息与未来”
33、市场营销人员应该努力发掘明天的市场需求,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到今天的需求上。
34、对于情报,企业容易犯两种错误。
35、如果一家企业无法预测未来的问题,那么现实中很快就会出现问题。
36、对于市场2~3年就发生变化的现状,很多企业都忽视了。
37、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机会。但我们首先应该找到问题。
38、有需求的地方,必定存在机会。
39、要把决心和目标区分开来。
40、市场营销已经实现了1.0、2.0、3.0三个阶段的进化。
41、市场营销,有一天时间就能学会。但要把它用好,却需要一辈子。
42、毁灭性的打击不是来自于恶劣的模仿者,而是来自于暗藏破坏力的新科技。

第五章:解决“管理与成本”中的问题
43、计划,首先不应该向外部推广,而应该在内部实施。
44、伟大的领导人,不会去刻意塑造自己的形象。
45、把目光禁锢在企业内部,不去了解外界的经营管理方式,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机。
46、聘用市场营销人员的时候,只选择那些热爱生活的人。
47、企业经营者充满敬意地对待员工,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也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敢于挑重担。
48、根本问题在于,在经济景气时企业身上长出了太多的赘肉。
49、为顾客提供的价值,不能有丝毫降低。
50、半途而废是最大的陷阱。要想执行全部战略,对于企业来说,一般没有那么充裕的资金。
51、广告费都是顾客承担。而任何一位顾客都想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商品。
52、如果不能满足顾客和员工的话,那企业还是趁早关闭为好。

第六章:“创新与组织”的经验
53、老态龙钟的企业,即使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也只能变成更费钱的老态龙钟企业。
54、为了得到少数优秀的创意,必须想出很多的创意,也许其中大部分都是无用的创意。
55、创新确实有风险,但不创新,就只有死路一条。
56、为了实现创新,对于当前运转不错的东西必须果断放弃。
57、企业中充满了创意,只不过有些企业忘了准备捕捉创意的网。
58、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必须带来巨大的飞跃。
59、创新并不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所中诞生的。
60、创新,并不是一部分特定员工的工作。
61、最重要的是,时刻保持努力拼搏的创业精神。

第七章:让“广告与口碑”的效果倍增
62、满意的顾客会把商品的优点介绍给3个人,而不满意的顾客会把商品的缺点宣传给11个人。
63、企业的目的不是创造顾客,而是创造“粉丝”。
64、不要依赖关于顾客的情报,而是依赖从顾客那里得到的情报。
65、优秀的业绩再加上优秀PR的话,将比企业广告的效果更加显著。
66、迅速消灭恶劣商品的方法就是拼命打广告。
67、引起消费者注意和让消费者持续关注是两回事,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则更是另外一回事了。
68、计划,必须简洁而且抓住要领。
69、市场营销计划,如果不付诸实施,就连1毛钱的利润也赚不到。

第八章:铸造扎实的“品牌与企业价值”
70、资产负债表并不能完全表达企业的真实实力。
71、极少数的商品却带来大半的利润,这是很多大企业的真实生存状态。
72、不要用广告宣传品牌,而是让消费者体验品牌。
73、品牌的强大之源不在于宣传力量,而在于品牌本身的成果。
74、赚钱只是从属性的。构筑品牌价值的过程中,不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金钱目标上。
75、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将会给潜在顾客、投资者、合作伙伴、金融分析师留下良好印象。
76、优秀的品牌,都是有故事的品牌。
77、企业经营者在明确自家公司的价值观、愿景、目标顾客群之前,最好不要进行招聘活动。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