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式的电力革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377908
  • 作      者:
    吴疆著
  • 出 版 社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吴疆(1971-),曾用笔名“与燕栖”、“四月”。北京人,硕士学历,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先后供职于北京电力公司、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曾担任电力系统调度员,后长期从事能源经济、电力改革与行业管制等方面的研究与管理工作。历年来组织或参与各类专题调研、学术交流近百次,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体改研究会、国家电监会等各类课题数十项,著有《低碳旗帜下的电力行业未来10年技术经济指标体系》、《“世界500强”中的中国电力(能源)企业>等多部学术著作,执笔完成《电力“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2010年中国能源发展年度报告》等多部学术书籍以及历年国家电监会《电力监管年度报告》,并著有个人诗集、游记杂文集等作品。受邀担任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曾在《中国电力企业管理》×;能源观察》等多家期刊开设专栏,在其他多家媒体发表《中国式电荒的演进与应对》等论文或文章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式的电力革命》从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出发,对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论述。从10年来电改的成败得失、电改三大范畴的情景比较、新历史阶段的形势任务出发,探索辨析改革的问题驱动力、成效驱动力与需求驱动力。结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电力体制沿革以及国际电改的普遍规律,系统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框架以及4个步骤、6项任务的线路图。最终提出:通过深化电力(能源)领域的改革,实现一场中国式的电力革命,全面提升电力产业价值,将成为继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关键性步骤。
  《中国式的电力革命》适合关注电力(能源)问题的读者、电力行业与能源领域中高层管理人员、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相关的研究或教学机构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1.电改价值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行业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大规模高速度发展,成绩显著;但电力紧张的问题在80%的年份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地区性、季节性、时段性的“电荒”甚至有长期存在的趋势。而不独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长期遭受着更为严重的缺电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同样电力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至今没有最终完成,大规模停电事故在各大洲屡见不鲜
  (详见附表1)。
  电力供应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盖因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占用大量资金与资源,归根结底是由全体社会成员来买单,因此其发展态势在根本上取决于其所创造的价值——如果这种价值明显高于各项社会成本,“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自然水到渠成;而如果增值空间有限,在对公共资源的竞争中缺乏显著的比较优势,则往往陷入一种缺之可恼、增之无报的决策尴尬。
  传统上,电力是被作为基础产业与公用事业来看待的,但这种定位本身,就从根本上对其产业价值进行了一种封顶。在工业化前半程特别是重化工业阶段,单位产值电耗急剧增长使保障供电的价值较高,于是电力发展众望所归;而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更高阶段之后,电力在大多数国家便往往进入一种依据短缺损失的负面激励而低水平维持的发展状态(详见附表2)。
  因此,推进电力改革的终极目标必将指向全面提升电力产业的价值,即通过体制、机制、流程、架构的深刻改革使电力产业能够为社会奉献更大的价值,进而实现行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解决电力供应的世界性问题。
  进一步优化电力产业的基础保障价值。当前,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还未完成,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模式与发展阶段落差显著,电力领域同样存在多种不均衡与不同步。通过推进电力产业的协调发展与责任发
  展,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理顺权责机制,有利于在中央层面不断提高科学决策与宏观治理能力,在地方上有效保障民生权益,维护基本秩序,从笼统粗放的电力供需走向总量平衡,更加因地制宜地兼顾各地各类需求差异,更加与时俱进地维护产业整体发展,在更好地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电力能源需求的进程中,实现电力产业基础保障价值的进一步优化。
  有意识提高电力产业的生态承载价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的价值在世界范围不断提升,电力因其对于环境的巨大影响以及对资源的大量占用,通过外部成本不断地内部化,不经意间已成为越来越高生态价值的庞大载体。近年来,在中国每年高达8000亿元的电力投资中,可再生能源、脱硫除尘、洁净发电等领域已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十一五”以来煤电建设几乎完全由“上大压小”、热电联产等政策引导(详见附表3)。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通过推进电力绿色发展,有意识地承载并服务于更多资源环境生态价值的实现,将使电力产业自身获得新的价值与发展空间。
  历史性激发电力产业的系统整合价值。目前,新能源、智能网络等领域面临重大技术突破,电力作为网络性渗透性最强的基础产业,如果能够面向未来,抓住机遇,主动变革,有望实现产业价值的飞跃——虽然早在40年前美国就
  提出能源独立的口号,但在全球配置的、日益不稳定的现有世界能源市场体系下,主要经济体(美、日、欧)至今都远没有实现能源独立——通过推进电力智能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多样化、本土化新能源发展,解放需方生产力,缓解
  一次能源不独立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智能整合电力能源相关体系(能源生产体系、载能用能体系及相关信息体系),释放系统优化所蕴涵的巨大效益;与此同时,通过引领新技术新产业变革,完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从更高层
  面提高国家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
  ……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问题驱动力——上轮电改成效与当前重要问题
(一)2002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成效
1.多元主体自主经营,促进科学发展
2.发电领域比较竞争,效益优势显著
(二)当前电力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力短缺没有根治,企业难以持续经营
2.中央地方协调不力,民生发展权责不清
3.垄断弊端更加凸显,行业运行失去平衡
4.安全基础逐步变质,系统风险不断积累
5.政策执行权威下降,科学决策能力不足
小结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内涵

二、成效驱动力——深化电改的基本范畴与方向
(一)职能机制(改革主线情景比选之一)
1.价格管制
2.准入管制
3.资产管理
(二)机构体系(改革主线情景比选之二)
1.关于电力部(经济性监管分层实现)
2.能源大部制(长期政策与短期调控分开)
3.能源监管(在各能源产业引进监管制度)
(三)产业制度(改革主线情景比选之三)
1.横向治理的产业制度
2.纵向治理的产业制度
3.公共治理的产业制度
小结 深化电改的主线——优化电力产业制度

三、需求驱动力——新阶段的新形势与新思路
(一)新的形势与要求
1.保障民生权益,维护基本秩序
2.抢占产业高点,带动发展转型
3.梳理央地权责,强化宏观治理
(二)深化电改的新思路
1.进一步完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2.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
小结新一轮电改的总体目标框架

四、深化电改的逻辑次序及线路图
步骤Ⅰ 公权独立——公共机构独立,强化决策支撑体系
任务① 组建国家电力规划及标准中心
1.基本特点与现状
2.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重组改革的基本操作
4.远期发展空间
任务② 组建国家电力调度及交易中心
1.基本特点与现状
2.调度(交易)独立的7点必要性
3.调度(交易)独立的可行性
4.方案比选——调输分开(调度交易打捆独立)PK调输一体(仅交易独立)
5.方案比选——调度(交易)独立PK调度(交易)中立
6.方案比选——调度交易独立PK电价改革、输配分开、电网拆分
7.重组改革的基本操作
步骤Ⅱ 巨头拆分——实现经济规模,发挥比较竞争效益
任务③ 拆分重组全国电网企业
1.基本特点与现状
2.优化电网企业规模的9点必要性
3.电网企业拆分重组的可行性
4.方案比选——电网企业拆分重组的4点原则
5.电网环节重组的基本操作
步骤Ⅲ 对称放开——完善交易格局,理顺央、地保电权责
任务④ 建立多买/多卖的电力交易格局
1.基本现状与改革必要性
2.方案比选与基本操作
3.建立多买/多卖格局的配套改革
4.深化改革电价形成机制的线路图
5.远期发展方向
任务⑤ 建立权责对等的地方保电机制
1.基本现状与改革必要性
2.相关方案比选——网务分开PK输配分开
3.建立地方保电机制的基本操作
4.远期发展方向
步骤Ⅳ 基层增值——地方做实搞活,提升电力产业价值
任务⑥ 建设智能能源网,塑造经济新增长点
1.基本特点与现状
2.建设智能能源网的操作要点
3.通过电力体制改革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从能源变革到文明变迁
小结 推进电改的逻辑与策略

附表
附表1 近年来世界典型大停电事故
附表2 1980—2011年我国电力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
附表3 2006—2011年中国关停小电厂及新增装机容量
附表4 2002—2011年中国电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附表5 2003—2011年中国电力建设投资额
附表6 2002—2011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
附表7 2002—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发电装机容量
附表8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发电量
附表9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电煤价格
附表10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销售电价
附表11 2002—2010年中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附表12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风电装机容量
附表13 2011年中国发电市场结构
附表14 2003—2011年中国电力建设投入产出情况
附表15 2002—2010年中国电力工程单位造价一览
附表16 2001—2011年中国发电机组的平均单机容量
附表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类电荒情况对比
附表18 1978—2011年中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附表19 2006—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基本经营情况
附表20 2004—2011年中国电源投资结构
附表21 2003—2011年中国煤炭与火电行业利润总额
附表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力行业管理权演变情况
附表23 2012年全国无电人口调查数据
附表24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附表25 中国、美国、日本输电网效率指标比较
附表26 世界主要经济体电力(能源)市场结构
附表27 世界主要国家电力产业公共环节的制度安排
附表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价政策及价格水平变动情况
附表29 1978—2011年中国发电装机、发电量增速及机组利用小时数
附表3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力管理体制沿革
附表31 世界主要国家现行电力(能源)管理体制
附表32 2003—2010年世界500强电力(能源)企业国别变动情况
附表33 世界大型电力(能源)企业跨国经营情况
附表34 世界主要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前后市场格局
附表35 2003—2010年世界500强电力(能源)企业资产与营业收入
附表36 世界大型电力(能源)企业混业经营隋况
附表37 1980—2011年中国电力与经济周期相关性指标
附表38 1978—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及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附表39 1978—2009年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及电力消费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比重
附表40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电力消费“两个比重”
附表41 1997—2011年中国单位GDP的能耗与电耗(2000年不变价)
附表42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与世界水平对比(2008年)
附表43 1990—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一次)能源消费
附表44 1997—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单位GDP的能耗与电耗(2000年不变价)
附表45 1978—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以及人均GDP
附表46 1970-_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供电煤耗
附表47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电厂用电率
附表48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线损率
附表49 近年中国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
附表50 1978—2011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
附表51 1990—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例
附表52 2005—2011年中国跨省、跨区电量交换情况
附表53 2010年世界500强营业收入、资产及员工规模前50名的行业分布
附表54 2003—2010年世界500强电力(能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附表55 “十一五”期间中国输配电网增长速度
附表56 中国六大区域电网业务规模(2011年)
附表57 1995—2010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榜门槛
附表58 中国电力用户结构(电量占比)
附表59 2003—2011年中国电力各环节电价
附表60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居民与工业电价差价
附表61 2003—2010年中国居民电价与平均销售电价
附表62 2007—2011年各省居民电价
附表63 2006—2011年各省平均销售电价
附表64 2010—2011年中国能源500强企业排行榜
附表65 中国电力企业典型业务组合
附表66 2005—2011年中国风电发展情况
附表67 中国主要城市公用事业公司的营业规模与业务
附表68 能源种类分类表
附录 拆分国家电网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暨数据来源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