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br>1.1 研究背景<br>1.1.1 现实背景<br>1.1.2 理论背景<br>1.2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br>1.2.1 问题的提出<br>1.2.2 选题意义 <br>1.3 概念界定<br>1.4 研究对象<br>1.5 研究范围<br>1.6 研究思路和本书结构<br><br>2 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基础理论综述<br>2.1 战略成本管理<br>2.1.1 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br>2.1.2 战略成本管理模式<br>2.1.3 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br>2.2 成本动因理论<br>2.2.1 成本动因的内涵<br>2.2.2 成本动因的分类<br>2.2.3 成本动因理论的应用研究<br>2.2.4 成本动因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适用性<br>2.3 准公共物品理论<br>小结<br><br>3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的分析框架<br>3.1 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构成<br>3.2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br>3.2.1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经济属性<br>3.2.2 城市轨道交通的准公共物品属性<br>3.2.3 城市轨道交通的准经营性<br>3.2.4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销售性<br>3.3 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与效益<br>3.3.1 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br>3.3.2 城市轨道交通的内部效益I<br>3.3.3 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效益<br>3.3.4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影响因素<br>3.3.5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小结<br>3.4 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给与成本<br>3.4.1 城市轨道交通供给的特点<br>3.4.2 城市轨道交通供给关系及演进<br>3.4.3 城市轨道交通供给成本<br>3.5 基于战略成本动因、成本、收入和社会效益的分析框架<br><br>4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分析<br>4.1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的识别<br>4.1.1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的识别<br>4.1.2 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成本动因的确定<br>4.2 路网规模<br>4.2.1 客流预测 <br>4.2.2 线网规划 <br>4.2.3 车站规模<br>4.2.4 车辆段和停车场<br>4.3 线路布局<br>4.3.1 线路走向 <br>4.3.2 线路敷设方式<br>4.3.3 车站间距 <br>4.4 技术选择<br>4.4.1 技术标准 <br>4.4.2 车辆选型 <br>4.4.3 机电设备<br>4.4.4 列车编组设计<br>4.4.5 设备维修与更新<br>4.5 全面质量管理<br>4.5.1 采购管理 <br>4.5.2 质量管理 <br>4.5.3 安全管理 <br>4.6 运力调配<br>4.6.1 运力调配与成本收益<br>4.6.2 运输能力利用率改变的路径<br>4.7 政府协同<br>4.7.1 城市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与规划控制<br>4.7.2 建设运营管理模式<br>4.7.3 工程项目组织方式 <br>4.7.4 融资<br>4.8 建设运营经验<br>4.9 员工绩效<br><br>5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控制<br>5.1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控制模型<br>5.2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目标与成本动因数量关系的确定<br>5.2.1 层次分析法<br>5.2.2 城市轨道交通的层次模型<br>5.2.3 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成本动因影响权重<br>5.3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系统动力模型分析<br>5.3.1 系统动力建模方法 <br>5.3.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br>5.4 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的控制<br>5.4.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动力模型的运行和输出<br>5.4.2 基于企业内部效益的战略成本动因控制<br>5.4.3 基于社会收益的战略成本动因控制 <br>5.5 实证分析:北京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br>5.5.1 路网规模<br>5.5.2 线路布局<br>5.5.3 运力调配<br>5.5.4 政府协同<br><br>6 总结与展望<br>6.1 总结<br>6.2 主要创新点<br>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br>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