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从“中国特色”到“中原特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85791
  • 作      者:
    陈明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明星,1979年9月生,河南固始人。现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求是》、《城市发展研究》、《经济研究参考》、《调研世界》、《中国流通经济》等报刊发表论文8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5项,合著或主编、副主编著作3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政府发展研究三等奖l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从“中国特色”到“中原特点”》从分析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出的背景出发,旨在深入剖析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系统探讨走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使命、环境、重点和路径,并系统提出走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建议,以期通过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在推进区域现代化的同时,并以“谋河南的事,解发展的题”,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第一章分析具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提出、内涵以及基本路径;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从战略层面提出具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把握三个重要问题,即要增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支撑、提升在国际经济危机中的应对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五章到第九章,主要从五个方面阐释走具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把握的重点环节,即基础建设、产业体系、经营主体、功能布局、利益补偿;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主要从保障措施和政策层面探讨如何走具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强农兴农政策组合。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必须着力创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随着产业梯度转移的加速和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相继破题并基本完成,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将掀起中西部地区新一波工业化大潮。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部分省份以放弃和牺牲农业而发展工业,尚有其历史的原因和一定的合理性,那么在工业化不断深化、国家产业布局相对稳定之后,作为中西部传统农业大省,已不可能也不允许其复制沿海地区所走过的工业化、城镇化模式。因此,河南必须在全国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路径的创新,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二)必须着力破解农业现代化的系列难题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和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最高的地区之一,无论粮食生产、还是肉蛋奶产量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此对应,由于长期以农业这个弱势产业为主,这一区域的“三农”问题比全国其他地方都显得更加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难度也比全国其他地方要大得多。一要破解“粮食怎么保”的难题。当前,保持粮食稳定增产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风险、高起点和强约束的双重挑战,保持粮食稳定增产难度加大。二要破解“人往哪里去”和“谁来种粮”的双重难题。一方面要推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确保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人力资源支撑,在农民市民化进程缓慢、农业比较利益长期偏低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身份转换难与务农积极性低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存。三要破解“要素哪里来”的难题。由于农业比较利益长期偏低,农业资源要素持续流失,发展现代农业急需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支撑。同时,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6、世界的1/24,属严重缺水地区。如何保护和利用耕地、水资源,加强农业生态治理,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必须着力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模式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腹地,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境内有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和大别山脉四大山脉和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四大水系,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由于全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资源禀赋不一,加之各地发展程度、所处发展阶段等不尽相同,所以,各地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可能采取某一种模式,而应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推进模式。而这种探索,不仅对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因为河南作为全国的缩影和代表,还将对全国其他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相当强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三、积极探索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意义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长期追求的目标。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是能否实现中原崛起的重点和难点。从“传统”到“新型”,从“中国特色”到“中原特点”,推进具有中原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是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地方层面的具体实践,既是国家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更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立足河南特殊省情和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对于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展开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积极探索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节 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
第二节 走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使命
第三节 走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环境
第四节 走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路径

第二章 增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支撑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
第二节 以农业现代化支撑“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以农业现代化支撑“三化”协调发展的态势分析
第四节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
第五节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联动发展

第三章 提升河南在国际经济危机中的应对能力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河南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影响的国际考察
第三节 提升应对国际经济危机能力的对策

第四章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第一节 打破粮食安全低水平均衡陷阱
第二节 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效应分析——基于“三农”新政的考察
第三节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第五章 强化农业农村基础建设
第一节 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现状
第二节 强化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的总体要求
第三节 强化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的重点
第四节 创新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的村民参与机制

第六章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第一节 建设全国现代农业中心
第二节 构建现代农业供应链
第三节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第四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

第七章 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第一节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第二节 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第三节 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第四节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第五节 引导和规范资本下乡

第八章 优化现代农业功能布局
第一节 农业功能及其拓展
第二节 河南农业主要功能及地域分异特征
第三节 河南农业功能定位及拓展战略

第九章 建立农区利益补偿机制
第一节 农区利益格局现状分析
第二节 构建农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
第三节 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第四节 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产区布局

第十章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第一节 河南农业转型态势分析
第二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
第三节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四节 大力发展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第五节 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第十一章 完善强农兴农政策组合
第一节 河南强农兴农政策体系的探索历程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河南现行强农兴农政策体系的绩效评价
第三节 新时期完善强农兴农政策组合的环境分析
第四节 新时期完善强农兴农政策组合的思路与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