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魏锋等(2004)借鉴迈耶斯优序融资模型,并对原模型进行修正,以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特点。他们主要采用大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融资顺序的选择中,首选股权融资,其次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内部融资。这个结论和黄少安与张岗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刘力军(2005)通过对1992-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证明:在目前的二元股权结构下,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具有股权融资的偏好,其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一债务融资——内源融资”。从结论上看,也是认为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但是他比较鲜明地提出股权的二元结构,即股权分置,是造成股权融资偏好的主因。
乔证(2008)采用了国际对比研究的方法,主要对比了内部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等方面来研究中美融资结构的差异,结果认为不同的融资偏好是不同国家企业存在不同资本结构特点的主要原因,而融资偏好后面的因素则是不同国家的经营状况和公司治理情况。从原因上解析,他认为美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相对成熟、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和公司治理相对完善。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融资成本、资本市场、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所以,从政策建议上,文章认为应该从政府、投资者、上市公司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学者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如蒋迪娜对我国港口类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进行验证,认为与中国所有上市公司内外部融资结构趋势相比较,中国港口类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趋势略有不同。港口类上市公司具有更强烈的内部融资偏好和股权融资偏好属性;而廖珍珍、刘建胜(2008)对我国有色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认为我国有色板块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表现为优先偏好股权融资,其次是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而股权融资偏好具体表现在:上市之前有着强烈的愿望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上市后会不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形成“配股热”或“增发热”。
从现有研究看,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多数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融资和外部融资偏好,尤其早期(2003年之前)的文章更是普遍认同这两个观点。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也有部分学者持有不同观点。
如李小军(2009)通过对上市公司1995-2006年的数据实证研究,重新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发现如果将短期债务考虑在内,并剔除首次公开募股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进一步分析,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表现为典型的过度融资。
林伟(2006)对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4年的融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内源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是金融机构借款,最后是股权再融资和债券市场融资。由于相当部分企业已失去了从金融市场融资的能力,总体看企业间接融资比例在上升,直接融资比例在下降。对于那些经营良好仍拥有市场融资资格的上市公司,几乎不放过每次可利用的股权融资机会,表现出与发达国家企业相反的融资行为特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