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型中城镇女性劳动供给行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7704
  • 作      者:
    谭岚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转型中城镇女性劳动供给行为研究》对我国女性劳动供给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微观层面上对我国城镇女性的个体劳动供给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转型中城镇女性劳动供给行为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展开
作者简介
  谭岚,2000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专业,同年开始硕博连读,2005年12,9获得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并人选杭州市“13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曾在《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编或副主编教材两部。2008年获得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二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曾主持省部级课题三项,地厅级课题三项。目前研究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转型中城镇女性劳动供给行为研究》的研究充分应用了现代劳动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共同偏好模型和集体博弈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女性劳动供给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微观层面上对我国城镇女性的个体劳动供给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共同偏好模型对于分析我国有子女的家庭中的女性劳动供给行为是适用的,劳动供给行为中的性别差异非常显著,并且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与其说是性别工资差距扩大从而家庭重新分工的自主选择,不如说是严峻的就业形式所迫。《转型中城镇女性劳动供给行为研究》随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女性就业和缓解城镇女性贫困。
展开
精彩书摘
  不断加大的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随着男女工资差距的拉大,女性会比男性对增大教育投资更有积极性。
  虽然静态的劳动供给模型中,教育是外生的。但是动态的劳动供给模型中,教育和劳动参与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不光教育程度可以影响劳动供给决策,教育决策的做出也是建立在对未来劳动供给的预测上的。特别是就年轻女性而言,由于她们考虑的不光是当期的分工收益,还要考虑生命周期内的预期收益。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是生命周期内劳动供给最优决策的一个内生变量。如果预期未来更大的劳动归属,那么加大教育投资就成了理性的选择。反过来,假设在一个性别歧视极端严重的劳动力市场上,女性所能获得的工资相当低,绝大多数家庭遵循传统的方式进行分工,女性就会预期未来较低的劳动归属,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想象女性还会有足够的动力来追求高等教育。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就业形式日益恶化。共同偏好基础上的动态劳动供给模型也很难解释为什么此时女性反而会更加追求人力资本的投资。
  二、简化的教育内生的家庭动态合作博弈模型
  《转型中城镇女性劳动供给行为研究》简化了MiriamBeblo(2000)提出的家庭动态合作博弈模型,来说明在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性作用后,选择暂时不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是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将成为转型期问女性理性的行为。
  个人的劳动供给和相关决策过程被简化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家庭成立之前,这时男女独立地对各自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时间在教育投资(K)和闲暇(L)之间进行分配;第二阶段为家庭阶段,时间被配置于市场劳动(M)、家庭劳动(H)和闲暇(L)。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劳动供给与劳动参与率
二、就业、失业与劳动参与
三、工作小时数与劳动参与率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本书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和说明
三、本书结构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本书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一、本书的创新之处
二、本书的局限性

第二章 女性劳动供给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女性劳动供给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一、共同偏好模型的扩展
二、家庭内部决策的集体博弈模型的应用
三、从静态研究到动态分析
第二节 关于女性劳动供给实证研究的新进展
一、微观经济计量理论在女性劳动供给研究中的应用
二、共同偏好模型和集体博弈模型的实证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镇女性劳动供给状况的历年回顾
第一节 劳动参与率统计口径的界定
一、劳动参与率统计口径的国际比较
二、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女性劳动供给状况的变动(1949-1978)
一、经济参与程度的提高
二、职业和行业领域的拓展
第三节 经济转型期女性劳动供给状况的变动(1978年以来)
一、经济转型中女性就业所面临的机遇
二、经济转型中女性就业的困境
三、1988年以来我国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动趋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转型经济中女性劳动供给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相关背景分析
第二节 经济转型的特殊环境
第三节 共同偏好框架内的理论分析
一、性别工资差距与女性劳动参与
二、家务劳动与女性劳动参与
第四节 传统家庭劳动供给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五节 集体博弈框架内的理论分析
一、现象:教育增长与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
二、简化的教育内生的家庭动态合作博弈模型
三、教育内生的家庭动态合作博弈模型对我国情况的解释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女性劳动供给函数的估计及对共同偏好模型的检验
第一节 劳动参与方程与共有收入假说
一、个体劳动供给模型基础上的劳动参与方程
二、共同偏好模型基础上的劳动参与方程
三、共有收入假说
四、其他相关假说
第二节 Heckman两阶段法在劳动参与决策计量分析中的
应用
第三节 对劳动参与方程的经验估计及对共有收入假说的检验
一、数据来源及特征分析
二、对工资方程的经验估计
三、对劳动参与方程的经验估计
四、对共有收入假说的检验
第四节 劳动供给的工资弹性与收入弹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劳动就业状况的多重选择及其性别差异
第一节 失业与劳动调节方式
第二节 就业状态多重选择的MultinomialLogit模型
第三节 对就业状况多重选择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特征分析
二、不含交叉项的MultinomialLogit模型回归结果及讨论
第四节 劳动就业状况多重选择中的性别差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从非自主劳动供给向自主劳动供给的转化
第一节 劳动供给行为与就业体制安排的内在联系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供给行为
二、体制转轨中的劳动供给行为
第二节 1988年以来女性劳动供给函数的变动
一、数据简介
二、模型方法
三、经济转型不同阶段的回归结果及其比较
第三节 劳动供给主体行为的变动与劳动供给量的变动
一、横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的矛盾
二、模型方法
三、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的Blinder-Oaxaca分解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增加就业机会
二、改善劳动供给
三、建立有效的生育保险制度
四、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完善劳动就业的统计指标体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