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3.2011-2013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0230
  • 作      者:
    李建平,李闽榕,赵新力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3)》融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一体,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G20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G20中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各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建平,男,1946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浙江温州人。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副主任、主任,经济法律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现任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福建省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与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同时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资本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学方法论、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写、主编学术著作、教材60多部。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七次获得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获得二等奖,还获得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其专著《(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获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颁发的第七届“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福建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
  
  李闽榕,男,1955年生,山西安泽人,经济学博士。现为福建省新闻出版局(福建省版权局)党组书记,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竞争力、现代物流等问题研究,已出版著作《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发展报告(2004-2006)》《中国省域林业竞争力发展报告(2004-2006)》等20多部(含合著),在台湾出版《海西经济区与台湾》,并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等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研究”等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曾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福建省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10多项省部级奖励(含合作),并有20多篇论文和主持完成的研究报告荣获其他省厅级奖励。
  
  赵新力,男,1961年生,辽宁沈阳人,航空宇航博士,系统工程博士后。现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正局级科技参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先后任国家专利工作协调小组成员、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咨询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地方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理事等。主持完成“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攻关、标准化、博士后基金等国家级课题数十项,参加和主持国家软科学、“973”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数十项,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两百篇,著作近三十部。中国“图书馆、情报和档案管理”一级学科首个博士后工作站和首批硕士点创始人。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清华大学、国家科技部、中央驻澳联络办、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中国科技交流中心、浦东干部管理学院等学习或工作,先后兼任中欧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国家工程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副主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综合国力竞争的主动权。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同时也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家创新竞争力更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成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G20)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解决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重要国际平台。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3)》以G20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2010-2011年G20各国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内在动因及战略趋势,力图为推动G20各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全书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旨在从总体上评价分析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发展状况,揭示各国国家创新竞争力的优劣势和变化特征,提出增强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为世界各国加快提升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依据。第二部分为分报告,通过对G20中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为各国提升创新竞争力提供实证依据。第三部分为评价方法,全面阐述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特点、框架思路、判定方法,并根据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构建了G20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形成比较完整的国家创新竞争力分析框架。《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3)》最后的附录是2010-2011年G20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值及得分变化表,以备读者查询。
展开
精彩书摘
  (2)推动产业深化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深化产业创新,就是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以创新为根本手段和动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的高端化趋势,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再工业化”的概念再次盛行,“再工业化”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表明了重归实体经济的美好愿望。“再工业化”是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二次工业化,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并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引领和改造其他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生物、材料、医疗、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这表明了产业特别是实体产业的发展始终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而创新是开辟产业发展空间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根本路径和强劲动力。因此,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应当实施“再工业化”,在实体经济基础上通过多次反复的创新,推动产业深入发展,也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应进一步依托技术创新的力量走类似于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还表明,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深化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织形式。我们还应该通过相关政策引导,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为打造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3)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效衔接。
  科技创新过程大部分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但这只是完成了创新任务的一半,要真正实现创新的意义,还要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运用于产业发展,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产品和商品,真正体现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1年6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我国在参与评价的125个国家中排在第29名,是进入前30名的唯一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相距甚远。
  ……
展开
目录
Ⅰ 总报告
1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
1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
2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区域分布
3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专题分析
4 G20国家创新基础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5 G20国家创新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6 G20国家创新投入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7 G20国家创新产出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8 G20国家创新持续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9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与变化趋势
10 提升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

Ⅱ 分报告
2 第1章 阿根廷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 第2章 澳大利亚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4 第3章 巴西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5 第4章 加拿大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6 第5章 中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7 第6章 法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8 第7章 德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9 第8章 印度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0 第9章 印度尼西亚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 第10章 意大利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2 第11章 日本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3 第12章 韩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4 第13章 墨西哥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5 第14章 俄罗斯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6 第15章 沙特阿拉伯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7 第16章 南非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8 第17章 土耳其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9 第18章 英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0 第19章 美国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Ⅲ 评价方法
21 第1章 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特点
22 第2章 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23 第3章 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24 第4章 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判定方法
25 第5章 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检验
26 附录
27 参考文献
28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