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与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21155
  • 作      者:
    马国旺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马国旺,男,1969年生,河南信阳人,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等。目前已在《国外社会科学》、《经济学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过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日和一项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主要专著有《后凯恩斯经济学研究》,参编著作四部,参与翻译著作两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与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对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和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的初步探索。迄今,批判实在论已有三卜多年的发展历程。自兴起伊始,这种新思维不仅引起科学哲学界的一系列争论,而且最近十年来逐渐受到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高度重视,显示出对传统科学暂学的竞争优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与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以方法论比较研究为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创新为宗旨。全书的基本逻辑线索是:思想渊源探析——批判实在论专题研究——比较、批判、借鉴和创新。首先,在思想史回顾基础上研究批判实在论的先驱思想。然后,对批判实在论的基本原理及其一系列经济研究方法(譬如回溯法、比较与解释学方法、结构与突现分析方法、案例与扎根理论方法、数理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方法等)徽系统的专题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与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奠定基础。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与批判实在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其中包括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对批判实在论做出批判性评析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如何借鉴批判实在论等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指出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有助于扩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新视域。
展开
精彩书摘
  对李嘉图的抽象演绎方法,马克思既给以高度评价,也精辟地指出它在“科学上的不完备性”:“这种方法跳过必要的中介环节,企图直接证明各种经济范畴相互一致”,“让原始的渔夫和原始猎人一下子就以商品所有者的身份,按照物化在鱼和野味的交换价值中的劳动时间比例交换鱼和野味”,因此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运动在这里陷入了自相矛盾。马克思着力发展这些中介,使抽象向着具体的运动真正成为“自己运动”,而不是外加的运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并不是按照简单的演绎法从抽象的一般概念推出个别概念,而是发现并展开较抽象概念的矛盾,使之自然地过渡到较具体的概念。如果说抽象过程侧重分析方法,具体过程则侧重综合,“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把抽象寓于发展起来的具体之中,让不断展开的矛盾推动对象系统的各种内在联系的逻辑发展,最后获得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分析矛盾的方法深入到事物内在本质联系,不仅反对肤浅的现象观察,也反对割裂对象的做法,体现现象与本质、分析与综合的统一要求。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既要遵守存在的原则,也要遵守思维的原则。历史是逻辑发展的根据,逻辑则是被理解了的历史。因此,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马克思强调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恩格斯重申了马克思的这一方法论。恩格斯指出,逻辑的方式实际上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受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纲领的启发,批判实在论提出科学抽象的两个基本原则:抽象的真实性原则和揭示深层实在原则。前者指抽象针对实际存在的结构及其因果关系机制相关,而不是出于便利或理性状态的虚构;后者指抽象必须是针对事物本质的,而不是仅仅追求普遍的一般性。劳森还特别指出,本质具有不同的抽象层次,它和普遍性不是一回事,甚至愈是普遍的概括就愈不能揭示事物本质。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上编 批判实在论的思想渊源 
第一章 经典马克思主义:批判实在论的先驱思想 
第一节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批判实在论先驱思想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批判实在论本体论的先驱思想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批判实在论认识论和方法的先驱思想 
第二节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诠释与批判实在论 
一、结构分析方法与矛盾多元决定理论 
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唯物论、人道主义和经验论的 批判 
第二章 西方异端经济学流派: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的当代思想来源 
第一节 后凯恩斯学派中的批判实在论思想 
一、后凯恩斯经济学派的兴起及其内部多样性 
二、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 
三、历史时间与非均衡分析 
四、经济过程的非遍历性研究 
第二节 制度与演化经济学中的批判实在论思想 
一、复杂结构的社会经济本体论与制度主义分析 
二、非均衡的、演化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创新理论与动态分析:新熊彼特学派的批判实在论思想 

中编 批判实在论原理及其经济研究方法 
第三章 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原理 
第一节 批判实在论理论核心:超验实在论 
一、理解知识:批判实在论的研究起点 
二、批判实在论的本体论 
三、批判实在论的认识论 
第二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自然主义 
一、社会行动转化模型 
二、批判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含义 
第三节 辩证的批判实在论 
一、批判实在论辩证法的批判与继承 
二、批判实在论的辩证法 
三、辩证的批判实在论:批判实在论的新阶段 
第四章 理论假说与回溯的科学解释程序 
第一节 回溯的科学解释程序 
一、回溯法的依据、性质和特征 
二、回溯法的分析程序 
第二节 当代若干主要经济学方法论:基于回溯法的批判 
一、当代若干经济学方法论评析 
二、关于弗里德曼方法论的批判 
第五章 批判实在论方法(Ⅰ):比较与解释学方法 
第一节 比较方法:经验半规则的发现过程 
一、比较方法的地位与特征 
二、经济学比较方法的分析程序 
三、经济学比较方法的应用及其新发展 
第二节 解释学方法:批判实在论的当代阐释 
一、批判自然主义与经济学的“解释学方法” 
二、解释学方法论及其批判实在论转化 
三、解释学方法视域中的经济分析 
第六章 批判实在论方法(Ⅱ):结构的与突现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结构与突现方法的本体论及特征 
一、结构与突现方法的本体论基础 
二、结构与突现方法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系统论与自组织理论:揭示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一、复杂结构与系统论方法 
二、不确定性、系统演化与自组织理论 
第三节 动态方法与历史方法:解释经济结构的突现性与演化路径 
一、动态方法:揭示经济结构的创新和质变 
二、历史方法:解释经济结构的演化路径 
第七章 批判实在论方法(Ⅲ):案例方法与扎根理论方法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 
一、批判实在论为何倡导案例研究方法 
二、经济学案例方法的性质与程序 
三、案例方法之经典案例评析 
第二节 扎根理论的方法 
一、批判实在论为何倡导扎根理论方法 
二、经济学扎根理论方法的改进和程序 
三、经济学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实例 
第八章 批判实在论方法(Ⅳ):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 
第一节 批判实在论关于数理经济学的方法论评析 
一、演绎主义与数学形式化 
二、数学形式化: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反思和批判 
三、演绎主义数学形式化的认识论与本体论:批判实在论的批判 
四、关于数学模型方法的改进 
第二节 批判实在论关于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评析 
一、计量经济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二、批判实在论关于若干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论评析 
三、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和发展方向:批判实在论的观点 
第六章 批判实在论方法(Ⅱ):结构的与突现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结构与突现方法的本体论及特征 
一、结构与突现方法的本体论基础 
二、结构与突现方法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系统论与自组织理论:揭示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一、复杂结构与系统论方法 
二、不确定性、系统演化与自组织理论 
第三节 动态方法与历史方法:解释经济结构的突现性与演化路径 
一、动态方法:揭示经济结构的创新和质变 
二、历史方法:解释经济结构的演化路径 
第七章 批判实在论方法(Ⅲ):案例方法与扎根理论方法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 
一、批判实在论为何倡导案例研究方法 
二、经济学案例方法的性质与程序 
三、案例方法之经典案例评析 
第二节 扎根理论的方法 
一、批判实在论为何倡导扎根理论方法 
二、经济学扎根理论方法的改进和程序 
三、经济学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实例 
第八章 批判实在论方法(Ⅳ):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 
第一节 批判实在论关于数理经济学的方法论评析 
一、演绎主义与数学形式化 
二、数学形式化: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反思和批判 
三、演绎主义数学形式化的认识论与本体论:批判实在论的批判 
四、关于数学模型方法的改进 
第二节 批判实在论关于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评析 
一、计量经济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二、批判实在论关于若干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论评析 
三、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和发展方向:批判实在论的观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