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是把资产阶级的动机、观念翻译成为学理主义的语言。毫无疑问,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批判和评价是科学、深刻、全面而允当的。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性质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关于经济学的阶级性问题。马克思强调经济学是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的学说。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别于形形色色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公开申明它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经济学,是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经济学。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虽然附着在资产阶级这张皮上,为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和服务,却打着为全民利益服务的幌子,极力掩盖其阶级性。必须看到,作为传统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变种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也具有资产阶级的阶级性,本质上,也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和服务的经济学,具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换言之,当代西方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基本性质没有变,不能把它看做是超阶级的或中性的经济学。
2.关于“经济人”假设问题。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强调人是自私的,天生具有追求个人私利的本性。亚当·斯密在该书中所阐述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追求私利的个人结果将促进社会利益。这就是所谓“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含义。自亚当·斯密最初提出“理性经济人”假设以来,这一假设便成了支持包括庸俗经济学的全部西方经济理论的基础。今天的西方经济学仍然把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作为其理论的基本依据。实际上,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推崇的理性经济人,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具有对剩余价值“狼一样贪欲”的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宣扬的经济理性,不过是贪得无厌的资产阶级的阶级观念而已。马克思关于资本家无限制地对剩余价值的追求的揭露,可以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马克思没有对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贪欲和行为加以赞颂,而是予以无情的鞭挞。人们只要翻开《资本论》,马克思关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描述,比比皆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