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经济大战:列强称霸之路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49001
  • 作      者:
    谢石敏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世界经济大战:列强称霸之路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是一部讲述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与特点的作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案例,详解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作者通过纵向地回顾西方发达国家崛起过程中的经济发展历史和横向地对比中国近代至今从衰落到再次崛起的过程,分析了现实中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国家命运的起起落落。
  《世界经济大战:列强称霸之路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涵盖可宏观经济、货币金融、国际贸易等众多方面的历史和经济学知识,是一部宏大的经济发展全景画卷。其中有众多可读性较强的案例,引人深思。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华尔街与犹太势力不得不说的犹太人反犹主义虽然这一词汇出现于19世纪德国记者威廉·马尔因的《犹太教战胜德意志社会》中,但对犹太人的迫害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历史上,欧洲反犹主义最为严重,影响也最大,欧洲社会之所以会频频发生反犹的恶潮是由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特点所决定的。
  宗教文化上的对立性。在公元4世纪后,随着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后,它就逐渐在欧洲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却一直受到来自犹太教的质疑,被基督教奉为经典的《新约》和基督耶稣一直为犹太教所否认,这种否认实际上就是对基督教合法性的一种质疑。这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欧洲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其次,宗教书中犹太人对基督耶稣的迫害。和基督教会把犹太人形容成为出卖耶稣的犹大的后裔,都在一定程度加深了基督徒对犹太人的偏见,并导致了一种强烈的宗教复仇情绪。最后表现在宗教价值观上的对立上。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的欧洲社会普遍存在这样的宗教对立情绪。有意思的是,《圣经》中耶稣本人也是犹太人。
  缺乏政治地位。犹太人在客居地基本上都是以少数族裔的面目出现的,而他们始终没有完全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来保障自身的利益,这使得他们始终是一个脆弱的群体。再加上一些当权者别有用心的纵容和调唆,犹太人常常会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在中世纪,一些欧洲国家统治者为了讨好教会,不遗余力地迫害犹太人。到了近代,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为了转移国内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视线,又往往拿犹太人作为“替罪羊”。19世纪末20t生纪初俄国的沙皇政权就利用反对犹太人来转移国内的不满。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纳粹势力同样是利用人们对犹太人的仇视来一步一步地夺取权力。从历史上来看,从《圣经》中在埃及为宰相的约瑟到在波斯(今天的伊朗)为皇后的以斯贴,从近代欧洲的“宫廷犹太人”到当今美国华尔街的犹太人,凡是犹太人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时候,其经济和人身利益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维护,就可以有效地抵御反犹主义的攻击。
  经济上的偏见。由于犹太人一直被视为异教徒,所以他们的就业和仕途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少人只能去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特别是高利贷行业。
  流散到各地的犹太人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很快就聚敛起大量财富,但这又会使其成为当地人妒忌和仇视的对象。基督教禁止基督徒进行放贷食息,所以犹太人的放贷一直被视为是“罪恶勾当”。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所描绘的犹太高利贷商人夏洛克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欧洲人心中对犹太人的偏见。和中国封建社会一样,当时在欧洲不务农的人就是不务正业的人,放贷更不是什么好事。至于犹太人因此有了金融业方面的“天赋”,实在是因祸得福。因此犹太人碰巧成为这一未来银行业原型的鼻祖。
  欧洲统治者一方面迫害犹太人,另一方面又把犹太人作为榨取财富资本的对象。
  公元lt82~1321年,法国曾四次驱逐犹太人,为了财税收入又四次召回犹太人。1361年法国国王约翰二世被英国俘虏,为了筹集巨额赎金,允许犹太人返回法国;1394年又把他们驱逐了出去。中世纪犹太人的命运:始则受鼓励,继而受辱,受迫害,最后则遭驱逐。
  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以后,犹太人在经济竞争中的优势也成为非理性反犹的新借口,一些反犹组织通过联合抵制的办法反对犹太人,把犹太人排除在一些行业和社团组织之外。在奥地利,一些反犹主义者在报纸上和集会上就公开打出“不从犹太人处购货”的口号。法国反犹分子爱德华·阿道夫·德律蒙在《法国犹太人》一书中竟然提出:法国的经济萧条和社会贫困是犹太人的罪过。他认为犹太人在法国人口中虽然只占0.25%,可是他们却掌握着法国一半以上的财富,所以要征收犹太人“显然用非法手段牟取的财产”。这本书在出版的当年就售出了10万册,在社会上起到了极大的蛊惑作用。
  社会矛盾的发泄地正是由于犹太人在宗教和价值观上的独特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都有别于西方基督教世界。这种差异使他们往往被视为是“非我族类”,进而形成一种深刻的偏见。在基督教文化的综合情境中,“犹太人”被等同于“恶”并被作为“恶”的象征而呈现于基督教世界的社会文化结构中。
  …当基督教社会遇到威胁而又不能理解或解释时,犹太人就被当作邪恶的化身、永远的外乡人和基督教社会的蛀虫。欧洲主流社会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而基督教文化传统就不信任犹太人。所以犹太人不可能真正成为欧洲主流社会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任何民族文化内部都存在两种机能:排斥性和包容性。排斥性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稳定,它是一种文化出于保护自身的本能而对外来异质文化的做出的反应。包容性则有利于吸收外来文化并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两种机能发挥作用并不是同步的和均衡的,它与这种文化自身的自信程度和开放程度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出现在中国唐代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人。由于政治力量(武则天信仰佛教,且把佛教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的介入,使得佛教得以在中国社会流传、扎根,随着社会的演进而成为民族核心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希腊罗马以后的欧洲世界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上的那种优越感和自信,再加上基督教占据社会思想主体地位后所带来的偏执和非理性因素,所以对异质的犹太人和文化表现出了强烈的排斥而不是宽容。这样,以两种不同宗教信仰为主体的社会,在文化生活上表现出的差异成了一种矛盾冲突的借口。。让犹太人成为社会现实利益碰撞中转嫁矛盾的焦点。
  犹太人繁衍之道实际上,长期苦难漂泊的历史,磨炼了犹太人的精神意志,也培养了他们努力向上不懈追求的韧性——在近百年来在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诺贝尔奖的得主中,犹太人所占的比例远比其他民族要高。
  犹太人在智力活动中的优势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丰富的文化底蕴。犹太人虽在长期的民族灾难中背井离乡,分散于世界各地。他们却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收了所在国的文化精华。这样就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知识养料。
  其次,执著的教育追求。国外一位作家写道:“犹太人家庭在学问方面应受到高度评价,在这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相形见绌。这个因素构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
  再次,理性的思维方式。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说:“我的祖父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以理。”最后,永恒的探索心境。犹太人家庭不但重视知识,而且更重视才能。
  他们崇尚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敢于发问。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美元称霸史
第1章 华尔街与犹太势力
不得不说的犹太人
美国与犹太人的关系
犹太人在华尔街
犹太人伯南克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之路
第2章 黄金与美元
黄金货币史
美元VS黄金——半个多世纪的“缠斗”
中国黄金简史
第3章 燃烧的黑色黄金——石油
石油时代
欧洲能源争夺战
石油改变两次世界大战进程
石油与美元霸权
第4章 美国还能称霸多久
超级大国
剖析美国崛起成因
美国还能称霸多久

第二篇 制造业之百年风云
第5章 大英帝国崛起
工业革命起源与探索
产业革命的影响
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的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现阶段中国制造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产业革命与金融
第6章 德意志帝国——欧洲无要之王
德意志从分裂到统一
工业时代的德国
德国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第7章 日本——从制造模仿到创造升级
明治维新划时代的意义
近代日本产业发展
二战时期与战后日本工业
日本制造对中国的启示
第8章 俄国兴衰与苏联的教训
俄罗斯近代经济变革
苏联70年“得与失”
苏联工业模式崩溃对中国的启示
第9章 美利坚一后来居上的王者
30年工业成长期
两次世界大战奠定霸主地位
大萧条前后的工业状况
技术工业再拓展期(1940~1970年)
滞涨时代与石油危机
产业政策与工业调整期
“去工业化——再工业化”引发的思考
第10章 迟到的改革——洋务运动与北洋新政
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败局成因
北洋新政
弱势政府市场活跃
北洋、民国时期工业发展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第三篇 中国货币之百年沉浮
第11章 清朝货币体系的演进
中国货币历史概况
货币体系与铜钱
白银形式与流通
鸦片战争之后的货币制度
洋务运动期间和辛亥革命之前的货币制度
清朝货币制度分析与简论
第12章 “袁大头”的历史地位
统一铸币
纸币通行
被外国势力操纵的中国金融业
第13章 南京政府时期货币制度
废两改元
白银风潮
法币改革始末
法币从实施到崩溃
金圆券发行与崩溃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