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省区经济增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69284
  • 作      者:
    周吉梅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技术进步是落后经济体追赶发达经济体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但省区差距同样令人瞩目。缩小省区差距绕不开省区间的技术赶超。基于此,《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丛书·中国省区经济增长论丛:产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拟从三次产业的角度探索我国省区1978~2002年产业的技术进步对省区经济增长与协调发展的作用。首先采用永续盘存法系统地估计出全国各省区及各省区三次产业的物质资本存量;接着采用Solow分析框架核算我国省区三次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最后考察三次产业的σ-趋同和β-趋同情况,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丛书·中国省区经济增长论丛:产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涉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可作为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阅读资料,也适合广大经济管理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参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导论
  1.1 产业技术进步与省区经济增长的研究背景
  自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保持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耿庆武,2005)。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经济高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事实,并从中提出本书要研究的问题。
  典型事实1: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GDP总量的4%,而资源消耗在世界资源总消耗量中所占的比例却远远高于上述GDP的比例(表1G1)。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据有关方面报道,我国主要污染排放量已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世界银行1997年统计,我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GDP的3%~8%。
  事实上,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以低效率投资支持为突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9月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将无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们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
  要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的提高,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已在学界达成共识。因此,如何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把依靠要素投入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上来就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是落实、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显然,定量分析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离不开对技术进步的核算。
  目 前已经有大量的文献估算了我国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并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正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文献大都以国家或省区层面作为分析单位,从产业的角度研究技术进步的文章很少。既然经济增长最终也就落在空间上和产业上,从产业的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就显得很有必要。
  典型事实2:省区间经济增长的差距逐步拉大。
  我们简单以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和广东与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的劳均产出(亦即人均产出)做一对比(图1G1)。1978年,上海的劳均产出是贵州的8.8倍,到1988年,这一差距缩小至5.8倍,但是从1989年开始差距又开始拉大,到2002年上海的劳均产出已经是贵州的12倍;广东省与贵州省的对比情况类似,劳均产出之比从1.83逐步扩大至5.06。总的来看,经济较发达的省区与发展较慢的省区之间的劳均产出差异都在逐步扩大,而且这种差异还在不断持续。
  关于我国省区经济差距的研究已经引起我国很多学者的关注,从大量的实证文献来看,普遍支持的观点是:是全要素生产率而不是要素投入决定了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既然全要素生产率决定了地区之间产出的差异,我们自然就会问: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存在趋同现象? 如果存在,这种技术的趋同在省区经济的赶超中又发挥什么作用? 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有望进一步增进人们对如何实现协调发展的理解。
  1.2 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书从三次产业的角度研究产业内技术进步及技术的趋同情况。选择三次产业虽然也难免掩盖了更细分产业部门的技术趋同情况,但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这已经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数据。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2.1 研究内容
  1. 分省区分产业的资本存量估计
  资本存量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之一。在利用总量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研究中,通常都涉及资本存量。目前,多数OECD国家都发布资本存量的官方数据,而我国的统计部门还暂时未展开这项工作。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试图对中国的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估计全国资本存量的时间序列,估计某个产业资本存量的时间序列,估计省区资本存量的时间序列。毋庸置疑,以上三个层面的估计结果推动了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文献的深入。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估计全国各省区分产业资本存量的文献,准确估计各省区三次产业的资本存量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也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基于此,本书采用永续盘存法估计中国1978~2002年各省区三次产业的物质资本存量,希望成为对已有中国资本存量估算研究的补充和延续,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分省区分产业的TFP核算
  大量的经济增长理论文献都揭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就我国的经济增长实践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但同期省区间的差距却不断拉大。基于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目前,落实、实施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显然,无论是探索我国省区协调发展,还是定量分析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都离不开对技术进步的核算。
  由于目前我们还无法直接度量技术进步,实证经济增长文献(确切地说,是经济增长核算文献)通常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度量经济体的技术进步,即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中不能够被可观测生产要素所解释的部分。基于此,本书采用Solow 分析框架,设定CobbGDouglas形式的生产函数来计算我国省区间三次产业的全要素增长率。在具体的测算过程里,笔者对诸如劳动产出弹性等数据做了相应改进,从而提高了测量技术进步的精确度。
  3. 产业内技术进步的趋同分析
  经济增长中的实证研究的文献里非常重要的一块是对趋同理论的检验。趋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落后国家到底能否赶超先进国家”的回答上。对于这个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①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各国初始人均收入或人均资本的差异导致了各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经济增长率间的差异有可能消失。在此基础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趋同假说,简单地说,就是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与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相比,会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②新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导致各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是各国技术进步的差异,与初始人均收入的差异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不一定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样,对趋同存在性的检验就成为对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因此,本书采用Bernard和Jones (1996)的方法,定量分析1978~2002年三次产业TFP的σG趋同、βG趋同情况,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
  技术赶超是落后经济体追赶发达经济体的重要渠道。缩小省区差距绕不开省区间的技术赶超。本书关于产业内技术进步的趋同分析有望进一步增进人们对技术进步在我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省区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解,使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1.2.2 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是本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计量学中面板数据研究的最新方法,如PanelData固定效应估计方法研究TFP趋同。此类研究方法基本与国际研究同步,并领先于国内研究。
  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是指考察研究对象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现象和规律;动态分析是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显示出的各种发展、演化规律。本书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得出了产业技术进步变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一步增进了人们对省区产业技术进步差异的理解。
  1.3 本书的数据来源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历史数据的重大补充和一次历史数据的重大调整。 第一次是对1978~1984 年数据的补充; 第二次是对1952~1977年数据的补充。而一次重大调整是在我国进行首次第三产业普查后的1994~1995年进行的。这两次数据补充和一次数据调整的详细数据主要发表在国家统计局经济核算司(1997)出版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一书上。为了弥补1996年以来详细GDP数据的空白,国家统计局经济核算司在2004年又出版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
  一书,从而提供了1952~2002年的国家和各省区系统、完整的GDP数据资料。
  可以说,两本核算资料的面世,给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赶超的研究带来了福音。这也是本书一系列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具体而言,这两本核算资料提供分省区的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地区生产总值指数、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资本形成总额指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存货增加指数等数据。遗憾的是,这些数据都只停留在三次产业上,没有更细分层次上产业的相应数据,因此本书的分析单位也就定位为三次产业。
  另外,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2005)编写的?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也包含了大量分省、分产业的数据,并首次公开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这里我们主要采用的数据是全国28个省区的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数据。
  应该说实证分析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据的来源显然关系到实证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对于如此庞大的数据的收集、录入和整理,笔者一直小心翼翼,务求不出任何差错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与严谨。
  第2章 产业技术进步与省区经济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经济增长的文献,主要是回答两大类问题:一是经济为什么会增长,即增长的内在机制;二是为什么会存在收入差距。从这两大类问题出发,引发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关于增长的内在机制,或者说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基本形成两大观点:一种观点强调“资本形成”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知识和固定资本投资的增长;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经济增长源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则增长是可持续的;如果经济增长源于资本形成,特别是固定资本或物质资本的形成,那么经济增长就会受到资源的约束。接下来我们不禁会问:我国现阶段的增长模式是什么? 是资本推动还是技术推动? 对于第二大类问题,关于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主要关心穷国(落后地区)是否可以赶上甚至超过富国(发达地区),趋同理论也由此而生。
  不容忽视的是,经济增长最后都要落实到空间上和产业上。从空间上研究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比较,这方面已有非常多的文献,基本的结论是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体现在贫富差距拉大、东西部发展差距突出等问题上。对于这种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许多学者归结于投资倾斜、乡镇企业发展的分布不均、地方性财权下放、开放的次序及程度差异、基础设施建设差异等多种原因(魏后凯,1992;杨开忠,1994;魏后凯和杨大利,1997;林毅夫等,1998;王绍光和胡鞍钢,1999;Demurger,2001)。另外,魏后凯(1997)应用加权变异系数法把地区差距按六大行业分解,得出改革开放至1994年工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份额均在50%以上,且在时间趋势上工业的贡献份额处于下降的态势。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产业技术进步与省区经济增长的研究背景
1.2 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数据来源

第2章 产业技术进步与省区经济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增长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
2.3 趋同理论的发展
2.4 趋同与TFP趋同研究现状

第3章 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
3.1 有关中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文献综述
3.2 永续盘存法的简绍
3.3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3.4 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3.5 估计方法与结果的边际贡献
附表

第4章 省区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核算
4.1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概念及现有的研究
4.2 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TFP核算结果及分析
4.4 三次产业TFP的省区差异总结及政策建议
附表

第5章 省区三次产业技术进步的趋同分析
5.1 趋同理论及相关研究简介
5.2 σ-趋同分析
5.3 绝对β-趋同分析
5.4 条件β-趋同分析
5.5 国际比较分析
5.6 主要结论
附录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