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生产网络与东南亚区域一体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14289
  • 作      者:
    王铁军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铁军,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传播系。1990年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世界地区史与国别史专业,获史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地区国别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史和全球治理等。曾赴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Robarts加拿大研究中心从事全球治理机构和跨国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俄罗斯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即“全球治理机构与跨国公民社会”和“葛兰西思想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运用”。出版专著《全球治理机构与跨国公民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全球生产网络与东南亚区域一体化》从新葛兰西主义的理论框架出发,考察全球生产网络与东盟各类当地要素,尤其是与东盟国家权力的相互关系,力图将全球生产网络、全球商品链理论和新葛兰西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将地理上分散的经济网络和因此而产生的各类社会政治问题结合起来,揭示活跃在跨国生产网络中的各类社会力量在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一体化:结构与功能
  经济活动的跨国化发展与区域一体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关于这一点,一体化理论家早就有所察觉。例如,巴拉·巴拉萨(Bala Balassa)就认为,经济一体化由低到高有五种表现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联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总体经济一体化。40但是,这些表现形式更侧重于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形态。进入21世纪,国际贸易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深入发展使世界经济以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方式迅速融合为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其背后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它通过新的管理技术、垂直非一体化、即时生产、小批量、外包转包及跨国商业联盟等形式使生产和销售的不同阶段被分解为可以分离组合的工序,并分散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又在某些特定的地方聚集起来。全球生产网络的兴起将会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理论界正在探索的问题。但是,主要属于商学和管理类的林林总总的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目前尚未同属于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各类一体化理论产生直接的对话。笔者试图梳理各类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按照其基本思想和理论假设与相应的区域一体化理论相对照,以后者为参照系评析前者,从而对前者的国际政治经济含义有更深的理解,然后站在新葛兰西主义的立场上解读以汽车业为代表的全球生产网络与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关系。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新葛兰西主义与东南亚区域。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关联
一、区域一体化理论:新功能主义、政府问主义与新葛兰西主义
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一体化:结构与功能’
三、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一体化:行为者、制度与嵌入
四、新葛兰西主义对全球生产网络的解读

第二章 汽车公司:制度、能力和战略
一、全球汽车业的发展
二、美国和日本汽车企业的生产组织:福特制与丰田制
三、丰田制、公司能力与国际化战略
四、旗舰公司和供应商:美、日汽车公司的战略类型与外包模式

第三章 东南亚的汽车生产网络
一、贸易、投资的关联与东南亚的全球生产网络
二、跨国汽车巨头在东盟四国的布局及战略动机
三、日本在东南亚的汽车生产网络
四、美国和欧洲在东南亚的汽车生产网络
五、总装厂、零部件供应商与东南亚汽车生产网络
六、战略联盟:汽车生产网络“嵌入”东南亚的独特方式

第四章 全球生产网络与东道国
一、新自由国家、发展型国家与国家的“国际化”
二、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前东盟四国的汽车产业政策
三、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期间东盟五国汽车业的发展及产业政策的调整
四、全球生产网络向东盟欠发达国家的扩张:以老挝和越南为例
五、产业聚集:全球生产网络与东道国政府的合作与争夺
六、东南亚国家的权力形态与国家的国际化

第五章 全球生产网络与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安排
一、东盟区域内的制度安排(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二、东盟区域内的制度安排(二):东盟工业合作计划
三、东盟区域外的制度安排
四、新双边主义
五、新多边主义: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与印度尼西亚汽车案

第六章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社会行为者和社会关系
一、东盟当地商业界和“政一商关系”
二、东盟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工人和工会
三、全球生产网络与东盟跨国公民社会
结语:全球生产网络与东盟区域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