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银行信贷市场来看,Stiglitz & Weiss(1981)开启了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信贷配给问题的框架,认为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高利率会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降低银行预期收益,因此必然采取低利率政策,从而造成信贷供不应求的状况。之后,Bester(1985:850~855,1994:72~86),Chan & Thakor(1987:255~276)等也都基于此框架,进一步分析了抵押对于解决贷款市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的作用。国内学者平新乔、杨慕云(2009)则从中国商业银行数据出发研究了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外,在银行存款市场,也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Diamond & Dyb—vig(1983)的存款市场银行挤兑模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国内学者徐联初(2000)也分析指出,存款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存款利率具有高弹性,也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即存款人往往会选择低效率银行的行为,最终可能会引发银行支付危机。
其次,从证券市场来看,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得更为严重和复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上的证券信息垄断、隐藏或欺诈,另一类是客观存在的信息传递困难所致的信息不对称。美国著名学者Mishkin(2011:49~70)指出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信息不对称恶化了证券市场中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最终成为股市下跌和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而其他国内学者多从我国证券市场出发分析其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宋玉臣(2006)认为,机构投资者与发行人相互联系隐藏、垄断信息,甚至向市场提供虚假信息,联手操纵股价。我国股市现在的结构是机构和中小散户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胡维波(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创新拉长了信贷链条,加剧了链条上各利益主体的信息不对称。而信号传递机制的缺失,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有效解决,证券化链条具有内生脆弱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