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派经济学.第11卷第1期(总第41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215903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海派经济学(2013年第1期·第11卷·总第41期)》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的当代审视与拓展、罗默对所有制与剥削关系的研究述评、《资本论》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兼论国内外学界关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实质问题的分歧、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路径及其隐忧解析——拓展人性假设的必要性、现实性和艰巨性关于市场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消费成长与经济转型: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现有的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讨论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完成之后,生产价格与其背后的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同一时间的关系,亦即对转形结果的研究。而相对来说,对价值形成生产价格的动态过程的研究不多。基于此,我们将侧重转形结果的转形问题称为静态价值转形问题。
  综观前人关于静态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可以大致将争论归结为平均利润率是否内生决定的问题,而平均利润率是否内生的问题本质上也就是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是否同时决定的问题。认识到这一点,是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评价各种转形解法的关键。
  首先,若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同时决定(鲍特凯维兹应该是这种观点的最早开创者),根据线性代数原理,就意味着平均利润率是内生决定的。早期的古典解法模型设定上就假定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同时决定,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时利润率也随之确定了。真正开始意识到内生利润率的是塞顿(1957),他通过建立价值转形一般模型,认为由生产价格决定方程就可得到平均利润率。斯拉法的物量体系方法和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的创立为利润率内生化的计算提供了便利,这种处理方法被李嘉图主义解法广泛运用,首先是萨缪尔森(1957),继而是森岛通夫(1961)和斯蒂德曼(1977),但是他们站在马克思的对立面,利用所谓“可以不通过价值概念求解生产价格和利润率”以及“两种利润率不相等”的荒谬结论来否定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新解主义继承了这一方法,但为了保证“总计一致二命题”同时成立,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范围缩小到了纯产品。白暴力(1986,1999)-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转形问题的关键所在,将两种利润率的“近似”相等看作是反驳斯蒂德曼的理由。张忠任(2001,2004)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将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看作同时决定的,同时认为劳动力的生产价格独立于产出品生产价格的决定。
  其次,若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不同时决定,在求解生产价格的问题上就需要知道平均利润率,此时就需要添加不变性方程来求解生产价格和利润率。在转形问题的研究中,不变性方程本质上包括两个: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额,剩余价值总额等于利润总额。误将利润率外生化的早期古典解法,一直在不变性方程的选择上徘徊不定。不过后来的国外学者大部分还是统一遵从了米克(1956)提出的以“剩余价值总额等于利润总额”作为不变性方程的看法。在国外,明确将投入品和产出品看作分期决定的是分期单一体系解法。此外,森岛通夫(1978)利用迭代法分析转形问题也将利润率看作外生决定,需要通过平均利润率计算公式进行求解。
  ……
展开
目录
特稿
创建“世元”的可能性和实现路径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的条件——兼对程恩富、马艳“正比论”的证明

专访
科学认识价值增值规律——访经济学家郑志国

论文
静态价值转形问题解法的新探讨——兼对几种典型解法的评析
对G. A.科恩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
是科技价值论还是科技劳动价值论——与郑文范、杨建军就《科技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一文商榷
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的当代审视与拓展
罗默对所有制与剥削关系的研究述评
《资本论》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兼论国内外学界关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实质问题的分歧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路径及其隐忧解析——拓展人性假设的必要性、现实性和艰巨性
关于市场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
消费成长与经济转型: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有效制度、利益共容与经济增长——对非洲增长停滞的一个文献学分析
一个文献综述: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力

人物
简新华教授的经济思想与学术贡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