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中国近代化“船炮水军”
随着抗击英国侵略者战争实践,林则徐对敌人海上军事力量的认识不断加深,他认为,要战胜侵略者,仅靠旧式水师不行,必须建设一支可以与船坚炮利之敌相抗衡的“船炮水军”。1840年9月,英军炮舰抵达天津口外,他上奏清廷,提出创建船炮水军的建议。他说:“即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他还提出以关税作为筹办经费,并强调:“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①主张船炮并举,以使中国的水军、水师可以“出洋剿办”。这些思想的产生,标志着林则徐的海防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所谓“船炮水军”,指的是近代化海军。战争实践使林则徐认识到,鸦片战争中,清军虽有90万的常备军,但面对英国万余人海上军事力量竞束手无策。追其原冈,主要是没有建立一支可与敌在“海上争锋”的近代化船炮水军。为此,林则徐强烈呼吁:“船炮水军断非可已之事,即使逆夷逃归海外,此事亦不可不亟为筹划,以为海疆久远之谋”。因此,海上之事,“船炮水军之不可缺一”。②这充分表明林则徐已认识到建设近代化海军,保卫海防的重要性。
关于建立巾国近代化船炮水军,林则徐认为,部队与装备必须同时筹建。提出“器良、技熟、胆壮、心齐”八字要言。关于“器良”,对装备舰船而言,是为首要。建设近代化海军必须着力改变船炮上落后于敌人的不利状态。关于“技熟、胆壮、心齐”,主要是对人的要求。他从士气、战术、协同等方面对海军官兵素质提出了全面要求,特别强调了对指挥员的要求,认为水军总统,只有忠勇绝伦,与士卒同甘共苦,才能可以当一半之人。关于船炮水军的编组,林则徐认为,应建立一支拥有大船百艘,中小船50艘,水兵5000人,舵工1000人的船炮水军,并设“水军总统”。只有建立一支装备先进,有独立指挥系统的水军,才能与入侵的英国海军相抗衡。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提出建立近代化海军的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先驱者。他提出海防思想是在抗击英国海上入侵的战争实践中产生的,并在斗争的实践中发展,开创了近代中国海防思想的先河,成为近代中国海军战略思想产生的标志。林则徐对于西方船坚炮利之“长技”已不仅仅是停留在直观的认识上,而且已开始对海防不同于陆防有了初步认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林则徐是从筹划“国家海疆久远之谋”的高度提出建立近代化海军的,这就使他的海防思想具有国防战略的理论意义,对当时和日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0年后,左宗棠在《筹办海防会商布置机宜折》中写道:“海上用兵以来,文如林则徐,忠而有谋,以之制初起之寇本有余力,不幸为忌者所问,事权不属,不克竟其设施。①”但是,我们应看到,林则徐的海防思想没有真正突破中国固有的海防传统模式,其思想在制定“战守”方面未得到全面实践,随着林则徐被罢黜而被迫中止。他倡导的建立近代化“船炮水军”之议,则被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斥为“一派胡言”。虽然林则徐有些思想未被朝廷采纳,但其先进的海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为后来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思想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