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宋、辽、金、夏(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37303
  • 作      者:
    台湾三军大学编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蒋介石亲自下令编撰并题写书名,蒋纬国主持修订,军中将校担任撰稿,史家负责指导审校,历21年而成的一部战争史巨作。
  ◎军方专家,俱久历战火、将校之选,史家当中,钱穆、王云五、姚从吾、黎东方、陶希圣、蒋复璁、陈致平等名家悉数效力。囊括全台湾史家、军事一流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
  ◎18巨册,500万言,再现中国历史4600年当中500余会战全景。
  ◎历经4个版本,见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
  海报:
  
  
  ◎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一次对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盛大回眸与全面检讨。
  ◎一部沟通历代典籍、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
  ◎一部中国两岸军方都大量分发军中将校、用以提高官兵军事素养的恢宏之作。
  ◎一部继承中国战略思想,可用以指导军界、政界、商界精英的奇书。
  ◎一部抹平普通读者、各界精英阅读习惯差异的作品。
  ◎一部每一页都是中国前人智慧总结的书。
  ◎台湾陆军上将蒋纬国,三军大学校长、陆军上将徐培根,亲笔作序。
  ◎中信出版社2013年重磅巨作。
  ◎将星荟萃,史家云集,强大的作者阵容:
  编纂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委员:徐培根 (陆军上将) 皮宗敢 (陆军中将) 罗列 (陆军上将)
  刘安祺 (陆军上将) 余伯泉 (陆军上将)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将纬国 (陆军上将)
  编委会委员:许朗轩 (陆军中将) 朱嘉宾 (陆军中将)
  总编纂:李震 (陆军上校)
  审校委员:姚从吾 (历史教授) 蒋复璁 (历史教授) 徐道邻 (历史教授) 宋晞 (历史教授)
  陈致平 (历史教授) 夏德仪 (历史教授) 刘光 (陆军中将) 张傧生 (历史教授)
  方豪 (历史教授) 黄大受 (历史教授) 许朗轩 (陆军中将) 杨家骆 (历史教授)
  李方晨 (历史教授) 赵铁寒 (历史教授) 黎东方 (历史教授) 萧一山 (历史教授)
  修订委员会:
  主任委员:蒋纬国(陆军上将)
  指导委员:钱穆(历史教授) 王云五(历史教授) 陶希圣(历史教授) 蒋复璁(历史教授)
  黄季陆(历史教授) 方豪(历史教授) 屈万里(历史教授)
展开
作者简介
  台湾三军大学,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2000年再次改名“国防大学”。
  1955年10月1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宋辽金夏(上)》讲述宋、辽、金、夏四朝之间战争及史事。内容涵盖起自赵匡胤篡周,终至宋徽宗灭辽、西辽建国及覆灭之间诸战役。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中国历代战争史》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相关视频请点击:
展开
精彩书评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
  ——《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

  18卷本《中国历代战争史》有许多后出著述不及的长处,其作者军事素养深厚,有的还颇富指挥战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认真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前战略态势,双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战法,战争进程及成败原因的分析较全面,认识较深刻,颇能“言人所不言”。
  该书战略分析层次清晰,注重创新性。战略分析通常可以分成对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具体战争计划与实施方案等不同层次,上一层战略制约着下一层战略。本着这一认识,《中国历代战争史》对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高屋建瓴式的总体叙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当时的战略格局、参战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参战各方战略加以分析,就如同层层剥笋,有很强的说服力。
  该书能在大陆地区正式出版,并以横排方式适应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将会对大陆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促进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颇有助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刘庆

  专业军事人员与权威历史学家的联手,是本书质量的最大保障。前者保障了“战争”研究的专业性,后者保障了“史”的底蕴。
  ——知名历史学者、《布局天下》作者 饶胜文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宋祖篡周及平定内叛诸战役
  (附图11-380  11-381)
  一、宋祖篡周:周恭帝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乘将兵北御契丹,兵至陈桥回师行篡,国号宋。
  二、平定李筠之战: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举兵讨宋。同月宋祖出兵,至六月平定之。
  三、平定李重进之战:建隆元年九月,李重进起兵于淮南,宋祖即出兵进击,至十一月平定之。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一、赵匡胤篡立
  周显德六年(辽穆宗应历九年,北汉天会三年,959年),世宗亲将北伐,欲谋收复幽蓟之地,在节节奏捷,相继收复瀛、莫、易等州之余,世宗突然得疾,因而征师中罢,班师大梁(其事详上卷第十章)。同年六月,世宗殂,子梁王宗训方七岁继立,是为周恭帝。
  当世宗进军瀛、莫、易等地时,辽主即遣使诣北汉,命北汉主刘钧自晋阳发兵入周疆境,以牵制周军之攻势。旋闻周师南还,乃罢兵。
  翌年正月,赵匡胤遂于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北二十里)拥兵为变,废恭帝而篡周。据史称:显德六年十一月,镇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及定县。为周邻契丹之国防重镇)告急,言北汉会契丹兵入寇,时正值周群臣贺正旦(镇定使者行三十日,始能抵达大梁)。恭帝乃命归德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将宿卫诸军御之。恭帝元年(960年)正月初二日,殿前副点检、镇宁节度使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初三日匡胤将大军继之。军校苗训,号知天文,托云“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指谓匡胤亲吏楚昭辅曰:“此天命也!”
  赵匡胤掌军政六年,得士卒心。数从世宗征伐,屡著功绩。世宗既殂,为人望所归,且当此时主少国疑,将士阴谋推戴。时京中人亦多聚语云:“策点检为天子。”是夕,军次陈桥驿,将士相与谋曰:“主上幼弱,我辈出死力破敌,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都押衙李处耘乃具以其事告匡胤弟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匡义,及归德节度使掌书记赵普。语未竟,诸将露刃而入,大言曰:“军中定议,欲策太尉为天子!”匡义晓谕之曰:“兴王异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汝等各能严饬军士,勿令剽掠,都城人心安,则四方自定,汝等亦可共保富贵矣!”众许诺。匡义与普乃部分诸将,一将即夜遣衙队军使郭延赟入京,驰告素所归心之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一面命将士环列匡胤以待旦(以上见《续通鉴》卷一《宋纪一》及《续通鉴长编》卷一)
  初四日迟明(史载匡胤醉卧,初不省),诸将擐甲执兵直叩匡胤寝所。匡义入白,匡胤起。诸将露刃曰:“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匡胤未及应,黄袍已加身矣。众即罗拜呼万岁,掖之上马还汴。匡胤于是揽辔曰:“汝等贪富贵立我,我有号令,汝等能禀乎?”众下马曰:“愿受命!”匡胤曰:“太后、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皆我之比肩。汝等不得侵陵,朝市府库,不得侵掠;用命有厚赍,违则拏戮!”皆应曰:“诺!”遂整队而行。(见《续资治通鉴》卷一《宋纪一》及《续通鉴长编》卷一)
  初五日,匡胤率队自仁和门入汴,先遣楚昭辅慰安家人,又遣客省使潘美,见执政谕意。时宰相范质、王溥早朝未退,闻变,质执溥手曰:“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爪入溥手,几出血,溥噤不能对。天平节度使(治今山东东平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自内庭惶遽奔归,将率众备御。散员都指挥使王彦升,遇通于路,跃马逐之,驰入其第,杀通及其妻子。诸将翼匡胤登明德门,匡胤令甲士还营,而自退居公署。有顷,诸将拥范质等至,匡胤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质等未及对,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瑰按剑厉声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质等相顾,不知所为。王溥降阶先拜,质不得已亦拜。遂请匡胤诣崇元殿,行禅代礼。召文武百官,至晡时班定,犹未有禅诏,翰林学士承旨陶毅袖出之。于是宣徽使昝居润引匡胤就龙墀,北面拜受,然后升崇元殿,即皇帝位,是为宋太祖。奉周恭帝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大赦改元。以所镇归德军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因国号曰宋,内外马步军士等第优给命官,遣使遍告郡国。(见《续资治通鉴》卷一《宋纪一》,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初韩通与匡胤同掌宿卫,军政多决于通,匡胤内忌之。通性刚而寡谋,言多忤物。其子颇有智略,见匡胤得人望,劝早为之所,不听,卒及于难。通已死,匡胤怒王彦升专杀,欲罪之,群臣以建国之始,乞贳之。匡胤为收揽人心,奖励忠节,乃诏赠通为中书令,以礼葬之,以旌其忠。论翼戴功,以周义成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为归德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马步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以武信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候;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王审琦为泰宁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虎捷右厢都虞候嘉州防御使张光翰为宁江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以弟匡义为殿前都虞候,赐名光义,余领军者并进爵。时慕容延钊将前军已至真定,周侍卫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将兵巡北边,乃遣使谕二人,各以便宜从事。二人皆听命。遂加令坤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延钊为殿前都点检、昭化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二品。
  归德幕府文人有佐命功者,以掌书记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判官刘熙古为左谏议大夫,观察判官吕余庆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摄推官沈义伦为户部郎中。
  此外,侍周三相,并以优礼。范质仍为司徒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加侍中,王溥右仆射、平章事、监修国史、参知枢密院事、加司空,魏仁浦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右仆射。盖自唐以来,三大馆职,皆宰相兼之,首相昭文,次监修,次集贤。宋因之也。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唐及五代,齐遵此制。及质等为相,自以周室旧臣,内存形迹,又惮帝英睿,乃请每事具劄子进呈取旨。帝从之。由是坐论之礼遂废。
  其他重要藩镇,亦加爵赏。以周天雄节度使魏王符彦卿(治今河北大名县)守太师,雄武节度使王景(治今河北蓟县东北。虚名也)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定难节度使(治今陕西横山县北)西平王李彝殷守太尉,荆南节度使高保融(治今湖北江陵县)守太傅。余领节镇者,亦皆进爵。
  初,藩镇中闻宋祖篡立而欲效忠周室者,有成德节度使郭崇(治今河北正定县),追忆周室恩遇,时或涕泣。监军陈思诲密奏其事,且言常山近边,宜谨备之。宋祖曰:“我素知崇笃于恩义,此盖有所激发耳!”遣使觇之。崇闻之忧懑失据。观察判官辛仲甫曰:“公首效诚节,且军民处置,率循常度,朝廷虽欲加罪,何以为辞?使者至,但率官吏郊迎,尽礼致恭,淹留伺察,当自辨明矣。”崇如其言。使者归奏崇无它故,宋祖乃喜,以晷居润权知镇州制之。其次,保义节度使袁彦(治今河南陕县)闻宋篡周,日夜缮甲治兵。宋祖虑其为变,命潘美往监其军。美单骑入城,谕令朝觐,彦即治装上道。遂徙彦为彰信节度使。其三,护国军节度使杨承信(治今山西永济)亦有谋反之说,宋祖遣使赐生辰礼以察之,承信因不敢发。盖自周世宗整军之后,朝廷兵强,藩镇弱,故皆不敢轻举,而因宋祖亦先知与善于处置,遂皆就范也。然未几尚有昭义节度使李筠(治今山西长治县),与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治今江苏江都县),相继起兵,宋祖遂展开进讨之战。(见《续资治通鉴》卷一《宋纪一》,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至于其他国外一般情势,北方之强敌北汉与辽谋会师攻镇定,闻宋篡周,乃罢出师之举,盖欲以观新朝之意态也。南方则南唐主李景因宋释其降将周成等三十四人(周显德中降周者),遣归,乃遣使至汴,贺宋帝即位。吴越王钱俶,以素归顺中原,及闻宋立,乃遣使致贺,是年冬,宋太祖即授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此为未来南伐作预谋也。至于后蜀主孟昶,湖南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南汉主刘等,则或持独立或持观望之志。
  第二节 宋太祖及佐命功臣
  宋太祖 太祖赵匡胤,涿郡人。其高祖眺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令。眺生珽,历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珽生敬,历营、蓟、涿三州刺史。敬生弘殷。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初为赵王王镕将,继为后唐庄宗典禁军,后汉时因功迁护圣都指挥使。后周广顺末为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显德年间,从周世宗征淮南,累官检校司徒,天水县男,与子匡胤分典禁兵。卒,赠武清节度使、太尉。
  太祖匡胤,乃弘殷之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及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骁勇善骑射。周广顺初,补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周世宗为汴尹,遂为开封府马直军使。世宗即位,复典禁兵。高平之战有功,拜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从征淮南有功,还拜殿前都指挥使及定国军节度使。再从征寿春,还拜义成节度使,检校太保,仍殿前都指挥使。三征淮南,拜忠武节度使。从征契丹,为水陆都部署,收复瀛、莫及瓦桥关诸地,还拜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拜归德节度使检校太尉。因契丹与北汉将入寇,将师御敌,遂因主幼国疑,及将士之拥戴,回师篡周。在位十七年,寿五十。
  赵匡义 匡义,太祖之弟,即位之二年,改名炅。容貌雄伟,性嗜学。其父总兵淮南,破州县,不取财物,第求古书遗炅,恒饬厉之。由是炅工文业,多艺能。事后周至供奉官都知。陈桥兵变,炅与赵普实为首。太祖既即位,累迁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太祖征潞泽,炅为大内点检留镇、泰宁节度使。太祖征淮南,炅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太祖征太原,炅为东都留守、封晋王,在宰相上。太祖崩,遗命传位,是为太宗。
  赵普 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唐幽帅赵德钧连年用兵,民力疲弊,普父迴举族徙常山,又徙洛阳。普沉厚寡言,镇阳豪族魏氏以女妻之。后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世宗用兵淮上,赵匡胤拔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匡胤父弘殷卧疾滁州,普朝夕奉药饵,弘殷由是待以宗分。匡胤尝与语奇之。淮南平,调补渭州军事判官。匡胤领同州节度,辟为推官;移镇宋州(归德),表为掌书记。陈桥兵变,匡胤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匡义排闼入告匡胤。匡胤欠伸徐起,黄袍遂加之。既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从征潞泽,还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旋拜枢密使检校太保。乾德二年范质等三相同日罢,以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普既拜相,太祖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寻兼监修国史,以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以副之,但薛、吕不宜制,不知印,不押班,但奉行制书而已。五年加昭文馆大学士。劝太祖籍诸道丁壮送京师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主钱谷,由是兵甲精锐,府库充实。寻以专宠骄侈,太祖遂分其权,且出为节镇。太宗即位复用之,以至于卒,宠幸有加。普少习吏事,而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刻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又性疾恶强直,刚毅果断,正直不回,尽忠所事,故为宋初名相。
  石守信 守信开封浚仪人。事周太祖得隶帐下,广顺初年累迁亲卫都虞候。从世宗高平力战,迁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师还迁铁骑左右都校。从征淮南为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遂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从征瀛、莫、瓦桥,为陆路副都部署,以功迁殿前都虞候,转都指挥使领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领义成军节度使。赵匡胤篡周,即得力于守信之归附,故乾德初,匡胤行其“杯酒释兵权”之策时,曰:“我非尔曹不及此!”
  高怀德 怀德字藏用,真定常山人,周天平节度使高行周之子。由于怀德乃将家子,练习戎事,不喜读书,性简率,忠厚倜傥,有武勇。与父行周历事晋汉周三朝。行周卒,周太祖召怀德为东西班都指挥使领吉州刺史,改铁骑都指挥使。高平之战为先锋都虞候,以功迁铁骑右厢都指挥使领果州团练使。从征淮南知庐州行府事充招安使,以功迁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周世宗北征,与韩通率兵先抵沧州。克关南为雄州兵马都部署。恭帝即位,权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江宁节度使,又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宋太祖篡周,因得其归附而成功。
  第三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参看附图11-380 11-381)
  一、战场地理形势
  宋承后周疆土,东临海、西至秦陇,北邻契丹、北汉、西夏,南临于江。其周边邻国南有南唐、吴越、南汉、南平、武平留后;西有后蜀、羌、西夏(见图11-378)。国内辖地实有一百一十八州,宋初定制前,分由十余节度使管辖之。
  昭义军节度使辖有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县)、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县)、沁州(今山西省沁县),节度使治潞州。潞州居太行之脊,其地位之重要,关系河北河南之安危,故自安史之乱以降,历为战略要地。在本战中,又为宋与北汉间国防要地,此地有失,宋必危殆。在此之险隘,有天井关,关南即太行山之羊肠坂道,极为险要,当宋祖遣石守信进军时,谓“勿纵筠下太行,急引兵扼其隘”,即指此关也。(《续通鉴》卷一《宋纪一》《续通鉴长编》卷一)
  淮南军节度使辖有扬州(今江苏省江都县)、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滁州(今安徽省滁县)、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庐州(今安徽合肥)、舒州(今安徽怀宁)、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黄州(今湖北黄冈)、安州(今湖北安陆)、沔州(今湖北汉阳)十一州之地。扬州附近淮南地区,地势平旷,恃以为险者仅淮河一水耳,若沿淮之寿、濠、泗等州有失,则扬州形势孤危,宋军可直捣城下矣。
  若昭义军、淮南军同起以讨宋,一在宋都开封之西北,一在其东南,恰好使宋腹背受敌。
  北汉在昭义军西北,势必助昭义以倾新造之宋。契丹在宋北疆,虽尚未有助筠之谋,但其助北汉亦为势所必至。是故宋北面之敌有三,不谋个别击破之,势必联合以图宋。
  南唐在淮南军之南,据有江南江西之地。淮南原为南唐失陷于后周者,其收复失地,固未尝一日或忘也。如有机可乘,必助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全力以攻宋,以便在鹬蚌相争中,坐收渔人之利。由于重进未能与李筠同时并举,故南唐乃不敢轻于助进耳。
  自潞州(长治)到宋都汴梁,鸟道不过四百里,不论向东或向南,只须越过太行山脉出得山区,即可达黄河南北之平原,而直逼汴梁四战之地。昭义节度使李筠既决心起兵反宋,自可以东出壶关略取邺都(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以高屋建瓴之势南临黄河以图汴梁;亦可以自潞州南出泽(晋城)、怀(沁阳),略取洛阳,东向以临汴梁。
  自扬州到宋都汴梁,直道约计千里,完全平川,无山险之阻,而淮北诸河流,且有利于宋军之运输,顺流而下。故李重进必须与李筠南北合势,始有成功之希望。但重进不识时机,犹疑不定,坐失夹击之机会。
  宋京汴梁乃四战之地,北依黄河以为屏障,其东西及南方,必恃洛阳徐州及陈州三大战略要点以为守,若此等地区有失,则汴梁形势危如累卵。如宋对李筠、李重进之两面作战,稍有后机,则其他各节度使自为前途富贵想,行将枝节横生,宋其危矣。
  二、作战方略
  李筠方略:筠凭一时激愤,对宋使者悬像涕泣,未尝即欲起兵攻宋。其所以终于起兵者,北汉主刘钧之蜡书,与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使者,实启发之。嫌隙既成,已传檄数宋太祖篡逆之罪,遂以兵袭取异己之泽州刺史,卑词求北汉及淮南以为助。可知其并无成算,实逼于不觉演成之事势,而轻举妄动耳。
  李重进方略:重进虽拥有淮南十一州之地,粮食虽足而兵寡弱,盖自周世宗整军之后,精兵皆集中央,州镇已无强壮之兵矣。李重进之所以犹疑不决者以此之故,遂因此失去与李筠同时并举之机。由是一则失去南唐之奥援,再则失去夹攻汴梁之会,遂使宋各个击破之战略,得以贯彻。
  宋太祖方略:宋祖行篡之后,所惧者节度使之举义旗,讨其篡逆之罪,故千方百计,以实行绥靖安抚。及李筠已轻举其兵,最佳之方略则为用迅雷不及掩耳之行动扑灭之,以免动摇天下。及闻李重进亦怀异志,则必须设计以缓其谋,以便实行各个击破之战略。会有重进使者翟守之变节,密通消息,宋祖遂把握机会许守以厚爵。由是各个击破之计得售,是可知宋祖已善于筹策 ,又有人助,故能贯彻其预定方略,而一一平定之。
  ……
展开
目录
第十四卷 宋、辽、金、夏(上)
第一章 辽、宋、金、夏全般形势 
第一节 四朝战争大势 
第二节 四朝政治经济社会概况 
第三节 四朝之国防军事及战略战术 
第二章 宋祖篡周及平定内叛诸战役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宋太祖及佐命功臣 
第三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四节 平李筠作战经过 
第五节 平李重进作战经过 
第六节 战后之政局及申论 
第三章 宋平定南方各国战役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三节 平定荆湖之战 
第四节 平定后蜀之战 
第五节 平定南汉之战 
第六节 平定江南之战 
第七节 战后之政局 
第八节 申 论 
第四章 宋辽战争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战争方略 
第三节 宋辽二十余年战争之诸战役 
第四节 战后之政局及申论 
第五章 宋夏百年战争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战争方略 
第三节  宋夏初期之和战 
第四节  宋夏第二期之和战 
第五节  宋夏第三期之和战 
第六节 申 论 
第六章 金灭辽诸战役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 
第二节 金人族系及其发轫概况 
第三节 金开国诸重要人物 
第四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战略指导 
第五节 作战经过——辽亡及西辽之建国 
第六节 申 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