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军统内幕:黑暗年代的黑历史
0.00     定价 ¥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518428
  • 作      者:
    朱小平
  • 出 版 社 :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朱小平,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北京作协会员。现为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社负责人兼编辑部主任。著有《历史脸谱》《清朝,被遗忘的那些事》《从军统到保密局》《谁该向中国忏悔》《蒋氏家族全传》《文化名人大写意》等二十余部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讲述国民党军统局兴衰史的精品。

本书对国民党军统局的历史沿革、行为举措、人物行迹等以专题形式做了非常详尽的梳理、叙述,既揭露和批判了专制体制下军统局实行特务政治的反动本质,又对其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些行动行为给予了客观公允的评述;既揭露和批判了戴笠等军统人物的所作所为,又坚持不丑化不贬低、不溢美不抬高的原则,从多层次多角度反映了这些人的行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世界毁于尽最大努力

(盲目地尽最大努力将导致失败)


人们往往事遇不顺,优秀员工会寻找“纠正”问题的办法。我之所以将纠正一词打上引号,是因为纠正的结果常常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这不是由于动机不良或缺乏后续跟进措施。如果问题是程序设计的缺陷所致(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突然调整可能改变系统,致使以后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更糟。纠正的对象不正确,最终将有害无益。优秀员工尽最大的努力反而有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这种思想有悖常理。但尽最大努力并不能解决问题,人们需要的是更好的管理体制。

本章内容包括戴明1978—1992年间所写的、旨在帮助管理人员承担积极管理责任的文章。他承认,许多不良做法已根深蒂固,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根除。他也意识到,许多行政主管不知道自己处于多大的麻烦之中。他将美国局势与20世纪40年代末期日本的状况结合在一起讨论。

这一章的结尾部分是针对绩效工资制度、竞争和垄断,以及品管圈(也称质量控制圈)等方面的文章。


——————————


        戴明写这段笔记是为了提醒自己,美国正处于危机之中,很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但与日本不同的是,美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危机中。


无形的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危机四伏,危机随处可见,国家被炸得支离破碎,毁于战争的烟火。而我们的危机更严重,因为它是无形的危机。1950年,日本的高管请我去帮忙。不久,日本变成了经济强国。秘密在于:


系统的管理、各部门合作,而不是竞争;对人员进行管理。


        不良的管理方式让我们深受其害,比如将人、部门、工厂按等级划分,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按业绩管理,不懂人人皆赢的系统内合作。

        需要转型,而不仅仅是改变,转型要求有深厚的知识。


——————————


        14年前,在给某大学系主任的一封信中,戴明讨论了阻碍美国工业改善的路障。他谈到日本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合作,以及日本抄袭其他国家的错误理念。他想,如果日本抄袭,他们怎么会领先这么多? 

        戴明认为,美国公司业绩不良,至少部分原因应归咎于没有跟随现代管理方法和革新的进步而进步。他在这封信中说,美国一线工人和美国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情势悲观”。


不合理解释与借口


        从美国贸易不平衡这方面来看,美国急需提高工业的生产率,但一个大路障阻碍其中。这个路障就是大多数美国人对日本的成功以及他们产品的竞争地位的不合理解释与托词。最好要正视这些现实,并尽量更好地理解日本效率和质量奇迹背后的原因,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一直为其他工业经济所妒忌。

        大多数美国人,上至高层管理,下到普通职员,甚至消费者,都严重扭曲了日本企业的形象。美国人似乎难以相信,日本能够超越美国依靠的是纯粹的效率和卓越的革新,而不是降低工资或延长工时。指责日本公司通过日本政府提供的补贴或优惠待遇,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美国海岸倾销,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说法都不成立。美国人中还普遍有这种观念:进口日本产品降低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因为他们从美国人手里夺走了工作,但事实是,没有日本产品,大部分美国人,尤其是那些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相比现在,将大幅度下降。

        每个人都知道,美国经济已经失去了在生产率方面的领先地位,商业需要生产率平衡商业活动。毫无疑问,造成这种不良业绩的原因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原因之一是美国的管理没有随现代管理方法的进步而进步。在革新方面,美国赶不上日本人。美国一线工人和美国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情势悲观。

        相反,在日本,一线生产工人的贡献与管理人员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即使在某些部分有自私的动机存在,但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终极目标共同努力。生产率越高,每个人所得经济利益越好。这是一个简单的原则,日本人很早就明白。

        另外,大多数美国人的脑子里都有这样一种猜测,认为日本制造商抄袭其他国家的技术和产品。日本人聪明,的确能够抄袭。

        日本人抄袭了谁的火车?列车行驶的误差时间不超过15秒,他们从哪里得到这种想法?(我不是说15分钟。)索尼抄袭了谁的电视?谁的相机?我手里拿着一个卡西欧便携式计算器,重57克、厚6毫米。我还有个数字时钟,时间误差每个月不到2秒。美国的制造商能生产吗?可以。那他们为什么不做?因为日本人打败了他们。

       日本人也有优秀的革新能力,他们开拓了卓越的管理和贸易渠道。美国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是改善美国生产效率、在美国进行革新的障碍之一。美国工业的领导人最好承认,大部分(并非全部)日本产品比美国的同类产品更好、更可靠,日本制造业总体上比美国制造业效率更高。

       日本的邮政服务令人妒忌:我晚上7点25分在一条街上给自己寄了一封信,这样做只是为了测试。当天晚上10点,信已经在宾馆等我了。显然,日本人没有抄袭我们的邮政系统。战争结束后的一两年,99%的日本家庭都通了电。

       我的上述论断是基于与日本企业长期合作的经验而得出来的。自1950年以来,我去了日本14次,第十五次是在1978年10月,这一次比我与美国企业合作的时间更长。我该提醒的是,根据日本人提供的证明,1950年开始的统计质量控制带来了日本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革命。这些方法影响到生产的各个方面,从原材料到成品,以及消费者研究、产品再设计和新产品设计。尤其适用于生产的一个特征是区分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区分:①导致质量差异和经济损失的特殊原因;②只有管理者才能更正的系统错误。因此,统计方法帮助日本的管理人员与生产工人通力合作。

       如果能让美国一线生产工人感觉到管理者们真心要改善系统,生产工人只对他们应该负责、并能控制的事情负责,不用对系统导致的问题承担责任,那么增强美国生产工人的士气、促进生产并不难。

       例如,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召回有缺陷汽车配件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而不是工艺粗糙。问题出在设计方面,而不是工艺。设计属于管理职能,不是生产工人的责任。

       日本管理者还从1950年的美国学习了其他新的管理原则。有的公司在6个月内产生了显著效果。15年内,日本的产品质量和高生产率已经颠覆了世界货币体制。

这些原则,从美国进口,在日本使用和改良,现在方便任何人学习和使用,包括美国人在内。

美国管理的另一个不幸障碍是美国商学院引导学生相信,管理者不必无所不知。大多数美国商学院都不太尊重经济、历史、法学理论、心理学、数学、统计方法的基本知识。以电脑替代基本知识将损害美国的生产。


展开
目录

楔   子 

一  国民党的特务组织

第一章  中统前身:从机要科到调查科

第二章  中统发家:顾顺章叛变始末

第三章  徐恩曾失宠内幕

第四章  军统前身:复兴社戴笠登台

第五章  中统、军统:从一家亲到死对头

第六章  制衡——蒋介石的驾驭之术

二  戴笠和他的军统

第七章  军统黑幕·暗杀

第八章  军统黑幕·屠杀

第九章  军统黑幕·腐败与内斗

第十章   策反——戴笠的纵横捭阖之术

第十一章   潜伏——抗战时期的反共行动

第十二章   间谍战——与日本间谍的博弈

第十三章   大锄奸

第十四章   刺杀汪精卫

第十五章   大策反

第十六章   大肃奸

第十七章  军统的膨胀

第十八章   从忠义救国军到交警总队

第十九章  情报战——中美合作所

第二十章   蒋戴斗法

第二十一章   戴笠之死

三  军统档案

第二十二章   军统局、保密局的机构

第二十三章   调查室和稽查处

第二十四章   保密措施知多少

第二十五章   军统内外的称谓

第二十六章   残阳夕照

第二十七章   海岛余音

第二十八章   “十三太保”和“十人团”的结局 

四  中共与军统的较量

第二十九章   叛徒的价值

第三十章  张国焘叛变始末

第三十一章   叛徒的下场

第三十二章   中共与军统的较量

录  后方战场上的情报战

主要人物简表(至1949年)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