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当代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22676
  • 作      者:
    陈一峰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一峰,男,1981年生,江苏吴县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并兼任芬兰中国法与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所、赫尔辛基大学埃里克·卡斯特伦国际法与人权研究所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理论、国际组织法和比较法。曾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与国际法研究所、荷兰海牙国际法研究院、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等国际法研究机构访问和研究。曾任《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主编(2007-2010年)。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当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干涉却是国际政治中常见现象。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体系,但是不干涉确立为实在国际法上的基本原则却是20世纪的产物。《国际法论丛:论当代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追溯了不干涉原则发展的国际法历史,剖析了不干涉原则的法律性质及其渊源,着重阐明了不干涉原则的法律适用。当下,不干涉原则面临着全球化、人权国际化的影响和挑战,《国际法论丛:论当代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从实在国际法的角度做了分析和回应。本书区分了不干涉一般原则和国际组织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组织不干涉内政原则适用于国际组织与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而不干涉一般原则适用于国家和国家之间、国家和其并未参加的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和私人性质的国际关系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7款在联合国法律和实践中具有宪政色彩。《国际法论丛:论当代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也着重分析了非强迫性干涉的法律构成及其适用,这也是本书的一个创新之处。在新的形势下深入研究不干涉原则,一方面是对新中国六十多年来不干涉内政的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国在外交实践中更好地运用不干涉原则来维护国家利益,并同时也为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作出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1条规定了联大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广泛的权力。“一、大会得考虑关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合作之普通原则,包括军缩及军备管制之原则;并得向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兼向两者提出对于该项原则之建议。二、大会得讨论联合国任何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非联合国会员国依第35条第二项之规定向大会所提关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任何问题;除第12条所规定外,并得向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兼向两者提出对于各该项问题之建议。凡对于需要行动之各该项问题,应由大会于讨论前或讨论后提交安全理事会。三、大会对于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情势,得提请安全理事会注意。四、本条所载之大会权力并不限制第十条之概括范围。”第11条第1款授权大会讨论和建议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般原则,显然是授权大会作出一般性建议;第2款则是明显授权大会讨论具体情势,大会有权处理具体案件,并就案件向成员国和安理会提出建议。
  第13条规定:“一、大会应发动研究,并作成建议:(子)以促进政治上之国际合作,并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与编纂。(丑)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卫生各部门之国际合作,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助成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实现。二、大会关于本条第一项(丑)款所列事项之其他责任及职权、,于第九章及第十章中规定之。”第13条规定大会应当发动研究,并作成建议,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卫生各部门之国际合作,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助成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实现。法条与《宪章》第9章中第55、56条联合起来解读,更加可以确认,联大在上述领域方面的职权主要是调查研究,做出一般性的建议。
  关于大会和经社理事会在经济社会文化事务上的建议的权力,普罗伊斯经过详细分析,认为宪章起草者试图区分两种不同的建议:一种与宪章管辖事项有关的针对会员普遍而言的一般性建议,另一种是针对特定国家的建议。对于第一种建议,属于《宪章》第56条规定的“各会员国担允采取共同及个别行动与本组织合作,以达成第55条所载之宗旨”的义务,即便所涉事项属于各国的国内管辖事项,也不构成干涉;而后一种建议,依据宪章起草者的意图,是不干涉内政原则所禁止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不干涉原则的历史、渊源和性质
第一节 不干涉原则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不干涉原则的渊源和证据
第三节 不干涉原则的法律性质

第三章 国际法禁止之干涉行为
第一节 干涉行为的法律要素
第二节 国际法禁止之干涉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国际法禁止之干涉行为的若干具体问题
第四节 排除不法性的国际法理由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联合国不干涉内政原则
第一节 历史和法律渊源
第二节 《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7款的解释权和解释方法
第三节 《宪章》人权条款与第2条第7款的关系
第四节 国际关注
第五节 干涉行为的问题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当前不干涉原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