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庭审判中事实构建的叙事理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23772
  • 作      者:
    余素青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余素青,浙江龙游人。1998年、2006年分别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硕士及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8月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进修英语语言教学法;2009年2月至7月在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进修半年,师从国际法律语言学协会首届会长Malcom Coulthard教授;2012年5月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顺利出站。现为校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方向)”带头人。兼任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为国际法律语言学协会会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项、上海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两项、校级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先后在《外国语》、《外国语文》、《修辞学习》、《江西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庭审判的叙事有其结构上、形式上以及语境上的独特性和制约性,对法庭叙事的分析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法庭审判中事实构建的叙事理论研究》针对法庭叙事的理论展开探讨,具体包括庭审叙事的叙事学、语言学和法学理论分析,法庭事实构建及其问题分析,法庭叙事的形式及结构分析,庭审叙事的特征分析,庭审叙事的连贯及其模式构建等,是把叙事学、语言学和法学三个学科的相关理论有机地运用于法庭审判中的叙事研究的一种尝试,其研究成果对法律语言学、话语语言学以及叙事学理论和应用都有一定的发展。另外,《法庭审判中事实构建的叙事理论研究》还对客观事实、案件事实、法律事实、证据事实和裁判事实等作了界定和区分。
展开
精彩书摘
  综合以上各家的说法,我们认为,既然故事和话语是叙事的两个层次,那么作为叙事的一个方面,情节既可以体现在故事层面,也可以体现在话语层面,因为故事是由话语来承载的。但是,情节应该不同于叙事技巧,而是叙事者通过叙事技巧对故事事件的重新安排之后所产生的话语结果,这个话语结果所承载的就是故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
  通过情节,叙事者可以点明时间和感情如何交织成一个连贯的故事。它把场景、人物、工具、行为和目的编织成一个连贯的图式,围绕一个事件展开。它将一个问题置于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及其环境中,从而揭示这个问题。对同一个事件的不同方面进行不同的情节编排,可以有很多种叙述方式。
  在此,我们还想提一提犯罪情节这个概念。我国《刑法》规定了”隋节显著轻微“、”情节较轻“、”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恶劣“、”情节特别恶劣“、”尚未造成严重后果“、”造成严重后果“、”后果特别严重“、”危害特别严重“、”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各种不同的犯罪情节。那么犯罪情节指的是什么呢?从《刑法》第61条明文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中可以看出,犯罪情节不同于犯罪事实。
  犯罪情节当然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犯罪事实,但它不是构成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的基本事实,而是指除了决定犯罪性质的基本事实以外的其他能够影响危害程度的那些犯罪事实。一般来说,这些事实包括:犯罪的时间和地点、手段和方法,犯罪的动机、结果和后果,犯罪的具体对象,行为人的一贯表现,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犯罪后的态度等。因此,犯罪情节与犯罪事实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犯罪情节本身的性质看,有轻重之分或一般与恶劣之别。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本书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书研究的目标
1.4 本书研究的内容及重点难点
1.5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7 本书研究的语料

第2章 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叙事学及其研究对象
2.2 本书研究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2.3 本书研究的法学理论基础

第3章 庭审叙事研究综述
3.1 庭审叙事的叙事学研究
3.2 庭审叙事的语言学研究
3.3 庭审叙事的法学研究

第4章 法庭事实构建及其问题分析
4.1 法庭事实构建中的各类事实
4.2 法官裁判的逻辑
4.3 法庭事实构建中的问题分析

第5章 庭审叙事的形式及其结构分析
5.1 庭审叙事的形式特征
5.2 庭审叙事的多角色交叉性
5.3 庭审叙事的层级结构特征
5.4 -般叙事结构和证人/被告叙事结构

第6章 庭审叙事的特征分析
6.1 庭审叙事的一般叙事特征
6.2 庭审叙事的对立统一性
6.3 庭审叙事的法律与逻辑关联性
6.4 庭审叙事的非文学叙事特征

第7章 庭审叙事连贯的连接机制
7.1 时间顺序
7.2 因果关系
7.3 主题连贯
7.4 信息连贯
7.5 认知图式下的连贯

第8章 法庭事实构建中叙事的有效性分析
8.1 法规的一致性
8.2 故事的完整性
8.3 情节的连贯性
8.4 叙述的策略性
8.5 论证的逻辑性
8.6 主题的明确性
8.7 语言的精简性

第9章 判决书的叙事分析
9.1 判决书中的事实及其叙事限制
9.2 判决书叙事的可接受性
9.3 判决书的叙事交流分析
9.4 判决书体现公正的叙事策略

第10章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林某杀婴案庭审笔录
附录2 辛普森杀妻案审判始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