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人民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3392
  • 作      者:
    贺海仁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法人民说》是从法理学角度系统讨论人民本位说的论著,《法人民说》立足于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实际情况,以现代性理论为主线,分别从法治、人权和民主等三个维度讨论了中国国家制度所面临的方向性选择。法人民说是人民主权论的中国概念。“法人民”是对“法自然”一词的推演使用,启用了法自然一词中“法”所具有的效法、依靠和根据等含义,引申出新的政治哲学思想,它的基本价值趋向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确立小康之后我国法理学的性质和目标。
展开
精彩书摘
  有组织的行政官僚开始确立起来了,他们的许多特点深深地刻画了中华帝国和现代西方官僚政治。毕竟,政府正在把日益广泛的社会活动纳入自己的控制和指导范围之内而斗争,把从前被认为是社会自我调节秩序组成部分的领域政治化。
  官僚制国家是在封建制国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拟制国家,它摧毁了以家庭伦理为基干的封建等级秩序,构建了官僚法为精神的公共统治秩序。在国家范围内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最高权威;“法自君出”的权威原则确立了君王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权威力量,任何与之相悖的权威,无论来自伦理的权威还是道德的权威,都要在这个政治权威面前让步和屈服。只有在官僚法律体系面前,国之忠和家之孝的经典冲突才得以突显出来,最终则使家威服从于国权。国法高于家法使国家成为凌驾于任何人和社会组织的力量。
  国法与家法分离的事实不能忽视君王既作为国之君与家之长的双重身份。在任何意义上,视国为家的君王以爱民的角度阐释这种情怀则无可厚非,然而,将国家利益与君王的利益不加区别地混同,就会得出君王“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的结论,在这个意义上,出自君王的法律则是执行君王私利的工具。当法律成为超越君王私家利益成为治理国家的正当性工具,约束君王的行为就不再是由传统、习俗乃至具有恐吓性的天人感应力量来决定,而由法律作为天下公器发挥约束所有人的规范作用。“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公器作为行为的准则,即使君王也不能改变,在这一点上,只要看看传统法律词汇汇总将众多的度量衡术语(如规矩、方圆、尺度、绳墨等)作为法律的隐喻就可以一目了然。
  借助于官僚法律体系,国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统治领域并强制性居于权威之首,开启了政治国家的历史纪元。政治国家统治具有非人格化特征和法律的普遍有效性。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法治的中国问题
第一章 法的统治与立国之道
第二章 士大夫精神的衰落与法治意识的觉醒
第三章 中国法治的自我建构和方向性选择
第四章 基本规范的中国实践
第五章 启蒙法理学与中国的法制建设

第二部分 权利语境中的新熟人社会
第六章 不被敌人的权利
第七章 免于恐惧的权利
第八章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
第九章 哭泣的权利
第十章 国际人权法的渊源与全球社会

第三部分 民主理论的新发展
第十一章 选举专制主义的起源
第十二章 双重代议民主制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民主的实践理性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第十四章 小康之后的法理学
附录
附录一 从“穷治”到“富治”:政治承诺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附录二 政府违法定律与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