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设新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2723
  • 作      者:
    陈扬勇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扬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文学硕十,历史学博士。从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编辑和思想研究工作多年。曾参加编辑《江泽民文选》《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和编撰《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周恩来年谱(1949-1976)》;参与大型电视专题片《周恩来》《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使命》《中国道路》等的撰稿与拍摄(其中,《周恩来》和《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分别获1999年和2001年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使命》获2001年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特等奖);个人专著有《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走出西花厅:周恩来视察全国纪实》《周恩来外交风云》(合著)等;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研究论文三十余篇,在《文汇报》等报刊发表《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个人收支报告》等纪实作品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实际经验上升为理论性的认识,经过缜密思考、反复推敲和博采众议,转化成如何建设新中国的原则规定,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又离不开领导人在历史关键时刻高瞻远瞩的智慧、决断和胆略。读读陈扬勇同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建设新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中叙述的事实,不仅有助于了解《共同纲领》是怎样产生的,也可以在这方面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
精彩书摘
  《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写道:“中国人民的国防力量,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化。胜利的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以后,将完全转为国防部队,而人民公安部队及人民警察,将完全担负起保卫治安、肃清土匪、消灭特务的任务。到那时,人民解放军的数量应该减少,质量应该加强,并应逐渐提高其装备及训练。人民空军及人民海军现在就应开始建设起来。一切适合国防需要的军事编制及组织,现在就应开始准备,尤其是人材的训练及培养。”“国防建设,应是今后国家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面,我们的工业建设应与国防建设相配合。”
  最后定稿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在“总纲”部分就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努力巩固和加强人民武装力量,使其能够有效地执行自己的任务。”怎么巩固和加强人民武装力量使其能够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任务呢?除了要发扬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建设,还有一个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在“军事制度”部分又专门单列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加强现代化的陆军,并建设空军和海军,以巩固国防。”
  新中国成立指日可待,国民党反动派已基本被彻底消灭,国内和平即将实现,国家将要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建设之际,为什么非但没有转移对军事力量建设的重视,反而更加强调要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现代化的强大军队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有国无防、落后挨打的惨重历史,从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从人民军队自身状况,从人民军队所要担负的新使命等四个方面来分析。
  旧中国有国无防、落后挨打,这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开国元勋亲身经历过的切肤之痛。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者凭借着他们的坚船利炮,仅用了4000余人的军队,就轰开了一个“天朝之国”的国门,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中国从此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
  ……
展开
目录
序言
导言
一 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建立新中国与制定《共同纲领》问题的提出
一 人民革命的初衷与新中国的美好前景
二 历史的转折与建立新中国的提出
三 建立新中国获得广泛认同
四 迫在眉睫的现实抉择与制定《共同纲领》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共同纲领》的制定
一 制定《共同纲领》并不比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容易
二 民主人士北上和《共同纲领》的酝酿
三 第一次起稿:《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
四 来得并不轻松的共识
五 第二次起稿:《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
六 第三次起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七 民主与集中、心血与汗水的智慧结晶

第三章 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制度设计的理想追求
一 国体选择:人民民主专政
二 政体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四章 建立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军事力量
一 建设一支统一的正规化军队
二 建设一支人民的革命化军队
三 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强大军队

第五章 经济政策的两条主线:发展生产和保障过渡
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废墟上绘制蓝图
二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
三 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
四 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五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和经济发展模式
六 承载着由农业国变工业国使命的土地改革政策
七 合作社经济
八 其他一些经济政策

第六章 文化教育:以服务国家建设为根本出发点
一 文化教育放在新中国建设的重要位置
二 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创举
第八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九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