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先进、科学的理论体系作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伟大的优秀文化成果,是先进的思想文化体系。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与经济的关系、法的本质、人权、人民主权、人的自由和解放、法律权威、法的职能等思想为人民法院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其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其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包括审判制度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其中,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宪政理论、人民司法理论、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等思想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民主集中制思想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创建的,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审判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实践中,近年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些科学理论、核心价值体系、法治理念塑造了人民法院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具有中国特色元素和时代性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思想和价值观是行动指南。例如,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院队伍的融人,人民法院才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真正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成为法官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巩固法院法官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复次,政法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精髓。“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政法工作人员所具备的职业共同价值,人民法院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公正、廉洁、为民”与之一致,精神、价值相通、相同,都是法院法官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追求,这种职业精神的要求就是以忠诚为基石、以为民为宗旨、以公正为核心、以清廉为操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