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体系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41182
  • 作      者:
    范进学,夏泽祥,秦强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范进学: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夏泽祥:山东临朐人,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宪法学研究,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 秦强:山东微山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为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工作人员。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体系论》把当代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概括为八组十六个范畴,即民主与共和、宪法与法治、基本权利(人权)与国家权力、宪法职权与宪法责任、宪法规范与宪法效力、宪法救济与宪法诉讼、一宪法概念与宪法解释、宪法监督与宪法审查。它们大致勾勒出了中国宪法学的基本框架,整个基本范畴体系构成个内部相通、外部协调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各个范畴之间具有逻辑同一性基础,既有独立的价值,又体现其在体系中的不孤立与相容性。每个范畴发挥作用,都依赖于其他范畴提供支持。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民主与共和
第一节 民主
什么是民主?
定义“民主”不容易
民主的起源
罗马共和制
宪政自由民主
代议制民主
现代民主及其发展
现代民主的含义
民主的实现形式
直接民主
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
民主集中制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必然性
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与实质
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文本解读
第二节 共和
一、“共和”的起源
二、古典民主共和与现代自由共和
三、民主与共和之精神比较

第二章 宪法与法治
第一节 宪法
宪法的起源与演进
(一)西方宪法之起源与演化
(二)中国宪法之起源与演进
二、根本法与作为根本法的中国宪法
三、高级法与作为高级法的中国宪法
四、宪法是什么?
第二节 法治
一、法治的概念
二、法治与宪政
三、中国法治模式
(一)“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法治模式
(二)依法治国与法治
(三)共产党领导与权力制约
(四)法治模式比较
(五)当代中国法治模式的标志
四、中国法治发展反思
(一)发展、稳定与效能权威政府
(二)公共善、党性善与法治
(三)民主权利的孱弱与法治基础
(四)“司法不断改革论”与司法独立
(五)名义宪法、保障宪法与宪政
(六)诚信、政府公信力与法治的道德

第三章 基本权利(人权)与国家权力
第一节 基本权利(人权)
一、人权的性质
(一)人权的分歧
(二)人权的本质
二、基本人权:人权发展的宪法形态
三、基本权利的竞合与冲突
(一)基本权利的竞合问题
(二)基本权利的竞合问题
第二节 国家权力
宪法逻辑中的国家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基本性质
三、国家权力的人权保障义务
(一)立法权与立法机关
(二)行政权与行政执法机关
(三)司法权与司法机关

第四章 宪法职权与宪法责任
第一节 宪法职权
一、宪法职权概说
二、立法权
(一)立法权的内容
(二)立法权的组织与运行
三、行政权
(一)行政权的内容
(二)行政权的组织与运行
四、司法权
(一)司法权的内容
(二)司法权的组织与运行
五、三种宪法职权之间的关系
(一)三权均衡
(二)立法权优越
(三)行政权优越
六、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宪法职权及其相互关系
(一)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宪法职权
(二)宪法职权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宪法责任
一、宪法责任的概念
(一)宪法责任的主体是什么
(二)宪法“责任”是什么
(三)承担宪法责任的理由是什么
二、宪法责任的性质
(一)“政治责任”说
(二)“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说
(三)“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说
三、宪法责任的特征
四、宪法责任的形式

第五章 宪法规范与宪法效力
第一节 宪法规范
一、宪法规范的性质界定
二、宪法规范的价值定位
三、宪法规范的基本内容
(一)宪法规范中国家权力与基本人权关系
(二)宪法规范中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关系
(三)宪法规范中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宪法效力
一、宪法效力的基本分类
二、宪法规范的效力形态
三、宪法规范的私法效力
(一)宪法规范能否进入私法领域?
(二)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

第六章 宪法救济与宪法诉讼
第一节 宪法救济
一、宪法救济的概念辨析
二、宪法救济的原则
(一)案件性原则
(二)穷尽法律救济原则
(三)时效性原则
(四)适用救济程序原则
三、与宪法救济相关的制度类型
(一)司法审查
(二)违宪审查
(三)宪法监督
(四)宪法保障
四、我国的宪法救济制度及其完善
(一)我国已有的宪法救济制度的框架及主要缺陷
(二)完善我国宪法救济制度的路径
第二节 宪法诉讼
一、宪法诉讼的概念辨析
(一)行政诉讼的含义
(二)宪法诉讼与其它诉讼制度
(三)宪法诉讼与司法审查
(四)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
二、宪法诉讼的起源与发展
(一)宪法诉讼制度的起源及其在美国的确立
(二)普通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
(三)宪法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
(四)提起宪法诉愿的期间和方式
(五)宪法诉愿的受理和裁判
三、宪法诉讼的原则
(一)政治问题和法律争讼以外的事项不予审查的原则
(二)诉讼身份限制原则
(三)合宪性推定原则
(四)宪法判断回避原则
(五)穷尽法律救济原则
四、宪法诉讼的裁判效力

第七章 宪法概念与宪法解释
第一节 宪法概念
一、何谓宪法概念?
二、宪法概念的特征
第二节 宪法解释
一、宪法解释概念
二、宪法解释的主体
三、宪法解释的客体
四、宪法解释程序
(一)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程序
(二)普通法院解释宪法的程序
(三)特殊机关解释宪法的程序
五、解释宪法的原则
(一)解释宪法必须遵循人民主权原则
(二)解释宪法必须遵循法治原则
(三)解释宪法必须遵循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四)解释宪法必须遵循法治原则
六、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程序设想
七、宪法解释方法
(一)文义解释
(二)原旨解释或历史解释
(三)目的解释
八、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
九、关于宪法方法论之争
(一)宪法方法论之争的由来
(二)宪法方法论之争的实质
(三)如何看待当下中国宪法方法论之争?

宪法监督与宪法审查
第一节 宪法监督
一、何谓宪法监督?
二、宪法监督程序之设定
三、宪法监督程序之审思
(一)程序设定的监督主体
(二)程序设定的场景与程序提起主体
(三)程序监督的客体
(四)程序设定的合理性
四、宪法监督程序之变造
第二节 宪法审查
一、司法审查
二、中国宪法审查
(一)中国宪法审查制度
(二)法律:是否是违宪审查的对象
(三)“不适当”一词的宪法解释
(四)中国宪法审查制之完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