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卜励德回忆录:a personal memoir: Nicholas Platt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14302
  • 作      者:
    (美)卜励德(Nicholas Platt)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卜励德(Nicholas Platt),出生于1936年,1957年毕业于哈佛,1959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SIAS)硕士学位。美国外交家,中国、亚洲问题专家,精通中文、德语、法语和日语。在长达34年的外交生涯中,卜励德曾在北京、香港和日本东京从事外交工作,出任过亚、非多国大使。他曾于1972年陪同尼克松访华;1973年作为美国驻北京联络处(美国驻华大使馆前身)首批官员之一,出任联络处的政治部主任;1979年在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期间负责中美军事关系正常化的谈判。随后,他又依次出任美驻赞比亚大使、美驻菲律宾大使、美驻巴基斯坦大使。此外,他还曾担任过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负责美国与日、韩、中以及东南亚的政治军事关系,代表美国政府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进行中美军事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联合国事务助理国务卿、美国国务院行政秘书、美国国务卿特别助理等。1992年至2004年,卜励德还担任美国亚洲协会会长,现为美国亚洲协会名誉会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为卜励德大使的个人回忆录,作者从1948年遇到第一个亚洲人说起,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纽约上东区的年青人成长为一个年轻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以中美建交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中一些不为世人所知的、如今已被遗忘或者误解的重要事件的内幕,及一系列中美关系史上重要时刻。书中可以窥见中美两国如何一步一步排除障碍,建立联系,并通过各种途径的交流往来,逐步把21世纪最重要的中美两国关系提升到目前的高度。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书以详实的、宝贵的亲历说明了40多年来,中美两国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的相互补充是推动两国关系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时代需要更多的像卜励德大使这样全身心地贡献于两国友好的人士。”
  ——赵启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外事委员会前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卜励德大使通过生动的叙事、敏锐的洞察和戏谑的智慧,引领读者穿越美中关系40年的友谊、冲突和挫折,为今天美中关系的各种争论提供了富有价值的观点和背景材料。”
  ——麦健陆(James McGregor) (美国财经作家 华尔街日报前驻中国首席记者)

  “西方应当如何应对已经崛起的中国?在你做出判断前,请先看看卜励德引人入胜的回忆录。”
  ——杰罗姆·柯恩(Jerome A. Cohen)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著名中国研究专家 纽约大学美国亚洲法学院院长)

展开
精彩书摘

    费城交响乐团访华演出
  9月16日,江青出席观看了费城交响乐团的访华演出,由姚文元、吴德、乔冠华、黄镇(他作为顾问回国)陪同。每当乐曲演奏完毕,江青都会鼓掌,并最后带头起立致敬(后来证实是她要求演奏这一乐章)。她聊个不停,在演奏《罗马的松树》整个过程中写纸条给同事,礼貌性地专注凝听巴伯的弦乐慢板,似乎也很感动于中国钢琴家殷承宗演奏的黄河协奏曲。我和希拉坐在她与戴维?布鲁斯的后两排,像老鹰一样盯着舞台欣赏演奏。殷以浪漫手法演绎的《牧场是我家》和奥曼迪昂版本的《长征交响曲》将整个演出推向了高潮,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
  江青身穿一件黑色真丝正装礼服,和她在6月观看篮球赛时穿着的灰色礼服是同一款,脚蹬一双露趾白凉鞋,手提一个白色小包,戴着一个晚宴腕表,表上像是镶着稀有宝石,全国电视台和新闻媒体都对她的出席进行报道,大厅外面还悬挂着“中美人民友谊万岁”的横幅,以及“欢迎费城交响乐团中国巡回演出”。
  在招待晚会上,江青致词欢迎大家,她说她记得在看中美篮球比赛时见过我。她给奥曼迪(编者注:时任费城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展示一本自己收藏的1870年版的五线谱,是一首古老的中国歌曲,曲谱上有传统的乐谱标记符号,她说,这些看起来像“豆芽”。她赠与奥曼迪夫人一大包决明子花,这是她从自己的花园里亲手采摘的。她建议,为音乐家准备的酒和蛋糕,可以用这些花瓣调味。这个想法逗乐了希拉和我,不过这却是一种姿态,让人想起她在6月送给我们女运动员的礼物。
  在对两国人民以及艺术家之间持续发展的关系祝福后,晚会到了集中合影留念的阶段。江青坚持同所有107位表演家握手,这时奥曼迪更震惊地看到曾在布达佩斯工作的黄镇夫人,走上前与她用匈牙利语交谈。
  费城交响乐团在上海的表演更是轰动一时,上海观众的活力远超北京观众。在两场座无虚席的音乐会上,他们热烈回应奥曼迪的终场曲——激情澎湃的《星条旗永不落》。我们参加了更多的宴会,并游览了黄浦江,中国音乐家为我们表演了中国传统乐曲。离别令人伤感,登上泛美航空的飞机,迎着上海的夕阳,代表团结束了十天难以忘怀的旅程。

    ……
  (编者注:1973年费城交响乐团访华演出,在北京上海共演六场,成为第一支到中国访问演出的美国交响乐团。)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前言<br /><br />前言<br /><br />第一章&nbsp;选择外交<br /><br />第二章&nbsp;选择中国<br /><br />第三章&nbsp;学习中国人<br /><br />第四章&nbsp;观察中国<br /><br />第五章“文化大革命”<br /><br />第六章&nbsp;迹象与信号<br /><br />第七章&nbsp;国务卿的管家<br /><br />第八章&nbsp;为访问中国做准备<br /><br />第九章&nbsp;尼克松抵京<br /><br />第十章&nbsp;美国代表团内部的分歧<br /><br />第十一章&nbsp;布鲁斯使团的由来<br /><br />第十二章&nbsp;联络处开始工作<br /><br />第十三章&nbsp;体育代表团的“牧羊人”<br /><br />第十四章&nbsp;熟悉中国<br /><br />第十五章&nbsp;收藏中国<br /><br />第十六章&nbsp;等待,观察与迎接<br /><br />第十七章&nbsp;音乐中的政治<br /><br />第十八章&nbsp;基辛格来了<br /><br />第十九章&nbsp;飞来横祸<br /><br />第二十章&nbsp;在日本复活<br /><br />第二十一章&nbsp;成为亚洲通<br /><br />第二十二章&nbsp;军事接触开始<br /><br />第二十三章&nbsp;中国军事代表团访美<br /><br />第二十四章&nbsp;佩里访华<br /><br />第二十五章&nbsp;公园大道上的“最佳大使馆”<br /><br />第二十六章“中国男孩”回来了<br /><br />第二十七章“扭抱”时最安全<br /><br />附录&nbsp;人名对照表<br /><br />译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